首页 >
儋州话
✍ dations ◷ 2025-11-12 10:29:19 #儋州话
儋州话是一种粤语方言,有70多万人使用,又称乡话,在海南岛,使用人数仅次于海南话和黎语。分布地域为除儋州市东南角和几个小镇外的大部分地区,昌江县北部沿海的南罗、海尾一带和县城石碌镇西缘的一小部分地区,白沙县北部与儋州市交界的村落,以及东方市、乐东、琼中的个别边缘村落。南朝梁大同年间(公元535年-544年),世居高凉郡(今广东阳江)的冼夫人领兵出征海南,冼夫人及其军队的官兵把当时的古粤语带入了海南岛。当年的进入海南的岭南古粤语发展成今天的儋州话,在儋州广泛使用。儋州话有北岸音、水南音、昼家音、山上音、海头音、五湖音之各区方言。
相关
- 风疹风疹(英语:rubella, German measles, three-day measles),又称德国麻疹或三日麻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英语:Rubella virus)感染所造成的疾病。本病的症状轻微,半数患病者通常不会有自
- 低血糖低血糖(英语:Hypoglycemia、low blood sugar)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血糖),特别是血浆中的,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一般是治疗糖尿病时的并发症,也可能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并导致一系
- 巴洛克时期巴洛克艺术(意大利语:Barocco,英语:Baroque,法语:Baroque)是欧洲17世纪时的一种艺术风格,运用夸张的运动性和清晰可辨的细节在雕塑、绘画、建筑、文学、舞蹈和音乐等领域来营造戏剧
- 棉酚棉酚(Gossypol)是一种存在于棉花的棉籽及棉根皮中的多酚类物质。黄色晶体,有三种晶形。有毒,难溶于水,微溶于石油醚,溶于稀碳酸钠溶液、氨水(同时缓慢分解)、甲醇、乙醇、乙醚、氯仿
- 爱丽舍条约爱丽舍条约(Élysée Treaty)又称作德法合作条约、法德友好条约,是于1963年1月22日由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和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在巴黎爱丽舍宫签订的合作条约。签
- 艾哈迈达巴德बाप तहसील घंटियाली 大城市艾哈迈达巴德(Ahmedabad),又译阿麦达巴,在郑和下西洋时译称阿拨巴丹,是印度西北与古吉拉特邦的第一大城、全国第七大城,以素食闻名印
- 爱德华多·奇利达爱德华多·奇利达(西班牙语:Eduardo Chillida,巴斯克语:Eduardo Txillida,1924年1月10日-2002年8月19日)是巴斯克地区出身的西班牙当代雕塑家。1924年1月10日出生于吉普斯夸省圣塞
- 主持主持人是负责场所或节目、仪式等各式项目的主持者,为掌控事项进度及气氛的幕前负责人。
- 官僚官员,亦称官僚、官宦,在传统东亚是指有官品的政府人员,相较于没有品秩的政府人员称作吏,官和吏的另一个重要的分别是官有固定的薪水,而吏则大多情况下没有(少数例外,如在王安石变法
- 雄烯酮13-dimethyl-1,2,4,5,6,7,8,9,11,12,14,15- dodecahydrocyclopentaphenanthren-3-one雄烯酮(英语:Androstenone),又叫猪烯酮,雄甾烯酮,(5α-androst-16-en-3-one),是猪的性费洛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