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二世

✍ dations ◷ 2025-05-16 13:38:18 #拿破仑二世
拿破仑二世(法语:Napoléon II,1811年3月20日-1832年7月22日),即弗朗索瓦·约瑟夫·夏尔·波拿巴(法语:François Joseph Charles Bonaparte),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Bonaparte)与他的第二位皇后玛丽·路易莎(Marie-Louise)之子,生于杜伊勒里宫。他出世后即被封作“罗马王”(Roi de Rome),为拿破仑一世法兰西第一帝国皇位的继承人。1813年拿破仑一世在莱比锡战役中战败,次年反法联军进入巴黎,法国元老院随即废除了拿破仑一世的帝位。拿破仑一世在枫丹白露宫宣布退位,在退位诏书中他希望由“罗马王”即位、路易莎皇后摄政。但是在保王的塔列朗游说下,反法同盟最终使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一世失败后,弗朗索瓦被母亲带到她位于帕尔马的领地,后来又被送到维也纳他的外祖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即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那里,他的封号也先后被改为帕尔马亲王(Prince of Parma,1814年-1818年)和莱希斯塔德公爵(Duke of Reichstadt,1818年-1832年)。尽管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继位,“波拿巴党(英语:Bonapartism)”——拿破仑的支持者依然称弗朗索瓦为“拿破仑二世”或是“罗马王”。由于身患肺结核,弗朗索瓦身体状况一直很差,终就在1832年于维也纳去世。部分史家归咎于当时奥地利丞相梅特涅的刻意陷害拿,特别是梅令拿与青年时至严苛军校求学致健康受损1840年12月父亲拿破仑一世的遗体于七月王朝时期归还法国。过去曾经有一段时间,弗朗索瓦王子的遗体就安葬在他父亲的遗骸旁边。后来,弗朗索瓦的遗体搬到了下层教堂。1940年12月15日,希特勒命令拿破仑二世的遗体从维也纳转移到巴黎荣军院的圆顶。虽然他的大部分遗骸被转移到巴黎,但他的心脏和肠子仍留在维也纳,这对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来说是传统的。拿破仑二世的心脏安葬在“心脏地穴(英语:Herzgruft)”(Herzgruft)的Urn 42中,他的肠子安葬在圣斯蒂芬教堂“Ducal地穴(英语:Ducal Crypt)”的Urn 76 。(波旁第一次复辟)

相关

  • 病毒包膜一个位于宿主细胞之外的独立、功能完全的病毒颗粒一些病毒拥有的包裹病毒体的脂肪泡一段DNA或RNA。如果把核苷酸比作字的话,那么基因就是由核苷酸写成的句子。基因会指导病毒
  • 昏厥昏厥(英语:Syncope)-为快速发生、暂时性的、可自发性回复的意识及肌肉张力丧失之状态。昏厥起因为血液供应大脑的灌流不足,且通常由低血压引起。某些原因引起的昏厥在失去意识前
  • 林园事件林园事件发生于台湾高雄县林园乡(今高雄市林园区),是一起以石油化学工业为主的林园工业区污染所引发的纠纷事件。 1988年7月20日中油林园厂油管破裂漏油,同年8月27日,陈情人向高
  • 伊比库斯伊比库斯(英语:Ibycus),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前后。古希腊诗人之一,为赫雷基乌姆的抒情诗人。效劳于萨摩斯的波吕克拉泰斯的宫廷。他的作品最初集为七卷本,主要是合唱歌曲、颂词和
  • 整联蛋白受体结构 / ECOD结构 / ECOD整合素(英语:Integrin,又译为整联蛋白)是一种介导细胞和其外环境(如细胞外基质,ECM)之间的连接的跨膜受体。在信号转导中,整合素将ECM的化学成分与力学状态等
  • 对二甲苯对二甲苯(英语:p-Xylene)是苯的衍生物,重要的化工原料。对二甲苯分子式是C8H10 或 C6H4(CH3)2。它的名称可缩写为“PX”,其中英文字母“P”是“para”的缩写,意为“对位”。对二甲
  • 动吻动物门动吻动物门(学名:Kinorhyncha)是动物界的一个门。是一类生活在沿海底部泥沙中的、体表分节带(zonites)、无纤毛的假体腔动物。约有100种左右,例如动吻虫(Echinoderes)等。它们的近亲
  • 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白俄协约国:苏俄加盟共和国: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俄语:Интервенция союзников в Россию)是指在1918年到1920年期间,英国、法国、加拿大、美国、日
  • 令牌环令牌环(英语:Token-Ring)又称权标环或權杖環,是定义在IEEE 802.5标准中的一种局域网接入方式。令牌环网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令牌(代表发信号的许可)来避免网络中的冲突,它与使用冲突
  • 史前战争战争是动物界普遍的行为,在人类社会,战争则与政治紧密关联,是多个组织和组织之间的有组织性的武装冲突。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以武力为手段,目的是迫使一方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