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夔

✍ dations ◷ 2025-07-20 19:11:28 #1497年出生,1550年逝世,正德十六年辛巳科进士,明朝庶吉士,明朝礼部主事,明朝陕西布政使,明朝河南巡抚,明朝吏部侍郎,明朝兵部尚书,明朝山西布政使,明朝山

丁汝夔(1497年-1550年),字大章,号沦源,山东霑化县(今古城镇管家庄)人。明朝嘉靖年间政治人物。官至兵部尚书。因庚戌之变被问责斩首。

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嘉靖帝继位后,丁汝夔为礼部主事,曾因大礼议被廷杖。历任山西左布政使,甘肃、保定、应天巡抚,湖广参政,河南巡抚,吏部左、右侍郎,兵部尚书兼督团营。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鞑靼长驱直逼京城,严嵩建议汝夔传令诸将不许轻易出战,靴靶得以肆掠京城周边八日,民间皆归罪于汝夔,严嵩更将罪名推到丁汝夔身上。嘉靖帝怒不可遏,要求严惩。都御史屠侨、刑部侍郎彭黯、大理卿沈良才都因判决缓慢被杖罚俸。最终以御寇无策、守备不严将汝夔斩首。汝夔临刑大呼“严嵩误我”。

隆庆初年,追复原官。

曾祖丁伯原;祖父丁福;父丁忠,贡士。母吕氏。

相关

  • 摹状词理论摹状词理论(theory of descriptions 或 Russell's Theory of Descriptions,简称RTD)是数理逻辑、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上的一个极重要的理论,被誉为分析哲学的典范。运用这个理论
  • 弗朗索瓦·韦达弗朗索瓦·韦达(法语:François Viète;拉丁语:Franciscus Vieta;1540年-1603年12月13日),16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研究工作为近代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也是名律师
  • 普吉坐标:7°53′17″N 98°23′51″E / 7.88806°N 98.39750°E / 7.88806; 98.39750普吉市(泰语:เทศบาลนครภูเก็ต;Phuket;发音: /puːˈkɛt/ poo-KET;)是一个位于泰
  • 泥鳅泥鳅(学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pond loach、oriental weather loach、weather loach)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鳅科的一种,俗名鳅鱼、鱼鳅、土鳅、旋鳅、胡鰡、雨鰡。本鱼分布
  • 葬于德州苏禄王墓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城北的北营村,是东南亚古国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哈喇(英语:Paduka Pahala)的墓葬。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永乐十五年(14
  • 生物性危害生物性危害(英文:Biological hazard, Biohazard),又称为“生物危害”,指的是会对人类及动物有危害的生物或生物性物质。这些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病毒及含有病原
  • 朗道-费米液体理论朗道-费米液体理论(英语:Landau–Fermi liquid theory)是描述足够低的温度下大多数金属的费米子相互作用的一般状态。此时,多体系统的离子的相互作用不再小。唯像理论——朗道费
  • 小美玉市小美玉市(日语:小美玉市/おみたまし  */?)是位于茨城县中南部的一市。设立于2006年3月27日,由东茨城郡小川町、美野里町、新治郡玉里村合并诞生。
  • 穆斯堡尔效应穆斯堡尔效应(Mössbauer effect),即原子核辐射的无反冲共振吸收。这个效应首先是由德国物理学家穆斯堡尔于1958年首次在实验中实现的,因此被命名为穆斯堡尔效应。其主要应用是
  • 龙造寺隆信龙造寺隆信(1529年3月24日-1584年5月4日),是日本战国时代九州肥前国的战国大名。有“五州二岛太守”之称、人们多称他为肥前之熊。还俗前法号“中纳言圆月坊”、还俗后拜领大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