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焚化炉
✍ dations ◷ 2025-10-20 16:47:10 #垃圾焚化炉
台湾垃圾焚化厂是在台湾进行垃圾焚化处理工作的公共设施。台湾自1987年兴建第一座垃圾焚化厂以来,截至2012年为止的统计,共有26座,其中有2座尚未运转。24座营运中的垃圾焚化厂,每天焚化量总共可消化24,650吨的垃圾。台湾的垃圾处理在1984年以前多为随意丢弃,且处理垃圾的设施也相当简陋、破旧、不卫生。因此,政府在1984年订定“都市垃圾处理方案”,以垃圾掩埋为主要方针,协助各地建设较卫生的垃圾掩埋场,将垃圾做妥善处理。但垃圾掩埋仍会发出恶臭,而且塑胶所需的分解时间可能要1000年以上;除此之外,垃圾掩埋场也有发生大火的风险。1984年,内湖垃圾掩埋场发生火灾,促使政府兴建垃圾焚化厂的主要原因,内湖焚化厂因此成为中华民国迁台后兴建的第一座垃圾焚化厂。1991年,垃圾焚化技术日渐成熟,行政院科技会议将垃圾焚化处理视为一项重要目标,订下了“焚化为主、掩埋为辅”的垃圾处理政策;1991年底订定“鼓励民营机构兴建营运垃圾焚化厂推动方案”,核定十余座大型焚化厂的建造;1994年订定“小型一般废弃物焚化厂兴建计划”,计划兴建10座小型焚化厂,用以处理离岛、水源特定区的垃圾;1997年订定“过渡时期紧急垃圾处理计划”,建造小型垃圾焚化厂。预计全数完工后,垃圾焚化处理率可达90%以上。焚化处理所占垃圾总清运量的比例逐年升高,到了2006年垃圾焚化处理的比例约占总清运量80%,垃圾掩埋处理的比例则降至16%左右。前行政院环境保护署署长郝龙斌在任期间,提出了“一县市一垃圾焚化厂”的政策,预计兴建36座大型垃圾焚化厂,但因各地抗争及垃圾量不足而只兴建26座。其中云林及台东2座因为爆发弊案或争议而没有运转,后因垃圾代烧议题导致“垃圾不分蓝绿”新闻事件。
相关
- 转移核糖核酸转运核糖核酸(Transfer RNA),又称传送核糖核酸、转移核糖核酸,通常简称为tRNA,是一种由76-90个核苷酸所组成的RNA,其3'端可以在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之下,接附特定种类的氨基酸。转
- 咬甲癖咬甲癖是在紧张、压力、饥饿或无聊状态下啃咬指甲或趾甲的习惯性行为。有时也是心理或情绪失控的症状。这是一种强迫性、甚至是无意识的行为习惯,患者有时无法或难以意识到自
- 苯二酚苯二酚(benzenediol)即二羟基苯(dihydroxybenzene),苯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羟基取代后的衍生物。化学式为C6H4(OH)2,有以下三个异构体: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这三种二元酚的性
- 五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古人把宇宙万物根据其特征划分成火、水、木、金、土五大类(七政的次序),统称“五行”。五行并非指具体的五种单一的事物,而是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
- .it.it为意大利国家和地区顶级域(ccTLD)的域名。A .ac .ad .ae .af .ag .ai .al .am .ao .aq .ar .as .at .au .aw .ax .az B .ba .bb .bd .be .bf .bg .bh .bi .bj .bm .b
- 绝缘体绝缘体(英语:Insulator),又称电介质或绝缘子,是一种阻碍电荷流动的材料。在绝缘体中,价带电子被紧密的束缚在其原子周围。这种材料在电气设备中用作绝缘体,或称起绝缘作用。其作用
- 19味觉感受器,类型2,成员19,TAS2R19 是一个人类基因组中TAS2R19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苦味味觉感受器的一员。
- 成为日本吞并琉球指的是1872年至1879年期间大日本帝国废除并吞并琉球国、设置冲绳县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明治时代日本政府将此事称为“琉球处分”(日语:琉球処分/りゅうきゅうしょぶ
- 未予评估 (NE)未予评估(Not evaluated,或缩写为NE)是一种适用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的保护现状。该物种/亚种尚未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研究或评估过,或暂被视为不需急着被关注而先将资源投
- span class=nowrapUClsub4/sub/span四氯化铀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UCl4,有放射性。四氯化铀可以通过二氧化铀与氯化亚砜或四氯化碳的反应来制备:四氯化铀遇水产生氯化铀酰,在空气中加热也会氧化到此产物。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