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焚化炉
✍ dations ◷ 2025-05-17 13:16:34 #垃圾焚化炉
台湾垃圾焚化厂是在台湾进行垃圾焚化处理工作的公共设施。台湾自1987年兴建第一座垃圾焚化厂以来,截至2012年为止的统计,共有26座,其中有2座尚未运转。24座营运中的垃圾焚化厂,每天焚化量总共可消化24,650吨的垃圾。台湾的垃圾处理在1984年以前多为随意丢弃,且处理垃圾的设施也相当简陋、破旧、不卫生。因此,政府在1984年订定“都市垃圾处理方案”,以垃圾掩埋为主要方针,协助各地建设较卫生的垃圾掩埋场,将垃圾做妥善处理。但垃圾掩埋仍会发出恶臭,而且塑胶所需的分解时间可能要1000年以上;除此之外,垃圾掩埋场也有发生大火的风险。1984年,内湖垃圾掩埋场发生火灾,促使政府兴建垃圾焚化厂的主要原因,内湖焚化厂因此成为中华民国迁台后兴建的第一座垃圾焚化厂。1991年,垃圾焚化技术日渐成熟,行政院科技会议将垃圾焚化处理视为一项重要目标,订下了“焚化为主、掩埋为辅”的垃圾处理政策;1991年底订定“鼓励民营机构兴建营运垃圾焚化厂推动方案”,核定十余座大型焚化厂的建造;1994年订定“小型一般废弃物焚化厂兴建计划”,计划兴建10座小型焚化厂,用以处理离岛、水源特定区的垃圾;1997年订定“过渡时期紧急垃圾处理计划”,建造小型垃圾焚化厂。预计全数完工后,垃圾焚化处理率可达90%以上。焚化处理所占垃圾总清运量的比例逐年升高,到了2006年垃圾焚化处理的比例约占总清运量80%,垃圾掩埋处理的比例则降至16%左右。前行政院环境保护署署长郝龙斌在任期间,提出了“一县市一垃圾焚化厂”的政策,预计兴建36座大型垃圾焚化厂,但因各地抗争及垃圾量不足而只兴建26座。其中云林及台东2座因为爆发弊案或争议而没有运转,后因垃圾代烧议题导致“垃圾不分蓝绿”新闻事件。
相关
- 眼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眼科学是医学上研究眼部疾患一个分支,
- 红螺菌目红螺菌目(Rhodospirillales)是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下的一目。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本目很多细菌属于紫细菌。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
- 吉安巴蒂斯塔·德拉·波尔塔吉安巴蒂斯塔·德拉·波尔塔(英语:Giambattista della Porta),(1535年-1615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者之一。出生于那不勒斯。由于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他研究原因不明的自然现象,包括光
- 蛋白蛋白(英语:Egg white、albumen、glair/glaire)是指蛋(尤其指鸡蛋)内的半透明液体,故又称为蛋清,与蛋黄相对。蛋白遇热后会凝固成白色固体,因而得名。 蛋白就如同哺乳类的羊水一样有
- 马库斯·瓦罗马库斯·特伦提乌斯·瓦罗(Marcus Terentius Varro,前116年-前27年)是古罗马学者和作家,先后写有74部著作以渊博学识受到当时和中世纪学者的崇敬。他唯一流传到现在的完整作品是
- Fesub2/subPsub2/subOsub7/sub焦磷酸亚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Fe2P2O7。焦磷酸亚铁可由氧化铁、铁粉和磷酸二氢铵(摩尔比为1:1:3)缓慢加热至1170K反应得到。草酸亚铁二水合物和磷酸二氢铵的反应可以制
- Δ-逆转录病毒属δ-逆转录病毒属 (Deltaretrovirus)是一个逆转录病毒科的属。它外源几组在哺乳动物身上发现。例子有牛白血病病毒和人类T型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牛白血病病毒 人类T型淋巴细
- 胭脂胭脂,又称脂粉,是一种化妆品,可以涂于嘴唇,如同唇膏,亦可当作腮红、粉饼使用,涂擦于面颊,特别是腮部,颜色多为含有红色成分的暖色调,使脸部红润,增加美观与健康感。使用腮红,可达到改变
- 普通黑猩猩黑猩猩(学名:Pan troglodytes)是黑猩猩属下的两个物种之一,另一种是倭黑猩猩(Bonobo (Pan paniscus))。根据黑猩猩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结果,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与人类具有较高的基因相似
- 西风槽高空西风带的高空冷心低气压出现槽线时,就是西风槽。西风槽是冷性和斜压,槽中有强正涡,槽前地面常有随温带气旋的发展,槽后地面则形成反气旋。西风槽在经过青藏高原会分开北支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