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新加坡的建立

✍ dations ◷ 2025-10-28 09:34:39 #新加坡历史

现代新加坡的建立于1819年史丹福·莱佛士造访新加坡,使其成为现代化的港口以及建立一个转运站联系东、西方的市场,这距离新加坡之前建港已经是很久远之事,古代的室利佛逝以及稍后的马六甲都曾在这块地区开港,这都是因为地缘因素使该地必然曾为港口用已连结印度以及中国,然而现代新加坡的建立,欧洲和美国的也开始在这块地区的贸易注入资源。

1818年莱佛士爵士被任命为英国殖民地明古伦(Bencoolen)的副总督,他深信英国必须发现一个能够超越当时霸主荷兰的战略要地,当时贸易线联系着中国、英国以及印度,尤其对中国的贸易特别需要一个据点,此外荷兰扼杀英国在该地区的贸易,在荷兰控制的港口禁止贩卖英国货,特别是荷兰的巴达维亚,该地征收物资的价格相当不利,莱佛士面临的挑战就是必须在荷兰的势力范围内建立一个新港,但当时英国的港口都不再适任为贸易中心,他们都离马六甲海峡太远,当大型船只要进行对印度支那的贸易而通过于此时,必须从相邻的印度洋进入,否则就要从较远的巽他海峡进入,但是离主要的贸易巨点相差太远,其他地点要都回归到原本的问题-太靠近荷兰,或著有其他的问题。

1818年莱佛士说服黑廷斯侯爵(时任印度总督)及其赞助者英国东印度公司,让他可以探险以建立英国在该地区的新基地,之后莱佛士经过数周寻访数个小岛之后,在萌意放弃之际甚至准备直接从荷兰夺取领地,但是这些港口也都无法直接使用因为港口水位过低,之后在观阅几个地图后,莱佛士突然发现新加坡这座小岛,当时已经没有任何势力占领该岛因此被当时视作不二之选,该岛坐落于马来半岛最南部,故该岛接近马六甲海峡,而该岛拥有天然良港、淡水供给以及船舶的维修,最重要的一点是荷兰并未占领该岛。

莱佛士于1819年1月19日来到新加坡,他发现在新加坡河有马来部落,由柔佛苏丹王朝的天猛公阿都拉曼所统治,该岛名义上由柔佛统治但实际上有自主权,当时的柔佛苏丹东姑阿都拉曼(Tengku Abdul Rahman)听命于荷兰人以及布吉人,因此他反对英国奠基于新加坡。

16到19世纪马来人的分布地区尽为西方列强所占领,最早是1509年葡萄牙并吞马六甲,随着17世纪葡萄牙的国力大不如前后,荷兰紧接着在这块地区建立殖民地以及港口,荷兰垄断的整个南洋群岛的贸易,特别是香料交易这是该地最为重要的产品,其他殖民者的力量包含了英国则被大大局限在部分地区。

新加坡被确立为英国殖民地是在1824年英荷条约,英国势力终于进入到马来半岛,该地区北部是马六甲海峡包含槟城、马六甲以及新加坡被英国掌握,海峡南部仍由荷兰控制,这个版图也是今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范围,而荷兰控制地区就是今日印尼,1826年新加坡、槟城和马六甲被合并成单一行政区-海峡殖民地,其隶属于英国东印度公司。

相关

  • 视网膜视网膜又称视衣,是脊椎动物和一些头足纲动物眼球后部的一层非常薄的细胞层。它是眼睛里面将光转化为神经信号的部分。视网膜含有可以感受光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这些细胞将
  • 输导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同为植物组织。输导组织包括导管、筛管等。促进了运输作用,使高等植物对陆地生活有更强的适应力。
  • HIV整合酶HIV整合酶是一种由HIV自带、可以使带有HIV基因的DNA分子与人的辅助T细胞的染色质相互接合的一种酶。该酶由HIV宿主细胞(通常为人类的免疫T4细胞,有时为人类脑细胞)合成,在宿主
  • 光面内质网内质网(英语:Endoplasmic reticulum, ER)是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由膜围成的隧道系统,为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实际上内质网是膜被折叠成一个扁囊或细管状构造,可分为粗面内质网(Rough E
  • 冒口冒口(riser)也称为补给口(feeder),是在金属铸造(英语:metal casting)中为了避免因材料收缩(英语:Shrinkage (casting))而产生缩孔或是不平整处,额外所增加的材料储腔,不是最后铸件成品的
  • 李 军李军可以指:
  • 以斯拉·海伍德以斯拉·海伍德(英语:Ezra Heywood, 1829年9月29日-1893年5月22日)是19世纪的美国个人无政府主义者、废奴主义者、和女性主义者。海伍德认为他所见到的当时社会上贫富不均、财富
  • 鱼腥藻属鱼腥藻属是蓝菌的一个属,与念珠藻类似,细胞呈现链珠状,生长于浅水和潮湿的土壤,它可以单生或群体的的方式存在。鱼腥藻属在水中可能会制造毒素,如果水中毒素浓度过高,动物饮用后
  • 倪维善倪维善,字仁卿,福建晋江县人。明朝官员。永乐二年(1404年),倪维善中式甲申科三甲进士。成祖命解缙遴选英敏者二十八人,任翰林院庶吉士,入文渊阁读书,倪维善名列其中。散馆授刑部主事
  • 彼得·卡门青《彼得·卡门青》(德语:Peter Camenzind)初版于1904年,是瑞士现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的第一部小说,此书出版后立刻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一致赞誉,是他的成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