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仪

✍ dations ◷ 2025-07-03 11:06:26 #太阳仪
太阳仪(英语:Heliometer,来自希腊文“太阳”和“量测”)是一个原始设计作为量测不同季节时太阳直径差异的仪器。太阳仪的基本概念就是置入一个分割成两半的元件在望远镜光路上以产生双重影像。如果其中一个元件移动了,就可使用螺旋千分尺进行精确角度量测。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物镜分割成两半,一半固定,另一半则附在千分尺的螺旋并延著切割的直径滑动。例如要量测太阳直径时,就必须调整千分尺使两个太阳盘面的影像正好互相接触。精确量测天球上两颗相邻恒星分离的距离时也是用类似的方式。将物镜分成两半以产生双重影像,在天文量测上首次应用是在1743年由来自埃克塞特的 Servington Savary 进行。皮埃尔·布格于1748年以改变两个相等焦距透镜的距离的方式,首次不使用游丝千分尺(英语:Filar micrometer)辅助使用太阳仪进行双重影像量测。1754年约翰·多伦德(英语:John Dollond)将 Savary 的分割物镜和布格的量测方式结合,发明了第一具实用性的太阳仪。而目前所知,约瑟夫·夫琅和费在稍早于1820年前制造了第一个拥有消色差透镜的分割透镜太阳仪,即第一个现代形式的太阳仪。首次成功测量恒星视差以测定恒星距离是在1838年,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使用夫琅和费制造的太阳仪量测天鹅座61。贝塞尔在柯尼斯堡天文台使用的该台口径15.7公分太阳仪是由夫琅和费的公司制造,不过该太阳仪是在夫琅和费去世后才交货给贝塞尔。虽然太阳仪操作并不容易,对于贝塞尔而言它的优点是视野比当时其他大折射望远镜更广,并且相较于游丝千分尺,它在量测时较不受大气湍流影响。

相关

  • 薄寮省薄寮省(越南语:Tỉnh Bạc Liêu/.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公孙龙公孙龙(前320年-前250年),东周战国时期赵国人(今河北邯郸),传说字子秉,曾经做过平原君的门客,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以“白马非马”和“离坚白”等论点而著名。与公孙龙齐名的是另一名家惠
  • 疏水核心疏水效应(英语:Hydrophobic effect)又称疏水性效应,属于非极性分子的一种性质,会使这些分子在水溶液中具有自我聚集(self-associate)的特性。例如油在水中会呈现与水分离的现象。此
  • 真灵长大目真灵长大目(Euarchonta)是灵长总目的一个演化支,包含了树鼩目、皮翼目、灵长目及史前的更猴目。灵长动物又译为真统兽大目(“Euarchonta”意为“真正的始祖或先驱”),这个分类是于
  • 入门引言是写出作文章的目的,只是文章的开端。宜短,然后引入正题。引言是作为论文的引子,篇幅无需太多,除介绍题目的背景外,最重要的是必须表明立场。
  • 立体中心立体中心或手性中心是化合物中特殊的原子,通过交换连在该原子上两个基团的位置,就会得到原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按照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定义,手性中心是“不对称碳原子
  • 栃木三鹰椒香花小辣椒是河南省淅川县香花镇的一个辣椒品种。香花镇于1978年从日本引进栃木三鹰椒种植,之后经过培育和改良,形成了色泽鲜红、肉质肥厚、角小、辣味浓、油分高的一个辣椒品
  • 太阳微系统公司Dorian Daley,总裁兼CEOJeffrey Epstein,CFO太阳计算机系统(英语:Sun Microsystems),是一家曾经存在的公司,台湾称昇阳电脑,中国大陆称太阳计算机系统,创建于1982年2月24日,1986年在美
  • 无菌操作无菌操作(英语:aseptic technique)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由约瑟夫·李斯特在1865年首
  • 智利智利华人是有中国血统的智利人。在圣地亚哥圣迭戈街与阿隆索·奥瓦列街一带,有一条唐人街。在硝石战争(1879-1883)中,有1200名到1500名秘鲁的中国劳动者倒向了智利一方,由此,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