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仪

✍ dations ◷ 2025-02-23 10:21:13 #太阳仪
太阳仪(英语:Heliometer,来自希腊文“太阳”和“量测”)是一个原始设计作为量测不同季节时太阳直径差异的仪器。太阳仪的基本概念就是置入一个分割成两半的元件在望远镜光路上以产生双重影像。如果其中一个元件移动了,就可使用螺旋千分尺进行精确角度量测。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物镜分割成两半,一半固定,另一半则附在千分尺的螺旋并延著切割的直径滑动。例如要量测太阳直径时,就必须调整千分尺使两个太阳盘面的影像正好互相接触。精确量测天球上两颗相邻恒星分离的距离时也是用类似的方式。将物镜分成两半以产生双重影像,在天文量测上首次应用是在1743年由来自埃克塞特的 Servington Savary 进行。皮埃尔·布格于1748年以改变两个相等焦距透镜的距离的方式,首次不使用游丝千分尺(英语:Filar micrometer)辅助使用太阳仪进行双重影像量测。1754年约翰·多伦德(英语:John Dollond)将 Savary 的分割物镜和布格的量测方式结合,发明了第一具实用性的太阳仪。而目前所知,约瑟夫·夫琅和费在稍早于1820年前制造了第一个拥有消色差透镜的分割透镜太阳仪,即第一个现代形式的太阳仪。首次成功测量恒星视差以测定恒星距离是在1838年,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使用夫琅和费制造的太阳仪量测天鹅座61。贝塞尔在柯尼斯堡天文台使用的该台口径15.7公分太阳仪是由夫琅和费的公司制造,不过该太阳仪是在夫琅和费去世后才交货给贝塞尔。虽然太阳仪操作并不容易,对于贝塞尔而言它的优点是视野比当时其他大折射望远镜更广,并且相较于游丝千分尺,它在量测时较不受大气湍流影响。

相关

  • EICD-10 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为WHO规定的已发现的各类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甲状腺疾患 (E00-E07)糖尿病 (E10-E14)其他葡萄糖调节和胰腺内分泌的疾患 (E15-E16)其他内分
  • 范康尼氏症候群范康尼氏症候群(Fanconi syndrome、范科尼氏症候群、范科尼氏综合征)是一种肾脏近曲小管(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的疾病, 病征在于其中的葡萄糖,氨基酸,尿酸,磷酸盐和碳酸
  • 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统计暨普查局(简称:统计局,葡萄牙语:Direcção dos Serviços de Estatística e Censos,葡文缩写:DSEC)是指导、协调、综合、执行及监察澳门特别行政区统计活动之行政机关。前身
  • 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的英语(Protoplast)来自于古希腊语 πρωτόπλαστος 读prōtóplastos,有"首先形成"的意思。这个词在宗教语境中代表第一个人,或者更广泛的说法是一个物种的
  • 自营自养生物,也称为生产者(producer,autotroph),在台湾称为自营生物,主要包括绿色植物和少数微生物,它们可以利用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以及土壤中的无机盐等,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
  • 贾比尔阿布·穆萨·贾比尔·伊本·哈扬(阿拉伯语:جابر بن حيان‎,721年-815年),波斯炼金术士、药剂师、哲学家、天文学家、占星家、物理学家、地理学家、医生和工程师,被称为“
  • 古希腊语音系古希腊语语音系统是对古希腊语的语音或发音的研究。由于时间的流逝,古希腊语的原始发音像所有古代语言一样永远不能绝对确定地获知了。语言学重构在过去受到广泛的争论,但是现
  • 巴尔扎克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语:Honoré 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原名奥诺雷·巴尔扎克(Honoré Balzac),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
  • 三傻大闹宝莱坞《三傻大闹宝莱坞》(英语:3 Idiots)是2009年一部宝莱坞喜剧影片,改编自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英语:Chetan Bhagat)的处女作小说《五分生(英语:Five Point Someone)》(Five Point
  •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简称传艺中心),为中华民国文化部所属三级附属机构,主要任务为统筹、规划、推动台湾传统艺术的调查、保存、传习及推广工作,辖下拥有三个派出单位:国光剧团、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