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阳仪
✍ dations ◷ 2025-04-26 12:10:35 #太阳仪
太阳仪(英语:Heliometer,来自希腊文“太阳”和“量测”)是一个原始设计作为量测不同季节时太阳直径差异的仪器。太阳仪的基本概念就是置入一个分割成两半的元件在望远镜光路上以产生双重影像。如果其中一个元件移动了,就可使用螺旋千分尺进行精确角度量测。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物镜分割成两半,一半固定,另一半则附在千分尺的螺旋并延著切割的直径滑动。例如要量测太阳直径时,就必须调整千分尺使两个太阳盘面的影像正好互相接触。精确量测天球上两颗相邻恒星分离的距离时也是用类似的方式。将物镜分成两半以产生双重影像,在天文量测上首次应用是在1743年由来自埃克塞特的 Servington Savary 进行。皮埃尔·布格于1748年以改变两个相等焦距透镜的距离的方式,首次不使用游丝千分尺(英语:Filar micrometer)辅助使用太阳仪进行双重影像量测。1754年约翰·多伦德(英语:John Dollond)将 Savary 的分割物镜和布格的量测方式结合,发明了第一具实用性的太阳仪。而目前所知,约瑟夫·夫琅和费在稍早于1820年前制造了第一个拥有消色差透镜的分割透镜太阳仪,即第一个现代形式的太阳仪。首次成功测量恒星视差以测定恒星距离是在1838年,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使用夫琅和费制造的太阳仪量测天鹅座61。贝塞尔在柯尼斯堡天文台使用的该台口径15.7公分太阳仪是由夫琅和费的公司制造,不过该太阳仪是在夫琅和费去世后才交货给贝塞尔。虽然太阳仪操作并不容易,对于贝塞尔而言它的优点是视野比当时其他大折射望远镜更广,并且相较于游丝千分尺,它在量测时较不受大气湍流影响。
相关
- 病原病原体(希腊语:πάθος pathos “痛苦”、“热情” 与 -γενής -genēs “生产者”),在生物学中,从最古老和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就是任何可以产生疾病的事物。病原体也可以称
- 韦尔姆斯多夫韦尔姆斯多夫(德语:Wermsdorf)是德国萨克森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104.41平方公里,总人口5519人,其中男性2677人,女性2842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53人/平方公里。
- 中央静脉导管深静脉血栓是在深静脉形成的血栓,常形成于下肢或骨盆部位深处的静脉。有时也形成于上肢的静脉(这被称为Paget-Schrötter综合症(英语:Paget–Schroetter disease))。近期接受外科
- 针针是人类最早期的缝纫工具。针的历史最早可推至旧石器时代的砭石、石针、骨针等。1930年在北京郊区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长82毫米,直径3毫米,针孔残缺。
- 卡姆登县康登县(Camden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东南角的一个县。东临大西洋,南邻佛罗里达州。面积2,027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43,664人。县治伍德拜恩 (Woo
- 大学校大学校(法语:grande école,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
- 李约瑟李约瑟,CH,FRS,FBA(英语:Noel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生于英国英格兰伦敦,生物化学家。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 祭改祭解,通称补运、改运,或作祭改,是一种普遍流行于台湾等地的民俗仪式。在该仪式中,人们会亲自或委托亲友于道坛或奉祀玉皇大帝、城隍、保生大帝等神明的宫庙,并委请道士或法师为之
- 耳闭耳闭是指以耳内闭塞,胀闷堵塞感,听力下降为特征的耳病。隐袭性、渐进性耳聋为本病主要症状。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卡他性中耳炎。
- 熊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英语:Ursodeoxycholic acid,也被称为3α,7β-二羟基-5β-胆烷-24-羧酸,3α,7β-dihydroxy-5β-cholan-24-oic acid,缩写 UDCA),是一种来自熊胆的胆汁酸,为次级胆汁酸,由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