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 (卢梭)

✍ dations ◷ 2025-09-10 07:42:46 #传记,法国文学,卢梭著作

《忏悔录》(法文:Les Confessions,英文:Confessions),是法国哲学家、作家卢梭于1782年出版的自传,是文学史上最早最有影响的自我暴露作品之一,书中毫不掩饰个人的丑行,对后世影响深远。

让-雅克·卢梭,是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大师之一,他的思想标志着理性时代的终结和浪漫主义的诞生。他把政治思维和伦理思维推向新的方向。他在音乐上和其他艺术上的变革都颇具革命性。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深远。他教导父母们教育子女要不拘陈规,须因材施教;他深化了友谊和爱情中的情感表现而不是拘谨礼让的束缚。他使人们睁开双眼,面对自然的绚丽多姿,他使得自由成为一个几乎是人们普遍渴望的目标。他的《忏悔录》达到了圣·奥克斯丁《忏悔录》同样经典的地位。

1762年,卢梭五十岁时,刊印他的著作的书商,阿姆斯特丹的马尔克-米歇尔·雷依,建议他写一部自传,但遭到卢梭拒绝。直到1765年,当他的生活因被迫流亡而再次陷入颠沛流离的状态时,他才怀着一种悲愤的心情开始写作他的自传,到1770年11月方才完成,就是现在这部《忏悔录》。

《忏悔录》是一部在残酷迫害下写成的自传。全书分为两部,共12章。主题是通过卢梭自己的坎坷一生反映社会对人的某种残害和压迫。在作品中,卢梭讲述自己“本性善良”,古代历史人物又给了他崇高的思想,但是社会环境的恶浊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使他受到了侵染和损害。卢梭回忆了他孩童时代所受到的遭遇,入世后社会对他的虐待和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与不平,指出社会存在着“强权即公理”的不平等现象。在这部被称为“文学史上的奇书”中,卢梭把自己作为人的标本来剖析,他把自己的灵魂真诚地、赤裸地呈现给读者,其坦率程度是史无前例的。由于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个性自由的精神,《忏悔录》被视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兆。

相关

  • 酒精乙醇(英语:Ethanol,结构简式: CH 3
  • 赖明诏赖明诏(英语:Michael M. C. Lai,1942年9月8日-),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国立成功大学校长。专长为病毒学与分子生物学,被台湾学界誉为“冠状病毒之父”。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2003年到2
  • 厄勒海峡大桥厄勒海峡大桥(或译奥瑞桑桥,欧雷松德大桥,丹麦文:Øresundsbroen,瑞典文:Öresundsbron,丹瑞混合名称:Øresundsbron)是一条行车铁路两用,横跨厄勒海峡的大桥。其大桥隧道两者结合的长
  • 海王星br /外天体海王星外天体 (Trans-Neptunian object,TNO)是太阳系中轨道平均距离比海王星的半长轴,30.1AU还要长的任何小行星等天体。通常,海王星外天体可以进一步分为传统和共振柯伊伯带天体
  • 梁武帝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南北朝时代南梁开国皇帝,庙号高祖。萧衍是南齐宗室,亦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京),父
  • 1598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数据缺乏数据缺乏(Data Deficient,DD)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机构及个人对保护状况的一个分类。其为当一个物种的已知信息不足以对其保护状况进行正确评估时所用的一个分类标记。这并不一
  • 陈家镛陈家镛(1922年2月17日-2019年8月26日),四川金堂人,中国化学工程、湿法冶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家镛于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此后留校任教。1947年前往美国留学,1951年
  • 香川京子香川京子(日语:香川 京子/かがわ きょうこ (1931年12月5日-)是日本电影演员,本名为牧野香子(牧野 香子)。她出生于茨城县行方郡麻生町(现行方市),毕业于东京都立第十高等女学校,演出的电
  • 阻碍主义阻碍主义(英语:Handicapism)是一个社会学用的专有学术名词。其用来形容某理论或行为造成对于部分人士有不公平之待遇、歧视与压迫,好比种族歧视主义、沙文主义。这类的待遇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