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低温杀菌法
✍ dations ◷ 2025-09-05 00:06:04 #低温杀菌法
巴氏消毒法,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于1864年发明的消毒方法,原理是用60~90°C的短暂加热,来杀死液体中的微生物,以达到保质的效果;确切温度和时间依照液体的种类和它所含的微生物的性质而不同。现在主要用于牛奶、葡萄酒、啤酒和果汁消毒。巴氏消毒法起初用作处理酒类,很多年后才用于杀灭牛奶的微生物。
1857年,法国化学家与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证明了牛奶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1864年夏季,巴斯德在阿尔布瓦发明了一种葡萄酒和啤酒的消毒保存方法。他透过实验发现把新酒短暂加热到50~60 °C(122~140 °F)就足以杀死酒中的微生物,长期保存也不会变酸,而且不牺牲酒的口味品质。这种方法以巴斯德的姓氏命名,称为"pasteurization"。传统用煮沸的方法来彻底消毒,但这样会使牛奶失去其风味,也会令牛奶中的蛋白质凝固和使牛奶中的维他命流失。使用巴氏消毒法于牛奶时,以72-75°C的温度把牛奶煮15~30秒,然后立刻冷却到4-5°C。此法由于未煮沸,比较能保留牛奶的风味,但另一方面不煮沸就不能消除的牛奶里全部微生物,这温度只是刚好把致病的细菌消除。由于仍然有部分细菌生存,巴氏消毒法消毒的牛奶即使未开封,在室温下一两天后仍会变质,因此应冷藏。未开封置的牛奶于6-7°C可以保存6-10日。另有两种牛奶消毒法:超高温消毒法(UHT)和保久乳。
相关
- 血管收缩血管收缩(vasoconstriction),亦即血管收窄,是指体内血管管腔收窄,这会造成血压的上升。它的相反过程称为血管舒张。血管收缩可以是由血管收缩剂造成。血管收缩剂是针对特定的受体
- 抗感染药感染是指由病原体物种在身为宿主的个体内进行有害的复制、繁殖过程。具传染性的生物体会寻找并且利用宿主体内资源,以利自身生存,但这个过程一旦干扰了宿主正常的生理运作,可能
- 酰胺酰胺是指含有和氮和与氧相连的酰基的一类化合物,官能团为RnE(O)xNR'2,其中R和R'指氢原子或有机基团,E常见的有碳、硫、磷等。有机化学中命名中未指明E原子时E为碳,可以看作羧酸
- 摇床摇床(英语:shaker),是一种在化学和生物实验室中常用的用于搅拌溶液的装置。 一个典型的摇床有一个可以由电动机驱动的能水平震动的面板。待搅拌的液体装在烧杯、广口瓶或锥形瓶
-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name = 'Aero', description = '航空太空科技(航空航天科技)', content = {{ type = 'text', text = [=[本页面没有类似于NoteTA的数量限制。 请自行修改分类名。在NoteTA样板
- 玫瑰人生《玫瑰人生》(法语:La Môme,又名La Vie en rose),是2007年发行的一部法国电影。影片叙述法国1930年代至1960年代最著名的女歌手伊迪丝·琵雅芙的戏剧人生。影片以蒙太奇的手法,穿
- 安德烈·德兰安德烈·德兰(André Derain,1880年6月17日-1954年9月8日)是二十世纪初期的法国画家。德兰是二十世纪初期艺术革命的先驱之一,他和亨利·马蒂斯一起创建了野兽派。
- 罗杰瑞罗杰瑞(Jerry Lee Norman,1936年7月16日-2012年7月7日),美国汉学家。早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赵元任、Yakov Malkiel和Murray Emeneau。1965年和Leo Chen合写《福州方言引论
- 亚历山大·维诺格拉多夫亚历山大·帕夫洛维奇·维诺格拉多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Павлович Виноградов,1895年8月21日-1975年11月16日),苏联地球化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1953年),社会
- 9066第9066号行政命令(英语:Executive Order 9066),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1942年2月19日所发布的行政命令,授权战争部长指定特定的区域作为军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