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村江之战

✍ dations ◷ 2025-11-09 21:13:49 #白村江之战
白江口之战,又称白村江之战、白村江海战,是大唐、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公元663年在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次海战,战役最后以大唐、新罗联军的胜利,百济国灭亡与倭国撤军而告终。公元660年之前,朝鲜半岛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史称韩三国。三国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时友时敌。新罗最初与高句丽结盟以对付百济与倭国。随着高句丽的南下,新罗开始与百济结盟对付高句丽。新罗从百济手中夺到被高句丽霸占的汉江流域后,疆土抵达黄海开始与中国唐朝结盟对付百济和高句丽。公元643年,新罗传书说百济联合高句丽攻打新罗,请求唐朝援助。公元645年,唐太宗乘高句丽国内政变之机,亲率十万大军进击,但没能攻灭高句丽。百济在唐军攻打高句丽期间,并没有停止进攻新罗,相反又连夺十数城。这时,唐太宗病故。唐遂从高句丽撤兵。唐高宗即位后,接到新罗的急报,并未出兵,而是循唐太宗旧例,赠百济国王玺书,令其退还所夺新罗城池。百济见唐太宗出兵高句丽也不曾有什么实质性成果,因而置唐高宗玺书于不顾,进而再次联合高句丽出兵新罗。公元655年,再夺新罗三十余城,新罗告急。在金仁问的协调下,唐朝与新罗最终达成协议共同攻打百济。这样唐朝就可以联合新罗从南北两面共同攻打高句丽。于是唐高宗决意于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派左卫大将苏定方统水陆军共一万三千出兵百济,以解新罗之危。苏定方大军从成山(今山东荣成)由海路出发,攻打百济,船帆千里,随流东下。新罗武烈王闻讯即率军五千与唐军会师,显庆五年(660年)七月,百济被唐、新联军所灭。苏定方留郎将刘仁愿等驻守百济王城,自押俘虏回国。百济虽亡,但百济将军武王从子鬼室福信与浮屠道琛等人率部死守周留城,誓死抵抗唐军。同时,鬼室福信为迎回以前赴日本为人质的王子扶余丰回国即位,遣使去日本,同时向日本乞师求援,并献上战争中俘虏的唐军百余人,天皇将此百余人安置在美浓国不破郡、片县郡二地,这里也就是今天位于本州中部的岐阜地区。百济的覆灭,对日本来说是极大损失。如果听任百济亡国,则日本在朝鲜半岛上的势力将被全灭。日本齐明天皇七年(661年)正月,以天皇亲征的形式,向百济发兵数万。齐明天皇领军西行到九州,突然病逝于朝仓宫,太子中大兄回京素服称制,是谓天智天皇。齐明天皇之死,并没有动摇日本出兵百济的决心。8月,另派安昙比罗夫等为前将军,阿倍引田比罗夫等为后将军,统帅全军开赴百济。9月,新天皇天智天皇派狭井槟榔等率军五千护送王子扶余丰回国,至百济境,鬼室福信等前来迎入周留城,即王位。唐高宗在出兵百济获胜后,于龙朔元年(661年)4月,遣仁雅相、苏定方率军进攻高句丽。高句丽与鬼室福信联合,共同抵抗唐军。鬼室福信率军曾一度围困刘仁愿军于百济王城,但遭刘仁轨与新罗军夹击,被迫撤军,遂解围城之危。高句丽惟恐鬼室福信兵败,使本国遭南北夹击,因而也遣使于662年3月赴日本乞师,敦促日军迅速开赴战场,与唐军作战。决心参战的日本朝廷,遂命令在百济战场的日军立刻投入战斗。662年6月,日本前将军上毛野稚子等率军二万七千人进攻新罗,占领沙鼻歧、奴江二城,使新罗与唐军的联系通道受到威胁。这时的战争形势已非常微妙,朝鲜半岛形成南北两个战场。在北方战场,高句丽与唐军基本形成了对峙的局面,由于地形限制的缘故,唐军的进展始终不大。而在南方战场由于日军的介入,战争形势已经转向日军和百济军方面了。唐军兵源在南方得不到补充,虽然唐军与新罗的联军的还未遭到败绩,但整体上逐渐居于守势。不久,百济发生骤变,栋梁大将鬼室福信功高震主,不容于百济王扶余丰,以谋反之罪被杀,百济国人心思变,战力受到极大的削弱。663年8月初,日本援军将至,百济王丰率部分军队自周留城赴白江口(今锦江口)迎接。白江口系朝鲜半岛上的熊津江(今韩国之锦江)入海处形成的一条支流白村江的入海口。周留城则有百济军及日军联合守卫。这时,唐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七千援军与刘仁轨会师后,分兵两路进攻周留城。刘仁愿、孙仁师以及新罗王金法敏统帅陆军,从陆路进攻周留城。刘仁轨、杜爽率领唐水军和新罗水军从熊津进入白江口,溯江而上夹击周留城。8月十三日,刘仁愿所部进逼周留城周边。而百济军则因鬼室福信之死,士气极其低落,尽管有日军相助,但还是难以抵抗唐军的进攻。周留城周围的城池,逐一被唐军攻克,百济守军相续投降。但周留城外的任存城地势险要,为周留之扼口,有将军克死用兵,唐军围攻一个月依旧不曾攻克,周留城因此得以暂时保全。在刘仁愿率军向周留城进军的同时,刘仁轨率唐和新罗海军驶向白江口,企图溯江北上进逼该城。当刘仁轨所率海军驶抵白江口时,与先期前来的日本海军相遇。“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济精骑,岸上守船”。刘仁轨立刻下令布阵,170艘战船按命令列出战斗队形,严阵以待。663年8月27日上午,日军战船首先开战,冲向唐军水阵。由于唐军船高舰坚利于防守,日军船小不利于攻坚,双方战船一接触,日军立刻处于劣势。日军的指挥官慌忙下令战船撤回本队,其指挥互相计议说:“我等争先,彼当后退。”遂各领一队战船,争先恐后毫无次序地冲向早已列成阵势的唐海军。唐军统帅见日军军旅不整,蜂拥而至,便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在阵中。日军被围,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日军大将朴市田来津虽然“仰天而誓,切齿而衅”,奋勇斩杀数十唐军,直至战死,但亦无力挽回战局。不过片刻之间,日军战败,落水而死者不计其数。《新唐书》记载:此次海战“四战皆克,焚四百船,海水为丹。”百济王先在岸上守卫,见日军失利,乘乱军之际,遂逃亡高句丽。唐军白江口得胜消息传到周留城,9月7日守城的百济王子余忠、胜忠等率守军投降。日本陆军忙自周留城及其他地区撤离,百济境内日军集结于以礼城,于9月19日撤回日本。白江口之战结束了新罗与百济间的长期纠纷,同时使日本停止对朝鲜的扩张,大约在九百余年之内未曾向朝鲜半岛用兵;另一方面,唐灭百济,五年之后攻灭高句丽,与唐友好的新罗终以统一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并作为唐朝北方同盟国的防线。倭国在百济灭亡后,接纳了许多来自百济的难民,在此同时,唐跟倭国之间的对立增加了。受到这种影响,日本天智天皇制定了称之为近江令的法令群,快速的重整了整个国家体制。到了天武天皇掌权时,其下令制定了飞鸟净御原令以及律令法等,将日本快速的导向为律令制国家。接着在701年时,由于大宝律令的制定,日本将国号从倭国改为日本。受白村江之战的刺激,日本天智天皇决定强化日本的国土防御。在对马和九州北部筑造水城防御唐军的进攻。并于濑户内海沿岸各地筑造朝鲜式的城堡进行防御。 667年,天皇从难波迁往内陆部的近江京。

相关

  • 线粒体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直径在0.5到10微米左右。除了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以及几种微孢子虫外,大多数真核细胞或
  • 环丙沙星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是第二代氟喹诺酮类化合广效抗生素(英语:Broad-spectrum antibiotic),可对抗多种病原菌。治疗范围包含骨骼感染、关节感染、腹部感染,以及特定几种感染性肠
  • 角膜炎角膜炎(英语:Keratitis),是指眼睛角膜发炎的症状,患者会感到眼部疼痛、视力模糊及流眼泪等。角膜炎的最主要成因是由病原体引致,如棘变形虫、镰孢菌等。佩戴隐形眼镜的人士,有较大
  • 忌辰祭祀,(英语:祭:sacrifice;祀:ritual;韩语:한국의 제사,罗马化:Jesa)是指以线香、酒水、肉类、蔬果,或布帛和玉(传统儒教祭祀)等供品向神灵、圣徒或者亡魂奉献、祈祷的一种行为。中国古代
  • 尺骨尺骨(拉丁语:Ulna)是位在人体上肢中前臂内侧的骨头,即在尾指侧的骨,在桡骨之旁。在靠近上臂处有一半月形的关节面,称为滑车切迹,与肱骨滑车共同形成关节。切迹上方有两个突起,分别称
  • 饼干曲奇(美式英文:Cookie)是一种小而扁平和甜的烘焙或煮熟的食物。它通常含有面粉,糖和某种油或脂肪。也有可能包括其他原料,如葡萄干,燕麦,巧克力片,坚果,果酱等。在美国与加拿大解为细
  • FeI碘化铁(I)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FeI。碘化铁(I)不稳定,可以通过Fe(CO)2I的热分解得到。在高压(123~360 GPa)下,它的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4.257, b=4.256, c=4.262, α=100.9
  • .us.us为美国国家和地区顶级域(ccTLD)的域名。注册.us域名称须符合以下条件:为了确保各个域名符合以上三条规则,NeuStar会频繁地抽查(spot checks)各个域名的注册资讯。因此.us域名的
  • PaOsub2/sub二氧化镤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由氧和镤组成,化学式为PaO2,是黑色结晶,可由氢气还原五氧化二镤制得。由于最稳定的镤231Pa半衰期为32760年二氧化镤能被制备、保存。在氧气中燃烧镤能
  • 约翰逊-瑟利夫埃伦·约翰逊·瑟利夫(英语:Ellen Johnson Sirleaf,1938年10月29日-)是利比里亚政治家。她是利比里亚联盟党(Unity Party)领袖,在2005年利比里亚总统大选中当选,是首位民选非洲国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