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宗教

✍ dations ◷ 2025-08-10 18:17:50 #尼泊尔宗教
尼泊尔宗教 (2011)尼泊尔是一个多元文化,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尼泊尔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各种宗教,根据尼泊尔宪法,尼泊尔是一个世俗国家。尼泊尔宪法保障平等对待所有宗教。在2006年初民主运动和2008年国王贾南德拉被罢黜之前,尼泊尔都是印度教王国。印度教深刻地影响尼泊尔社会结构,而佛教(藏传佛教)也受到印度教影响,并由一些民族(如内瓦尔人)所信奉的。克拉底人信奉了尼泊尔部落的原始信仰Kirat Mundhum(英语:Kirat Mundhum)。伊斯兰教,基督宗教,锡克教和耆那教在也有信徒。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尼泊尔人口中有81.3%是印度教徒,9.0%是佛教徒,4.4%是穆斯林,3.0%信奉Kirat Mundhum(英语:Kirat Mundhum)(土著原始信仰),1.4%是基督徒,0.2%是锡克教徒,0.1%是耆那教徒,0.6%信奉其他宗教或没有宗教信仰。根据2001年的人口普查,尼泊尔有80.62%是印度教徒,10.74%是佛教徒,4.2%是穆斯林,3.60%是Kirat Mundhum(英语:Kirat Mundhum)(土著原始信仰),0.45%是基督徒,0.4%为其它宗教。在1971年,印度教徒占总人口的89.4%,佛教徒占7.5%,Kirat Mundhum(英语:Kirat Mundhum)(土著原始信仰)占0%。但是,宗教团体的统计数字由于双重信仰习俗的普遍存在而复杂化,特别是在印度教徒和佛教徒中。1990年代初期宗教的地理分布情况显示,印度教徒占绝对优势,占全国各地区人口的87%以上。在尼泊尔东部丘陵,加德满都谷地和德赖平原有大量的佛教徒集中;在尼泊尔每个地区中约有百分之十是佛教徒。佛教在内瓦尔人和尼泊尔种姓制度中非常普遍。2015年通过了新的宪法,授予尼泊尔所有宗教的平等权利(在90年代前的尼泊尔人民不能随便改信其他宗教)。尼泊尔印度教神话认为,梵天、毘湿奴和湿婆已经以鹿的形式来到尼泊尔。尼泊尔印度教传说毗湿奴团结了尼泊尔人民,并给他们一面旗帜,以太阳和月亮作为象征。

相关

  • 非洲之角非洲之角(索马里语:Geeska Afrika;吉兹语:የአፍሪካ ቀንድ;阿拉伯语:القرن الأفريقي‎),有时按照其地理位置,又称东北非洲,作为一个半岛,则又称索马里半岛。非洲之角位
  • 印度斯坦语印度斯坦语(हिन्दुस्तानी,ہندوستانی‬)又称印地—乌尔都语,是语言学家对印度斯坦(即南亚北部)的印地语、乌尔都语及其相应方言的统称。这些语种的语法基本相
  • 元音大推移元音大推移(英语:Great Vowel Shift)是英语发展史上的一次主要的语音转变,开始于14世纪,大体完成于15世纪中期,由大都会和港口城市向乡村的扩散一直持续到16世纪。转变主要体现在
  • NADP烟.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
  • 自治市荷兰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荷兰所有的省份的下一级行政区划均为市镇(荷兰语:gemeenten)。截至2019年1月,荷兰共有355个市镇和3个“特别市”(正式名称为公共实体,openbare lichamen)。
  • 赫尔穆特·科尔赫尔穆特·科尔(德语:Helmut Josef Michael Kohl,1930年4月3日-2017年6月16日),德国政治家。曾任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州长(1969年-1976年),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1973年-1998年),德国总理(1
  • 沃尔夫冈·潘诺夫斯基沃尔夫冈·库尔特·赫尔曼·帕诺夫斯基(德语:Wolfgang Kurt Hermann Panofsky,1919年4月24日-2007年9月24日),德国-美国物理学家。
  • 871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逝世重要人物
  • 美国国立自然史博物馆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是一家位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博物馆,由国立博物馆机构史密森尼学会管理,于1910年启用。2009年时上映的美国
  • 稻属已知18种,见内文。稻属(学名:Oryza)是禾本科的一属,有18个物种,包括2个栽培种和17个原生种。分布于全球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稻属是由卡尔·林奈在1753年确定,此后稻属物种的归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