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宗教

✍ dations ◷ 2025-09-02 19:34:57 #尼泊尔宗教
尼泊尔宗教 (2011)尼泊尔是一个多元文化,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尼泊尔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各种宗教,根据尼泊尔宪法,尼泊尔是一个世俗国家。尼泊尔宪法保障平等对待所有宗教。在2006年初民主运动和2008年国王贾南德拉被罢黜之前,尼泊尔都是印度教王国。印度教深刻地影响尼泊尔社会结构,而佛教(藏传佛教)也受到印度教影响,并由一些民族(如内瓦尔人)所信奉的。克拉底人信奉了尼泊尔部落的原始信仰Kirat Mundhum(英语:Kirat Mundhum)。伊斯兰教,基督宗教,锡克教和耆那教在也有信徒。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尼泊尔人口中有81.3%是印度教徒,9.0%是佛教徒,4.4%是穆斯林,3.0%信奉Kirat Mundhum(英语:Kirat Mundhum)(土著原始信仰),1.4%是基督徒,0.2%是锡克教徒,0.1%是耆那教徒,0.6%信奉其他宗教或没有宗教信仰。根据2001年的人口普查,尼泊尔有80.62%是印度教徒,10.74%是佛教徒,4.2%是穆斯林,3.60%是Kirat Mundhum(英语:Kirat Mundhum)(土著原始信仰),0.45%是基督徒,0.4%为其它宗教。在1971年,印度教徒占总人口的89.4%,佛教徒占7.5%,Kirat Mundhum(英语:Kirat Mundhum)(土著原始信仰)占0%。但是,宗教团体的统计数字由于双重信仰习俗的普遍存在而复杂化,特别是在印度教徒和佛教徒中。1990年代初期宗教的地理分布情况显示,印度教徒占绝对优势,占全国各地区人口的87%以上。在尼泊尔东部丘陵,加德满都谷地和德赖平原有大量的佛教徒集中;在尼泊尔每个地区中约有百分之十是佛教徒。佛教在内瓦尔人和尼泊尔种姓制度中非常普遍。2015年通过了新的宪法,授予尼泊尔所有宗教的平等权利(在90年代前的尼泊尔人民不能随便改信其他宗教)。尼泊尔印度教神话认为,梵天、毘湿奴和湿婆已经以鹿的形式来到尼泊尔。尼泊尔印度教传说毗湿奴团结了尼泊尔人民,并给他们一面旗帜,以太阳和月亮作为象征。

相关

  • 轫致辐射轫致辐射,又称刹车辐射或制动辐射(英语:Bremsstrahlung, braking radiation, 德语:Bremsstrahlung 德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
  • 哈布斯堡王朝哈布斯堡王朝(德语:Habsburg),也称哈普斯堡家族(Hapsburg),是欧洲历史上最为显赫、统治地域最广的王室之一。其家族成员曾出任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73年—1291年,1298
  • 睫状体冷冻术睫状体冷冻术,cyclocryotherapy,是通过冷冻的方法破坏睫状体,达到减少房水生成的目的。手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眼压,控制青光眼病人眼痛的症状。主要用于晚期青光眼。
  • 巴里巴里(意大利语:Bari)是意大利南部第二大城市,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326,201人(2001年)。巴里是普利亚大区首府,位处亚得里亚海,也是巴里省的首府。1990年代,巴里的人口发展和国家总趋势
  • 汉灵帝汉灵帝刘宏(156年-189年5月13日),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2月17日—189年5月13日在位),在位22年,葬于汉文陵,其正式谥号为“孝灵皇帝”,后世省略“孝”字称“汉灵帝”。灵帝是东汉最后
  • 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英语:Financial centre),指以第三级产业经济为主;以金融业服务业为中心的全球城市,这个全球城市必须拥有跨国公司和国际大银行的总部设立,要有活跃的外汇市场、股票市
  • 勒内·茹斯特·阿羽依勒内·茹斯特·阿羽依(René Just Haüy,1743年-1822年),法国晶体学家、矿物学家,通常又被称作阿贝·阿羽依(Abbé Haüy),此名源于他为巴黎圣母院铸造的一门礼炮。阿羽依最大的贡献
  • 民国民国即共和国。该词汇是“Republic”一词自西方传入汉字文化圈时之古雅文言式译名,构词方法与“王国”、“帝国”相同。1921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与德国魏玛政府签订的《中德协
  • 太阳神太阳神的传说见于世界上许多的古老民族。太阳神代表着太阳或太阳星君,成为太阳人格化的神。
  • 中王国时期第八第十中王国时期是古埃及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包括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与第十四王朝,通常划定在前2133-1786年,但严格地说,应该从第十一王朝的孟图霍特普二世时代(约前206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