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宏杜夏特雷

✍ dations ◷ 2025-04-25 09:32:56 #法国医学家,卫生,死于肺炎的人

亚历山大.让巴蒂斯特.帕宏杜夏特雷(法语:Alexandre Jean-Baptiste Parent du Châtelet ;1790年9月29日-1836年5月7日),法国内科医师、公共卫生学者、疾病学专家,其重要的学术关注包括巴黎的下水道与娼妓研究,并以结合公共卫生与社会道德的论点闻名。


帕宏杜夏特雷于1790年9月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杨森派天主教贵族家族,其父亲原于宫廷担任财政审计员的世袭职位,但由于受法国大革命波及,1792年帕宏杜夏特雷举家离开巴黎并迁往夏特雷(Châtelet)。1806年帕宏杜夏特雷进入巴黎医学院(École de médecine de Paris)就读,1814年8月13日以一篇关于霍乱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起初他在毕业后曾作为内科医师开业,然而其医业经营得并不顺利,他因此在公共卫生权威让.霍尔.哈雷(Jean Noël Hallé, 1754-1822)的建议下转投公卫研究并逐渐在该领域崭露头角。

1818年装运化肥的货船亚瑟号(Arthur)发生水手大规模感染事件,帕宏杜夏特雷透过霍尔.哈雷的转介着手调查该事件,由于亚瑟号上的化肥来源于巴黎近郊的蒙福孔(Montfaucon),他也借此机会查访蒙福孔山丘上的巨大粪坑与动物尸体掩埋场,他在1832年出版的相关报告使巴黎市民与政府注意到蒙福孔掩埋场对巴黎气味的不良影响。

帕宏杜夏特雷热衷于研究污物,且以富有实验精神知名。他长期深入巴黎的下水道系统进行调查,并在著作《论巴黎的污水池与下水道》()及《公共卫生》 ()中提出了如何引用新技术畅通下水道以及保障下水道工人安全的建议。基于他对下水道系统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1826年帕宏杜夏特雷被巴黎市政府指派主导阿米洛下水道(Amelot sewer)的清洁工作。

帕宏杜夏特雷曾担任慈悲医院(Hôpital de la Pitié)的内科医师,1825年获选为政府旗下健康理事会(Conseil de Salubrité)的一员。1829年,他成为医学卫生期刊 的共同创办人之一,该期刊日后成为卫生学领域的权威刊物。1836年,45岁的帕宏杜夏特雷升任健康理事会的副主席,然而于接任该职位的三个月后便与世长辞,死因为肺炎。

帕宏杜夏特雷反对当时于欧洲盛行的瘴气论,他以自身在下水道的实验经历来佐证臭味气体不会直接损害人体健康。他也认为腐烂及化脓的动物性组织不必然会污染食物,除非生物分解作用是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下进行始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帕宏杜夏特雷试图扭转社会对下水道工人的不佳观感,他除了赞赏下水道工人对于维护巴黎卫生环境的重要性,也主张在下水道工作不会直接损害工人的健康,只有那些品行不佳而染病的工人(如患有性病者)会受下水道环境影响而使病情恶化,他因此认为只有道德高尚者才能承担下水道职务。

帕宏杜夏特雷对下水道工人的社会地位与道德关注反映在1826年阿米洛下水道清洁工程中,帕宏一方面将团队工人原来的薪资调涨百分之二十五,另一方面也指派监工督导下水道工人的行为是否有道德瑕疵。帕宏还关注工人的健康问题,他向政府要求在工程团队中添加一员药剂师,并定期纪录工人的健康状况以确保他们的安全无虞。

帕宏杜夏特雷关于娼妓的研究及看法可见于他的著作《论巴黎娼妓》(),该书在他去世后于1836年出版并引起热烈讨论。在《论巴黎娼妓》中,帕宏杜夏特雷调查了娼妓在巴黎的分布状况,并使用量化方法分析娼妓的组成来源及社会背景。该书留下了对巴黎娼妓的大量调查记录,包括其数量、出身地、年龄、父母职业、住址、犯罪纪录、教育程度、成为娼妓的原因等等。

帕宏杜夏特雷将娼妓比喻为下水道、化粪池、垃圾场、公共厕所等污物处理设施,将娼妓的生殖器官视为与污物设施相似的系统。如同下水道接受家户的排泄物与废物,他认为娼妓也吸收著男性的体液与秽物,并且同样散发恶臭。鉴于巴黎的梅毒猖獗,他将娼妓视为严重的公卫议题来看待,认为污物处理的手段可用于解决城市的娼妓问题。在管制政策上,他主张采取隐蔽隔离的方式来降低娼妓的曝光程度,藉以减少其对社会健康及道德的侵害。由于帕宏杜夏特雷认为性交易无法单纯透过取缔扑灭,他反对直接禁止娼妓业,而提倡政府应透过管制登记有效掌控娼妓的资料,从而在此基础上监控娼妓活动。

相关

  • 球状蛋白质球状蛋白质是一类蛋白质,它与纤维状蛋白质和膜蛋白共同构成按分子性状和溶解性分出的三个蛋白质子类。球状蛋白质一般呈球状,结构紧密,溶于水,长/宽 ≤ 3~4。
  • 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英语:social support)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个人可以感受、察觉或接受到来自他人的关心或协助(Reber, 1995)。社会支持也被分为工具性支持(Instrumental support)以及情
  • Brain《Brain》(韩语:브레인),为韩国KBS自2011年11月14日起播出的月火迷你连续剧,由《学习之神》的制作团队再度携手打造,讲述发生在大学附属医院研究脑部神经外科的医学类电视剧。原定
  • 强伯勤强伯勤(1939年9月11日-),出生于上海,中国分子生物学家。1939年出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教授,中国医学科学
  • 肝性脑病变肝性脑病(英文: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是一种因肝衰竭引发思维混淆(英语:Confusion)、意识下降(英语:Altered level of consciousness)和昏迷的疾病。严重时称为肝性昏迷,甚至会
  • 蜉蝣目长鞘蜉蝣亚目 Schistonota 短鞘蜉蝣亚目 Pannota.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
  • 建交列表截至2019年7月18日,大韩民国已与191个国家建交,包括189个联合国成员国,以及梵蒂冈和库克群岛。
  • 焦糖化反应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又称美拉德反应、梅拉德反应、梅纳反应、羰胺反应,是广泛分布于食品工业的非酶褐变反应,指的是食物中的还原糖(碳水化合物)与氨基酸/蛋白质在常温或
  • 南港阙家古厝南港阙家古厝又名德成居,是台北市南港望族阙家的古厝,位于南港区研究院路一段120号,为砖造的三合院式建筑。根据“姓氏考略”一书考证,阙氏的来自春秋时期山东曲阜的“阙里”,阙
  • 国会上议院70名议员 法定人数:23(截至2019年12月15日 (2019-12-15))最高元首后东姑阿兹纱阿蜜娜(英语:Tunku Azizah Aminah Maimunah)副最高元首苏丹纳兹林沙(马来语:Sultan Nazrin Muizud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