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药性

✍ dations ◷ 2025-08-27 15:16:47 #抗药性
耐药性(drug resistance)是指药物的治疗疾病或改善病人征状的效力降低。当投入药物浓度不足,不能杀死或抑制病原时,残留的细菌可能具有抵抗此种药物的能力。例如细菌可能因抗生素产生的活性氧诱发DNA突变而造成耐药性。这种现象被称为超突变性(hypermutability)。抗药性一词等于药物剂量失败或药物抵抗。抗药性多指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而抗药性则亦指因长期服药,造成相同剂量却不如当初有效的情况。抗药性产生亦可能是抗生素的滥用,或未按处方服药。以下病原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几率较高:当中尤以抗生素耐药性最为突出。一些肿瘤细胞也会对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减低化疗功效。病毒,尤其是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乏病毒,也会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当使用某一种药物,去对付某一种易发生基因突变的生物时,该生物便有可能产生基因突变,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并会把耐药性基因遗传给其后代,从而令新的生物个体有耐药性。突变几率愈高的物种,发生耐药性的机会也愈高,而哺乳类等突变几率较低的物种,则较少产生耐药性,如老鼠一般不会对老鼠药产生耐药性。通常药效减少是因为太多物质与配体结合,导致配体敏感性下降(Desensitization)。或者因为调升与调降(英语:Downregulation and upregulation)机制,减少了配体的数量。药物或令到体内的酶加速,加快了新陈代谢而药效减少。环境也可影响药效。经常在某一环境,透过习惯化(英语:Habituation)或经典条件反射方式会令身体会适应该药物。例如吗啡使用者若经常在同一旧房间会出现高热反应,但当他们转了环境,体温却保持稳定。这也解释一些高风险药物使用在新环境的时条有可能发生药物过量而致命。细菌对抗生素(包括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主要有4种机制:具高耐药性的病菌将使第一线医师用药困难。

相关

  • 儿科小儿科(或称儿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医疗患病的婴儿、儿童及青少年。最大的年龄通常至青春期。一个受到这方面知识专门训练的医生被称作儿科医生。
  • 黑猩猩黑猩猩(学名:Pan troglodytes)是黑猩猩属下的两个物种之一,另一种是倭黑猩猩(Bonobo (Pan paniscus))。根据黑猩猩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结果,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与人类具有较高的基因相似
  • 儿童医学小儿科(或称儿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医疗患病的婴儿、儿童及青少年。最大的年龄通常至青春期。一个受到这方面知识专门训练的医生被称作儿科医生。
  •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英语: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缩写为SEM),简称扫描电镜,是一种电子显微镜,其通过用聚焦电子束扫描样品的表面来产生样品表面的图像。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相互
  • 干扰素结构 / ECOD1b5l :24-187 1ovi :24-185 2hie :24-186 1itf :24-186 1au1B:22-187 2hif :24-182结构 / ECOD结构 / ECOD干扰素(英语:Interferon; IFNs; /ˌɪn
  • 胰脏炎胰脏炎(英语:Pancreatitis)也称为胰腺炎,指的是胰脏的发炎。胰脏是身体里的一个大型器官,位置在胃后方,功能有分泌消化酵素等等。 胰脏炎有两种,分别是急性(英语:Acute_pancreatitis)
  •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英语: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由美国联邦政府经营管理,是世界上最大的医学图书馆,并设有研究中心。其前身为成立于1836年的美国
  • 抗炎药抗炎性(英语:Anti-inflammatory)指物质或治疗能减少炎症的特性。消炎药占约止痛药的一半。消炎药以消炎作用来减少疼痛,与鸦片类药物不同,后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以阻断疼痛讯号传
  • β-受体阻滞药β受体阻断药(英语:Beta blockers),又称Beta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或β阻断药、乙型阻断剂,是一类用来治疗心律不齐、防止心脏病发作后的二次心
  • 粒细胞粒细胞是一类细胞质中包含颗粒体(英语:Granule_(cell biology))的白细胞,又因其细胞核形态多样而称多形核白细胞,(PMN或PML)。术语多形核白细胞通常特指最常见的中性粒细胞。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