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恐惧症

✍ dations ◷ 2025-04-25 00:58:58 #黑暗恐惧症
黑暗恐惧症(英语:Nyctophobia)是一种对黑暗表现出特别恐惧的心理疾病。其发生的原因为大脑对于在黑暗环境中可能有什么,或者将要发生什么的臆断。患者对于置身于黑暗环境的恐惧超出了一般的恐惧心理,并且对黑暗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条件反射。只要身处这种环境当中,就会产生恐惧感,以及无法控制的思维强迫,会不自觉地去想一些令自己恐惧的东西。患者主要表现为怕黑,不敢一个人独处,白天与晚上精神症状不一,情绪相差较大。到了晚上,独自一人时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慌情绪,没有安全感,紧张害怕,产生消极情绪。这种症状有间接性,连续性。尽管对于黑暗的恐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其病理的成因仍然缺乏医学上的证据。尽管常见于儿童,根据阿德里安·威廉斯的一项基于催眠治疗的医学研究发现,成人中也有一定数量的人患有黑暗恐惧症。其实多数人对于黑暗都有一定程度的恐惧感,这可以用进化论来解释,因为原始的人类担心躲在暗处的天敌。所以诸多黑暗的元素亦常被使用在恐怖电影中。根据2001年4月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对于黑暗恐惧症的诊断标准如下:符合上述四条标准,并产生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才能诊断为患上黑暗恐惧症。

相关

  • 弗洛里霍华德·华特·弗洛里,弗洛里男爵,OM,FRS(英语:Howard Walter Florey, Baron Florey,1898年9月24日-1968年2月21日),澳大利亚药理学家,由于对盘尼西林的研究而与恩斯特·伯利斯·柴恩
  • 庞贝坐标:40°45′2″N 14°29′20″E / 40.75056°N 14.48889°E / 40.75056; 14.48889庞贝(拉丁文:Pompeii),或译庞培,为古罗马城市之一,位于那不勒斯湾维苏威火山脚下,“庞贝”的词根
  • 尿刊酸水合酶结构 / ECOD尿刊酸水合酶(英语:Urocanase或 urocanate hydratase以及imidazolonepropionate hydrolase )是催化组氨酸降解代谢中第二步反应的酶,将尿刊酸水合为咪唑-4-酮-5-丙酸
  • 亚拉巴马州截至2010年亚拉巴马州(英语:Alabama,i/ˌæləˈbæmə/,又译作阿拉巴马州)是美国东南部地区一个联邦州。北接田纳西州,东邻乔治亞州,南至佛罗里达州和墨西哥湾,西临密西西比州。亚
  • 跨大陆国家跨大陆国家又被称为洲际国家。“大陆”的定义对特定国家可能不同,除了利用地理关系区隔外,有时会因为政治、经济及文化标准作区分。如俄罗斯,其历史重心、人口(72%)、政经活动聚集
  • 雷蒙德·库茨魏尔雷蒙德·库茨魏尔(英语:Raymond Kurzweil,1948年2月12日-),生于美国纽约市,是一个作家、发明家和未来学家。他一直是光学字符识别(OCR)、文字转换语音合成、语音识别技术与电子键盘乐
  • 明基明基电通(英语:BenQ Corporation)为佳世达科技的一间子公司,其英文简称是BenQ,为该公司的核心品牌事业。佳世达科技隶属于明基友达集团。明基电通集团原本是属于宏碁集团内的一分
  • 铜的同位素铜(原子质量单位:63.546(3))共有36个同位素,其中有2个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银狐银狐是赤狐的一种黑变病的变异体。银狐有多种变异,包括全身黑色(除了尾巴末端是白色外)、蓝灰色及两侧呈灰色。历史上,银狐的毛皮最为珍贵,多由俄罗斯及其他欧洲,并中国贵族所披挂
  • 构型翻转瓦尔登翻转,即化学反应中,分子在手性中心发生的构型转换。这一现象最早是由德国化学家保罗·瓦尔登(Paul Walden)在1896年发现的。他发现,用五氯化磷在醚中处理(−)-苹果酸(4),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