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普塔一世
✍ dations ◷ 2025-04-25 10:24:04 #西普塔一世
西普塔一世,全名奈杰卡尔·西普塔(英语:Netjerkare Siptah)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第六王朝的第七任、也是最后一任法老,也有学者将他视作第七王朝的第一位法老。如同公元前22世纪的其他法老,西普塔一世面临君权萎缩,地方诸侯抬头的困境。此外,虽说西普塔一世是一位男性,他与希罗多德和古埃及祭司曼涅托记载的女法老尼托克里斯被学界认为可能是同一人。西普塔一世的首名 奈杰卡尔(Netjerkare)被刻在塞提一世编修的阿拜多斯王表的第40条,紧接在奈姆蒂姆萨夫二世之后 。这个首名同时也被刻在大英博物馆存放的一个不知名铜器上。在都灵王表上,法老的名字奈杰卡尔·西普塔则被记载在第四栏第七列。在西普塔一世死后开启的第七王朝非常短命,仅持续70余日便告终,对此现在史学界中有两种假说,一是认为这70天是由前法老佩皮二世的孩子们共治的过渡期;另一个则认为西普塔一世在为兄长报仇的过程中杀死了所有合法继承人,剩下的势力为抢夺王位引发持续70日的动乱,直到门凯尔一世(英语:Menkare)上台才告一段落。据考据,女法老尼托克里斯的真实身份很有可能就是西普塔一世。在希罗多德的著作历史中,她为了替被刺的兄长复仇,设计淹死诸侯们并随之自尽。。虽然希罗多得并未提及该位兄长的名字,但尼托克里斯的故事是紧接在介绍奈姆蒂姆萨夫二世的部分之后,因此普遍推论女王的兄长即为后者。都灵王表出土后,发现西普塔一世的名字紧接在奈姆蒂姆萨夫二世之后,因此出现“西普塔一世=尼托克里斯”的说法;埃及史学家Kim Ryholt对此进行研究,认为尼托克里斯(Nitocris)是西普塔一世的首名奈杰卡尔(Netjerkare)长期传承拼音变形后的结果。
相关
- 内插子内含子(英语:Intron)是一个基因中非编码DNA片段,它分开相邻的外显子。更精确的定义是:内含子是阻断基因线性表达的序列。DNA上的内含子会被转录到前体RNA中,但RNA上的内含子会在RN
- 药理药理学(英语:Pharmacology),是研究药品与有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既研究药品对生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品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也研究药品
- 氢化植物油氢化脂肪或称氢化油(英语:Hydrogenated oils),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脂肪,其主要成分与动物脂肪相同。由于常温下液态的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不耐长时间高温烹调,为了提高
- 卵细胞卵子是雌性动物的生殖细胞。卵细胞(由次级卵母细胞产生)成熟后成为卵子。在哺乳动物上,卵子是由卵巢所产生的。所有哺乳类在出生时,卵巢内已经有未成熟的卵子存在,而且在出生后卵
- 乙酰化乙酰化(英语:Acetylation;IUPAC命名:ethanoylation)又称乙酰基化或乙酰化作用,是指将一个乙酰官能基加入到一个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反应。反之将乙酰基移除的反应称为脱乙酰作用或
- 卷曲螺旋卷曲螺旋(英语:coiled coil)是一种蛋白质超二级结构,由2-7个α螺旋(最常见的是2或4个)互相缠绕形成麻花状结构。许多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如基因表达调控中的转录因子)蛋白质含有卷曲
- 等温线等温线(英语:isotherm),指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温度相同各点的连线。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相邻的两条等温线,温差相同。等温线曲线的分布受海陆、地势、洋流等因素的影响。由
- 伊施嫩纳法典《伊施嫩纳法典》,又称《埃什南纳法令》,是古代的法典,刻在两片楔形文字泥板上,在伊拉克巴格达的阿布哈尔迈勒丘出土,其成文时间早于前18世纪的《汉穆拉比法典》。在1945年和1947
- 纳米粉体纳米颗粒(nanoparticle),指纳米量级的微观颗粒。它被定义为至少在一个维度上小于100纳米的颗粒。小于10纳米的半导体纳米颗粒,由于其电子能级量子化,又被称为量子点。纳米颗粒具
- 林 群林群(1935年7月-),福建省连江人,数学家,无党派人士。福州一中1949-1952年校友,195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获得华罗庚数学奖。其算法被称为“林群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