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长突细胞

✍ dations ◷ 2025-04-02 19:53:24 #无长突细胞
无长突细胞是视网膜中的中间神经元。无长突细胞是抑制性神经元,其的树突分叉延伸至内丛状层(IPL),在此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或)双极细胞相接触。无长突细胞发挥作用是在内丛状层(IPL),那是视网膜的第二层突触结构,其突触由双极细胞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构成。根据其树突形态和层级分类,无长突细胞就至少有33种不同的亚型。和水平细胞一样,无长突细胞将信息传递,不同的是,水平细胞输出来自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信息,而无长突细胞则负责输出双极细胞的信息,且特异性更高。各型无长突细胞都释放一种或多种神经递质来与其他细胞相联系。无长突细胞通常根据它们的宽度以及它们的联系腹地在内丛状层的哪一阶层来分类,还可根据它们的神经递质类型来区分。大多抑制性神经元都以γ-氨基丁酸或甘氨酸为递质。如上所述,对无长突细胞的亚型分类有多种方法。γ-氨基丁酸能,甘氨酸能,或其他:无长突细胞根据它们所释放的神经递质分为可以分为γ-氨基丁酸能,甘氨酸能或其他类型(γ-氨基丁酸,某氨酸或二者皆非)。γ-氨基丁酸能无长突细胞通常都有较大的腹地,可以在神经节细胞层(GCL)和内核层(INL)中找到。有一种γ-氨基丁酸能无长突细胞被研究得较深入,即星暴无长突细胞。这种无长突细胞以表达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为特征,并被认为对方向选择和方向性活动的监测有一定作用。 其他无长突细胞也释放乙酰胆碱,但它们的功能并未被研究清楚。 另一种γ-氨基丁酸能无长突细胞即为多巴胺能细胞,它们都表达单胺合成酶酪氨酸羟化酶(TH),调节光适应和昼夜节律。 它们都是广泛延伸的无长突细胞,且它们弥漫性释放多巴胺,且同时释放γ-氨基丁酸及其他所有突触常规释放的递质。 其他许多γ-氨基丁酸能无长突细胞的亚型也被有注意到,但以上所列皆是被研究及讨论得最广少的类型。甘氨酸能无长突细胞并不如γ-氨基丁酸能无长突细胞那样研究得广泛和明确。所有甘氨酸能无长突细胞都被认为以甘氨酸转运蛋白抑制剂(GlyT1)为特征性标记。有一种被研究得较明确的甘氨酸能无长突细胞仍被命名为无长突细胞(Amacrine cell,首字母大写表示专有名词,区别于普通无长突细胞的amacrine cell的拼写——译注)。这种细胞出现在内核层(INL)。 AII无长突细胞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它们从视杆双极细胞中获取细胞输入信息,并通过视锥双极细胞的突触后膜将信息重新分布其内,行使其适应功能。大约15%的无长突细胞即不是γ-氨基丁酸能也不是甘氨酸能。树突分枝的长度:根据树突的长度和分布,无长突细胞可分为狭域无长突细胞(直径约70mm)、中域无长突细胞(直径约170mm),和广域无长突细胞(直径约350mm)。 不同的长度决定了这些无长突细胞能行使的不同特殊功能。狭域无长突细胞垂直沟通视网膜各层,同时辅助神经节细胞在其接受范围内形成功能单元。狭域无长突细胞及其与这些功能单元的交叠使得神经节细胞能感知视野中极小物点的细微运动。一种行使这类功能的狭域无长突细胞即为星暴无长突细胞中域无长突细胞也能垂直沟通视网膜各层,但它们更突出的功能仍然未知。由于它们的树突分树的大小和神经节细胞非常相似,它们可能在显微视野中与神经节细胞相混。同理,广域无长突细胞研究起来更困难,甚至连发现都困难,因为它们的分散在视网膜全层,因此视野中数量比较少。不过根据尺寸大小来推测,它们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在单层中横向联系,虽然有些也参与层间的垂直联系。在多数情况下,无长突细胞的不同亚型都和它们的功能密切相关(结构决定功能)。然而某些视网膜无长突细胞的特殊功能仍值得一叙。不同无长突细胞的不同功能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探索。它们广泛延伸的树突被认为能通过双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的反馈形成抑制性围合区。因此有观点认为它们对水平细胞的活动有辅助作用。其他类型的无长突细胞则更多地行使调节作用,如调节适应明视觉和暗视觉的的敏感度。AII无长突细胞就是暗视觉中视杆细胞的信号传递者。无长突细胞和其他视网膜中间神经元大都通常偶然出现,而不是和同类细胞邻接排列,故周围会形成一个“排它空间”使它们疏离开来。这种镶嵌式的排列方式能合各种细胞在视网膜上均匀分布,确保了视野各区域都能有完整的信息传导元素。 有小鼠模型研究显示,MEGF10和MEGF11跨膜蛋使无长突细胞和水平细胞呈星暴式分布,对这种镶嵌组织形式有重要作用。

相关

  • 誓言誓言或誓词是汉语单词,意思是表达决心、信念的言辞,一般会仪式性地在正式场合宣读(宣誓)。它可以指以下内容:名称中包含誓言的条目,较出名者如:
  • 频尿症频尿症(英文:Frequent urination)。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时间内的排尿次数比正常人高。一般正常的成年人,一天排尿次数大约5至7次,夜间0至1次,女性通常会较少。因此排尿10次以上一般都
  • 下鼻甲下鼻甲(Inferior nasal concha)有二块,呈卷曲样,形成鼻腔外侧壁的一部分。他们与上鼻甲及中鼻甲担任相同的功能,允许空气进入肺以前的循环及过滤作用。然而下鼻甲是独立的骨骼,
  • 惯用语惯用语是指各个地区惯常使用的口语,一种短小定型的词汇或短句,意义或许有所引申,未必可以从标准汉语的字面推断。惯用语的表现力十分强时,可能具有隐藏意义或贬义。惯用语多数的
  • 尿道球腺尿道球腺(英语:bulbourethral gland),又译考伯氏腺(Cowper gland),是三个附性腺中最小的腺体。位于会阴深横肌肌束内的一对黄豆大小、深色的腺体。每个腺体有一个细长的开口于尿道
  • 莫里斯·希勒曼莫里斯·希勒曼(英语:Maurice Hilleman,1919年8月30日-2005年4月11日),美国微生物学家。莫里斯·希勒曼曾发明了超过40种疫苗,分别针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水
  • 纽斯林-沃尔哈德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德语: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1942年10月20日-),德国发育遗传学家,出生于马格德堡。1991年获得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1995年与艾瑞克·威斯乔斯和
  • 二磷酸脱氧胞苷去氧胞苷二磷酸(Deoxycytidine diphosphate,dCDP)是一种核苷酸,是胞苷三磷酸(CTP)的衍生物,比CTP少了一个位于五碳糖2号碳上的-OH基,以及一个磷酸根。
  • 莫斯科大公国莫斯科公国(俄语:Великое Княжество Московское,罗马化:Velikoe Knjažestvo Moskovskoe;英语:Grand Duchy of Moscow),准确翻译为莫斯科大亲王国,是一个
  • 埃德温·哈勃埃德温·鲍威尔·哈勃(英语:Edwin Powell Hubble,1889年11月20日-1953年9月28日),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哈勃证实了银河系外其他星系的存在,并发现了大多数星系都存在红移的现象,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