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姓

✍ dations ◷ 2025-11-11 00:36:41 #潘姓

潘姓是一个汉字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3位。朝鲜半岛及越南亦有潘姓氏族居住。

潘氏来源如下:

*潘殷皇墓

在中国民间,潘姓,一直是一个为人所熟知的姓氏,历史上的著名美男子潘安,“步步生莲花”的绝世美人潘妃,乃至专门跟杨家将作对的潘仁美等,都是老少咸知的著名人物。

潘姓是一个其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姓氏,在三千年以前的春秋时代,就有人开始以潘为姓,且潘姓的始祖出身于周朝王室。

关于潘姓的姓源,《姓纂》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周文王后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焉。有广宗,河南两望。”毕公(毕公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被他当天子的兄弟武王封在毕地,也就是现在陕西省长安和成阳以北的一带。后来,他又让自己的儿子季孙食采于潘,于是,后来周文王的这一支子孙就按照当时的习惯,纷纷以国为氏,而为潘姓,潘姓的最早发源地,也在陕西的北部。大约四、五百年以后的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又有人以潘为姓。根据《姓氏寻源》的记载:“楚公族芈姓之后,以字为氏,潘崇是也。”这一支潘氏,是颛顼帝高阳氏的后代,他们的发源地,大致是在今安徽、江苏、浙江一带。

分别发源于中国南方和北方的两支潘氏,姓源虽然看起来有所不同,然而皆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因为,周文王是黄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国所出的芈姓则是传自黄帝之孙颛顼,在血统方面同出一源,没有太大的分别。

不过,后世却有许多人认为,中国的潘姓主要是源自南方的楚国,《通志氏族略》就是采认这种看法的,该书指出:“潘氏,楚之公族,未详其始……晋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

《通志》所持的这种看法,正确性可能是相当高的,因为,历来在古籍上出现的春秋时代的潘姓古人,几乎统统都是楚国的人物,譬如,《史记》所提到过的潘党和潘尫,就全是楚国的大夫。所以,如果说以后中国的潘姓主要是曾经在春秋时称霸的楚国的后代,应该也是未尝不可。

潘党和潘尫,是最早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著名人物,不但证明了潘姓的古老,也留给了后世子孙无尽的光彩—潘党,是楚国的大夫,也是一名勇猛的战将,据传,他与养由基练武不辍,深受楚王的激赏,曾经赞美他们说:“君有二臣如此,何忧于战!”潘尫,则是曾经为楚庄王出奇计破灭庸国的大将。

潘(반)姓也是一个朝鲜族姓氏,分为巨济(岐城)潘氏、光州潘氏、南平潘氏三个本贯。

虽然分为三个本贯,但皆同源。韩国潘氏的祖先是宋朝时候从福建前往高丽为官的潘文节、潘文壮兄弟,兄弟俩的父亲名字叫潘佑。潘佑字廷佐,南唐时任翰林学士、太师,生四子,分别为文焕、文振、文节、文壮。潘佑三子文节、四子文壮迁高丽国为官,为高丽潘姓开基祖。

潘姓原不是平埔族的固有姓氏,据传说潘姓的由来,是有位潘大老,从唐山来台湾平番(因是传说,所以没有明确的时间与姓名)。但其军夫,都是招募平埔族人,后来相处久了,大家产生了感情,潘大老就说你们也没有姓,不如就来跟我姓潘,大家同意了,这就是平埔族潘姓的由来。据说目前新北市石门区老梅、苗栗、屏东、埔里与北投潘姓的平埔族人,都是同一因缘而姓潘的。

相关

  • HLA-B3VCL· plasma membrane · integral to plasma membrane · ER to Golgi transport vesicle membrane · membrane · integral to membrane · phagocytic vesicle m
  • 胃脏胃是人和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一部分,是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胃上接食道,下接十二指肠。位置大约位于人体的左上腹,肋骨以下。胃主要将大块食物研磨成小块,将食物中的大分子降解
  • 羊乳羊乳,俗称羊奶,是家羊的乳汁。在现代文化中,相较于直接饮用,羊乳更常用于制造乳制品。许多著名的乳酪便是以羊乳制成,如希腊的菲达起司、法国的罗克福干酪、西班牙的曼彻格起司以
  • 美国联邦地区法院 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裴洛西(民主党) 多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斯坦利·霍耶(民主党) 少数党领袖(英语:Party leaders of the
  • 孟庆华孟庆华(1906年4月-1986年),男,吉林省怀德县(今公主岭市)人,中国昆虫学家、蚊虫学专家,教授。孟庆华1906年出生于吉林省怀德县一清朝末年知识分子家庭。他于1926年考入民国时期齐鲁大
  • 蔡国柄蔡国柄,字诚中,福建晋江人,蔡一槐胞侄,明朝政治人物。万历元年,乡试中举;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进士,授永丰县知县,升工部主事、历吏部稽勋考功郎中,为官廉政,后担任广东参政,调四川按察
  • 加州学派加州学派(英语:California School),又称尔湾学派,因其核心人物都在加州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而得名,以一批社会、经济史学家为主,专精研究中国史和世界史,代表人物包括彭慕兰、
  • 姑妄言《姑妄言》是一部古典艳情小说,作者为清朝曹去晶,约有百万字,有二十四回本与六十回本。《姑妄言》一书完成于雍正八年(1730年),《自序》署“雍正庚戌中元之次日三韩曹去晶编于独醒
  • 李滋然李滋然(1847年4月20日-1921年4月3日),字命三,号树斋,优廪生,民籍,四川省重庆府长寿县南门外火神街李家黑院子人,原籍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清末政治人物。世袭云骑尉,光绪十五年(188
  • 悲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