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滋然(1847年4月20日-1921年4月3日),字命三,号树斋,优廪生,民籍,四川省重庆府长寿县南门外火神街李家黑院子人,原籍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清末政治人物。世袭云骑尉,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进士。
祖能昱,敕封修职郎,祖母陈氏,乾隆庚辰科进士陈于际公女,敕赠孺人。父曾白,道光乙酉举人,曾任黔江县教谕,咸丰辛酉太平军入川时殉难,奉旨追赠国子监学正,世袭云骑尉。母左氏。族兄李莒,嘉庆辛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族兄李郁然,道光壬午恩科进士,历广东阳山饶平等县知县乙酉科乡试同考官。族兄李彬然,嘉庆己卯恩科进士,刑部山西司主事,主讲锦江、东川书院。
李滋然自幼聪颖过人,承师授以经史,兼习朱子、小学。对古今学术源流,汉、宋师法,深钻穷究,识别深透。他身躯较矮,却丰采肃然,待人彬彬有礼。年十九,补博士,愈加奋发学习,屡次应试,文阵连捷。由秀才而举人(乡试中式第六名),光绪己丑入京会试中式第四名,登殿试三甲137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历任广东省电白县、揭阳县、顺德县、曲江县、文昌县、东莞县、普宁县等七县知县。
李滋然任电白县知县为期六载,上任之初,有两族为争夺坟山,诉讼多年,纠缠不休。滋然令将契约缴验,经查老契约,明明写的是顺治年月。他果断地朱笔批下“伪契”二字。讼案者问系何故?李知县厉声说:电白是康熙时设县,并非顺治时期,此契当然是伪契了。两族坟山讼案就此了结。他在历任知县十五年内,总是培植正直有为之士,从寒微中擢选人材。暇时便巡行四乡,敦劝农桑。因此,政绩颇著。滋然自入广东任知县,极受上司青睐,曾调入内帘充同考官主试。经历了辛卯、癸巳、甲午恩正科,所录取的名士较多。梁启超、梁知鉴、李家驹、梁用弧等都出自他的门下。在顺德以办学不力,为粤督岑春煊奏参革职。驻日使臣李家驹调充随员,旋获起用,赏县丞。
宣统三年(1911年)七月,李滋然来到北京,以所著几部书籍进呈,朝廷授以学部七品小京官,旋给主事衔。
辛亥革命后,李滋然即迅离京师,南走上海,溯长江西归,回到家乡凤城后,自号“采薇僧”(效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耻食周粟)。未几,便到伊父曾白公的坟墓侧面(城北十里王家岩),筑室而居,达九年之久,日食糙米蔬菜过活。他不忘朝廷,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必北向痛哭终日,仅食白粥一盅。在重病期间,自草遗表“孤臣恋主,伏枕哀鸣,叩谢天恩”十二字,以便寿终时向北焚化。
民国十年辛酉二月二十五日(1921年4月3日),于病逝,享寿七十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