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脏

✍ dations ◷ 2025-09-03 06:59:21 #胃脏
胃是人和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一部分,是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胃上接食道,下接十二指肠。位置大约位于人体的左上腹,肋骨以下。胃主要将大块食物研磨成小块,将食物中的大分子降解成较小的分子,以便进一步吸收。鱼类、有尾两栖类和蛇类,因身体细长,胃呈纺锤形;哺乳类动物因身体粗短,胃则呈袋状弯曲,横卧于腹腔内。灵长类、大多数食肉类、许多食虫目动物中,胃往往是单腔器官,前端与食管连接(贲门),后端与小肠连接(幽门)。反刍类(牛、山羊、绵羊)胃分四室,瘤胃、网胃、瓣胃、皱胃。鸟类食管在锁骨水平膨大成嗉囊。嗉囊壁薄,内表面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囊内存在由食管、唾液腺分泌的消化酶,嗉囊有类似胃的功能,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鸟胃前为腺胃,能分泌消化液;后为肌胃(砂囊),可借助吞食的砂粒来研碎食物。有些动物没有胃,如鸭嘴兽,针鼹、无胃鱼等,其食管直接与小肠相连。脊索动物(如文昌鱼、圆口类),也没有真正的胃。哺乳类:胃壁一般由黏膜层(内层),浆膜层(外层),平滑肌组成的肌层(中间)构成。大部分胃黏膜都有胃腺,也有不含胃腺,如鼠类的胃分前后两部,前胃不含胃腺,腺胃含胃腺。反刍类仅皱胃有胃腺。不含胃腺的胃黏膜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含胃腺的黏膜由单层柱状上皮覆盖。胃腺有3类(贲门腺、幽门腺、泌酸腺)。泌酸腺存在于胃体、胃底的黏膜内,系直管腺,大约3~7个腺体的管腔排放到胃黏膜表面的一个小陷窝内,每平方毫米的黏膜有90~100个小陷窝。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的腺胃黏膜中,分泌盐酸、胃蛋白酶原的细胞是同一种细胞(泌酸酶细胞)。哺乳动物的某些种属中,如食蝗小鼠、河狸和海牛等,其胃小弯近贲门处还有袋状或结节状的胃腺。储存:咀嚼、吞咽食物时,反射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体、胃底肌肉舒张、容受性舒张,食物涌入胃内。食物有充分时间在胃内消化,缓慢地进入小肠。消化:胃壁的平滑肌微弱的持续性收缩(紧张性收缩),使胃腔具有一定压力,有助于胃液掺入食物、推动食糜向小肠移行。胃体向幽门方向进行的胃壁肌肉节律性收缩、舒张活动(蠕动)。在胃大弯的近胃底中部可能存在蠕动的起搏点。蠕动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搅拌磨碎食物,经幽门推送食糜入小肠。排空:食物入胃后,胃内压逐渐升高,把食糜间断的推进幽门。酸性食糜进入幽门后刺激肠黏膜,通过神经、体液途径抑制胃运动,排放中止。当酸性食糜被十二指肠内碱性液体中和后,抑制胃运动的作用解除。排空过程中,幽门括约肌限制每次排出食物的量,防止小肠内容物逆流入胃。一般水只需10分钟就从人胃排空,糖类食物需2小时以上,蛋白质排空较慢,脂肪更慢,混合性食物需4~5小时。化学消化:主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在胃酸、已激活的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转变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起作用的最适酸度为pH=2,在pH=5的环境中失活。它能水解蛋白质中的酪氨酸、苯丙氨酸,或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的羧基所组成的肽链,使蛋白质分解成较小的肽。幼年反刍动物(如小牛和小山羊)的胃液中,还含有凝乳酶,有强烈的凝固乳汁作用,使乳汁易受蛋白酶的分解。由壁细胞分泌的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微生物;盐酸进入小肠后还可促进胰液、肠液、胆汁的分泌。由胃黏膜的表面上皮细胞、胃腺的黏液细胞及贲门腺、幽门腺所分泌的黏液中含有多种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糖蛋白、黏多糖等,其中糖蛋白是黏液中的主要组分。黏液分泌后构成屏障,有中和胃酸、抵抗胃蛋白酶消化胃壁的作用。在正常胃组织、胃液中,还存在着一种由壁细胞分泌的与维生素B12吸收有关的物质(内因子)。内因子与维生素B12结合,保护维生素B12在肠腔内不容易被破坏,还能吸附在回肠壁的受体上,有利于回肠上皮细胞对维生素B12的吸收。缺乏内因子,会产生恶性贫血。吸收: 一般胃对于蛋白质不会吸收,对于其他例如糖类或脂类也不进行吸收作用,但会吸收少量的酒精和药剂。空腹情况下,仅幽门部黏膜分泌少量胃液;进食后5~10分钟,胃液分泌明显增多。至少有3种物质共同调节(胃黏膜局部释放的组胺,胃窦G细胞释放的胃泌素,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组胺能加强胃泌素、乙酰胆碱的作用,组胺-胃泌素或组胺-乙酰胆碱联合作用,大于两个刺激物单独作用之和。

相关

  • 受器在固态物理学中,受主是把一些物质参杂在半导体里,而让它变成p型半导体。比方说,当再有四个价电子的硅原子里面参杂只有三个价电子的铝或硼会再硅晶格里形成一个空穴,这些空穴会
  • 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药(英语:Anticancer Drugs,Antitumor Drugs,Antineoplastic Agents)也称为抗癌药、抗恶性肿瘤药,是指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此类药物通过多种途径杀灭或抑制癌细胞来达到治疗
  • 理查·多尔威廉·理查德·沙博·多尔爵士,CH, OBE, FRS(英语:Sir William Richard Shaboe Doll,1912年10月28日-2005年7月24日),英国科学家及流行病学家,与另一科学家奥斯汀·布拉德福德·希
  • 奥斯卡·扎里斯基奥斯卡·扎里斯基(英文:Oscar Zariski,原名Ascher Zaritsky,1899年4月24日-1986年7月4日)是犹太裔美国籍数学家,出生于沙俄科布林(英文Kobrin,俄文Ко́брын,今属白俄罗斯),任美国
  • 5f14 7s22, 8, 18, 32, 32, 8, 2第一:641.6 kJ·mol−1 第二:1254.3 kJ·mol−1 第三:2605.1 kJ·mol主条目:锘的同位素锘(Nobelium)是一种人工合成元素,符号为No,原子序为102。
  • 马格里布马格里布(al-Maġrib al-ʿArabī,المغرب العربي‎),非洲西北部一地区,阿拉伯语意为“日落之地”。宋代《诸蕃志》译为“默伽猎”。该词在古代原指阿特拉斯山脉至地
  • 杜贝莱约阿希姆·杜·贝莱(英语:Joachim du Bellay, 1522年-1560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诗人。他为七星诗社的成员,1549年发表最早的法语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其著作包括拉丁语诗歌和讽刺
  • 中式餐桌礼仪中式餐桌礼仪指华人的餐桌礼仪,和其他中式礼仪一样,一切以体现等级制度和尊卑的儒家思想为原则。中国古代进食的时候讲究很多,例如坐次,女子不上席,吃饭不能说话等等。几乎中国古
  • 拉霍亚拉荷雅(La Jolla)是一个富裕、多山的海滨度假胜地社区,占地7英里(11千米),位于南加州圣迭戈市北部,沿太平洋弯曲的海岸线。拉霍亚在2008年和2009年的房价在全美国最高,平均价格为184
  •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逆转录PCR,或者称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RT-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一种广泛应用的变形。在RT-PCR中,一条RNA链被逆转录成为互补DNA,再以此为模板透过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