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蒂利亚公国

✍ dations ◷ 2025-04-25 14:35:05 #施蒂利亚公国
施蒂利亚公国(德语:Herzogtum Steiermark ; 斯洛文尼亚语:Vojvodina Štajerska ; 匈牙利语:Stájer Hercegség)是一个曾经存在于现今奥地利南部与斯洛文尼亚北部地区的公国。在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之前公国一直是帝国的一部分,之后公国成为奥匈帝国内莱塔尼亚的王冠领地直至1918年,随着奥匈解体公国亦同时灭亡。施蒂利亚公国于1180年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巴巴罗萨所建立,在巴伐利亚公爵狮子亨利倒台之后,同年腓特烈将原施蒂利亚马克升为公国,令公国的地位等同于邻近的卡林西亚和巴伐利亚。当时任施蒂利亚马克藩侯的奥托卡四世因此成为第一位,亦是古代奥他卡王朝最后一位施蒂利亚公爵。由于奥托卡四世并无子嗣,1186年他与自从976年起统治奥地利公国的巴本堡王朝签署乔治堡和约(Georgenberg Pact),让奥地利与施蒂利亚两个公国结成永远的共主邦联。1192年奥托卡四世逝世,施蒂利亚公国根据约定由巴本堡王朝公爵利奥波德五世所继承。1246年奥地利公爵腓特烈二世于作战之中被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所杀,奥地利巴本堡王朝断绝。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腓特烈二世卷入了与众德意志诸侯和意大利城市的斗争之中,无暇兼顾施蒂利亚。该地区变成了无政府状态,实际脱离了皇室的控制。1254年施蒂利亚落入匈牙利王国手上,直至1260年波希米亚国王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于克瑞斯伯隆战役中击败匈牙利军队,征服了施蒂利亚。由于奥托卡二世迎娶了前任公爵的妹妹巴本堡的玛格丽特,他声称拥有奥地利与施蒂利亚两地的继承权。这引来新选出的德意志国王鲁道夫一世的强烈反对,他主张让两地回归皇室统治。结果于1278年鲁道夫一世在杜恩克鲁特战役中击败奥托卡二世,并将奥地利与施蒂利亚分封给儿子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和鲁道夫二世。哈布斯堡王朝自此一直将施蒂利亚公爵之位交由家族后裔继承。可是1379年签订的诺伊堡条约使施蒂利亚与奥地利分离,施蒂利亚与卡林西亚和卡尼鄂拉共同组成了内奥地利地区,由利奥波德支系利奥波德三世的后裔所继承,居所位于格拉茨。1456年施蒂利亚得到下施蒂利亚的采列伯爵领地,施蒂利亚公国的领地得以扩大。1457年利奥波德三世的孙子腓特烈五世得到奥地利大公国的继承权,两地再次成为共主邦联。1496年腓特烈五世儿子马克西米连一世签署法令驱逐施蒂利亚境内的犹太人出境,直至1856年之前犹太人都不能入境施蒂利亚。1512年施蒂利亚公国加入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圈。1564年起施蒂利亚由哈布斯堡王朝第二支支系,内奥地利支系所继承。在内奥地利大公查理二世统治之下施蒂利亚首府格拉茨成为了反宗教改革的中心,1585年新成立的格拉茨大学亦成为耶稣会士反宗教改革的据点。反宗教改革行动持续至下一任内奥地利大公,查理二世的儿子哈布斯堡的斐迪南二世在位时期,斐迪南二世于1619年成为全哈布斯堡领地的唯一统治者,并身兼神圣罗马皇帝。1600年斐迪南二世驱逐施蒂利亚区内所有信奉新教的人口,包括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同一时期施蒂利亚地区亦不断遭受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入侵。自1526年摩哈赤战役之后的16及17世纪,施蒂利亚一直处于土耳其人的军事威胁之中,施蒂利亚地区严重受创、人口骤降。土耳其人侵略施蒂利亚地区将近二十次; 区内的教堂、修道院、城镇和乡村都被摧毁,而区内的居民不是在战争中被杀,就是被掳走作为奴隶。施蒂利亚直到1804年一直是哈布斯堡君主国的一部分,而至1804年开始施蒂利亚成为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19世纪初,皇帝哈布斯堡的弗朗茨一世的弟弟奥地利的约翰大公大力促进了施蒂利亚公国的发展。1811年他建立了约阿内环球博物馆(Landesmuseum Joanneum),现今格拉茨技术大学的前身。1840年他又建立了莱奥本大学。他亦促使当局于施蒂利亚兴建了两条铁路,包括连接到境内米尔茨楚施拉格的赛梅林铁路以及于1857年建成,由维也纳至的里雅斯特的奥地利南部铁路。这两条铁路推动了施蒂利亚的经济发展。根据1867年奥匈折衷方案(Ausgleich),施蒂利亚公国成为奥匈帝国内莱塔尼亚王冠领地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亦加剧施蒂利亚境内德意志人与斯洛文尼亚人种族间的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残余的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要求获得以德语人口为主的内莱塔尼亚一方的奥地利地区,包括大部分的施蒂利亚公国,而斯洛文尼亚人占多数的下施蒂利亚则加入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在领土划分当中,于两国分界线附近,多民族混居的马里博尔市爆发了武装冲突,直至1919年奥地利签署圣日耳曼条约,正式确定原公国将大致上以种族分界划分成两部分。其中包括原公国首都格拉茨的三分之二领土(日后称上施蒂利亚)将继续留在奥地利,而南面包括马里博尔市的其余三分之一领土(日后称下施蒂利亚),则会加入南斯拉夫王国,日后蹍转成为现代斯洛文尼亚的一部分。1910年施蒂利亚的人口组成包括:奥他卡王朝巴本堡王朝普热米斯尔王朝阿尔帕德王朝利奥波德支系之后所有施蒂利亚公爵均由奥地利大公所兼任,请参详奥地利统治者列表。

相关

  • 熔融状态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一个过程(又称熔解,其中冰的熔化又写作融化、融解)。固态物质中的内能增加(通常借由加热或加压)至一特定的温度(称之为熔点),在该温度下(或对于非纯物
  • 核定位信号核定位序列(或称核定位信号;英语: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或 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是一段氨基酸序列,作为蛋白质通过核运输进入细胞核的标签。一般来说,核定位信
  • 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是指一种为未发现化学元素和已发现但尚未正式命名的元素取一个临时西方文字名称并规定一个代用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此规则简单易懂且使用方便,而且它解
  • 威廉·杰克逊·胡克威廉·杰克逊·胡克(英语:William Jackson Hooker,1785年7月6日-1865年8月12日)是英国植物学家。胡克出生于诺里奇。父亲是一位神学家,精通德国文学,尤其喜好种植稀奇的植物。他在
  • 圣厄斯塔什教堂圣犹士坦堂(église Saint-Eustache)是巴黎第一区的一座教堂,兴建于1532-1632年。这座教堂为哥特式建筑风格,文艺复兴的内部装潢,长105米,内部拱顶高33.45米,其左塔楼为文艺复兴风格
  • 木犀草素木犀草素(Luteolin)为黄酮类化合物。像所有的黄酮类物质,它有一个黄色结晶的外观。木犀草素最常在叶中发现的,但它也可以看出在果皮,树皮,三叶草花,和豚草花粉。它也被从芳香族开花
  • 阳明山管理局阳明山管理局,为中华民国台湾省(后并入升格后的台北市)曾经存在之县级行政区,接受台湾省政府(后改隶台北市政府)监督,办理台湾省(后为台北市)委办事项及督导区内地方自治事项:140。辖
  • 胚一般指初期发育的生物体,在生物学上一般指新生植物的雏体,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胚芽:由生长点和幼叶组成,位于胚轴的上端。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胚芽被胚芽鞘包围。胚轴:连接胚
  • 尸变尸变可以指:
  • 侯光炯侯光炯(1905年-1996年),中国土壤学家。上海金山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化系。西南农业大学教授、自然免耕研究所所长。从事土壤学教学与科研工作达60年。1955年选聘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