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泛音列
✍ dations ◷ 2025-08-03 06:27:56 #泛音列
泛音列(英语:Harmonic series、德语:Naturtonreihe、意大利语:Armonici naturali),又称分音列(一般分音列包括基音,而泛音列不包括基音),指的是频率是基音频率的整数倍的一系列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纯音,可分别用正弦波表示。泛音的原理是发声体除了整体振动(基音)以外,还会分段振动。所有泛音称为泛音列,包括基音则称为分音列。分音列中最低的音是基音或第一分音,其次的最低的音是第二分音或第一泛音,依此类推。基音上方的其他音叫做“上方分音”(upper partials)或泛音(overtones),他们与基音之间的音程是固定的:一个八度,然后是一个纯五度,等等。通常,乐器上发出的每个音都是基音和上方泛音的复合音,唯一的例外是音叉。乐器的音高通常和谐波震荡有关。譬如弦乐器或管乐器可对空气震荡以产生声音,并且可同时以不同的频率震荡,以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而根据驻波的原理可知这些频率大多数呈现倍数关系,而这些不同频率的声波即组成泛音列。所有谐波震荡中频率最小者称为基本频率(基频),而基频高低决定了乐器弹奏此音符的音高。几乎所有乐器除了可发出基频音以外亦会伴随着较高频的声音,称为泛音。在有明显音高的乐器中,弦或空气管之间会有因反射而造成波长相同、行进方向相反的波,而因为这些彼此互相干涉而产生波长、频率不同的谐波,在音乐上的名词即为泛音。而泛音列的波长分别为弦长或是空气管长的1/2、1/3、1/4、1/5、1/6……等倍。参考驻波可了解其原理。理论上,泛音的频率分别为基频的2、3、4、5、6……等倍。但是根据介质的物体特性,空气介质振动往往会改变原先泛音的频率。然而,这些特性除了对频率的精确度有影响外,听觉上的影响甚小。因此可合理地说泛音的频率为基频的整数倍。实际上,乐器的声音是其谐波与偏差音的组合。
相关
- 生物学生物学(希腊语:βιολογία;拉丁语:biologia;德语:Biologie;法语:biologie;英语:biology)或称生物科学(biological sciences)、生命科学(英语:life sciences),是自然科学的一大门类,由经
- 凝血因子血液凝固,或称为凝血指的是血液由液体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是生理性止血的重要环节。血液凝固的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不可溶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 丧事丧事,是指对死者表示哀悼的相关仪式(如葬礼)、习俗、禁忌等,而亲人或一些对本身重要的人物去世后的一些特定习俗则称为读礼、守制、守丧、守孝、服丧、居丧等。最常见的是穿着丧
- 化合物化合物(Chemical compound)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以固定的质量比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的化学物质。化合物可以由化学反应分解为更简单的化学物质。像甲烷(
- 中国-康奈尔-牛津计划中国-康奈尔-牛津计划(China–Cornell–Oxford Project)是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农村对于流行病的大型观察性研究,由康纳尔大学、牛津大学和中国政府共同出资1990年5月,《纽约时报
- 助词助词(Particle,缩写:.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font-variant:small-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 *{font-variant:normal;text-tr
- 神经肌肉接点神经肌肉接点又称神经肌肉接触面。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之间的化学联络点。与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同功。神经纤维分为许多末梢分支,每个分支嵌入肌细胞膜上称为终板的凹陷中。终板
- 运动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健康照护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疗卫生,又称健康照护(英语:Health care
- 马库斯·瓦罗马库斯·特伦提乌斯·瓦罗(Marcus Terentius Varro,前116年-前27年)是古罗马学者和作家,先后写有74部著作以渊博学识受到当时和中世纪学者的崇敬。他唯一流传到现在的完整作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