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

✍ dations ◷ 2025-02-23 01:17:34 #主义
撒切尔主义是英国政治家玛格丽特·撒切尔的一套经济、社会、政策主张,也可描述她本人的行事风格。撒切尔夫人在1975年至1990年间任保守党党首,并在1979年至1990年担任英国首相长达11年半。正如撒切尔夫人自己在1975年保守党大会上所说的,她抛弃了英国的“共识政策”,将自己称为“坚信的政治家”(Conviction politician)。撒切尔主义至今仍对保守党的经济政策发挥影响力。撒切尔声称自己在创建一场自由意志主义运动,否定了以往的托利党主义。撒切尔主义在保守党内是与自由意志主义联系起来的,尽管这位自由意志主义者达成目标的方式是使用强硬手段或者是专制的领导。英国政治评论家安德鲁·玛尔(Andrew Marr)说道自由意志主义“在撒切尔主义内,非官方的,占有主导地位”。他的一些继任者,如迈克尔·波蒂略(Michael Portillo)和艾伦·邓肯(Alan Duncan)延续了自由意志主义的成分,John Redwood则走向了更民粹主义的道路。一些评论家也认为撒切尔主义不是自由意志主义的一种,因为撒切尔主义减少了工会的力量和地方自治权,有建立强大中央政府的倾向。英国学者Andrew Gamble认为撒切尔主义是“自由经济加强势政府”,Simon Jenkins指责撒切尔夫人在将英国“国家主义化”(nationalisation)。撒切尔夫人主张与大西洋对岸的美国合作,在其任内下的英国与同时期里根治下的美国拥有高度一致的政策。如反对臃肿的国家政府、主张减税以及打击共产主义等。撒切尔主义通常与经济学理论上的货币理论相结合。与以往的政府政策相对,货币主义强调控制通货膨胀而非控制失业。根据货币理论,通货膨胀是经济体中货币过量的结果,据此政府应当控制货币供给。然而,在1979年不仅仅是撒切尔夫人派支持对通胀加强控制;工党领袖丹尼士·希利已经接受了一些货币主义政策,比如削减公共开支以及销售英国石油公司中的政府股权。然而,也有人说,撒切尔政府实际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主义者。撒切尔夫人上台后,逐步削弱及瓦解工会力量,阻止工会骑劫政府运作。其中引发的最大冲突是1984年至1985年因关闭矿井引发的英国煤矿工人大罢工,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一度被认为势力强大,曾在1974年领导罢工迫使保守党的希思政府垮台的全国矿工联盟作为罢工领导者严重挫败。

相关

  • 食品安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日益关注的一个议题。中国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以及苹果等,而主要畜产品有猪肉、牛肉、牛奶以及
  • 古典希腊时期古典希腊时期是古希腊的一个历史时期,大约为公元前五到四世纪(一般定义为雅典最后一位僭主被推翻的年份,即公元前510年,至亚历山大大帝去世时的公元前323年)。它前承古风时期,后启
  • 嗅觉嗅觉是一种由感官感受的知觉。它由两感觉系统参与,即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嗅觉和味觉会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觉是一种远感,即是说它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相
  • 洪堡弗里德里希·威廉·克里斯蒂安·卡尔·费迪南·冯·洪堡(Friedrich Wilhelm Christian Carl Ferdinand von Humboldt,1767年6月22日-1835年4月8日),是一位德国学者、政治家和柏林
  • 皇甫谧皇甫.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
  • 类囊体膜类囊体是叶绿体或蓝绿藻中的一种单层膜囊状结构,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进行的场所。类囊体的存在增大了叶绿体的膜面积,从而增大了受光面积。类囊体(Thylakoid)一词源于希腊文“thy
  • 恐龙化石恐龙化石是恐龙的化石。目前已在全球各大洲发现恐龙化石,包含南极洲在内。早在数千年前,人类就已发现恐龙的化石,但当时并不晓得这些石头的真实面目。古代中国人将恐龙化石认为
  • 美国烹饪美国的饮食文化反映出它的历史。来自欧洲的殖民者引进了一批食材和烹饪风格,时间进入19世纪和20世纪以后,由于众多外国移民的涌入,使得全美国各地展现出丰富的食物与多样性。因
  • 非快速动眼睡眠非快速动眼睡眠(英语:non-rapid eye movements)是指没有快速动眼运动的睡眠。在这段睡眠期间,大脑的活动下降到最低,使得人体能够得到完全的舒缓。不同于快速动眼睡眠,在这段期间
  • UNESCO生物圈保护区以下为34个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