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娜·梅尔基

✍ dations ◷ 2025-08-16 18:03:00 #1969年出生,在世人物,芬兰指挥家

苏珊娜·梅尔基(芬兰语:Susanna Mälkki,姓氏或译为麦尔基,1969年3月13日-),芬兰指挥家。

苏珊娜·梅尔基出生于赫尔辛基,少时学习大提琴,后在西贝柳斯音乐学院学习指挥,师从约尔马·帕努拉(芬兰语:Jorma Panula)、埃里·克拉斯(爱沙尼亚语:Eri Klas)、莱夫·赛格斯坦等人。在成为职业指挥之前,梅尔基于1995-1998年是哥德堡交响乐团(瑞典语:Göteborgs Symfoniker)的首席大提琴手。

梅尔基历任斯塔万格交响乐团首席指挥(2002-2005年)、巴黎当代乐团音乐总监(2006-2013年)、里斯本古尔本基安管弦乐团(葡萄牙语:Orquestra Gulbenkian)首席客座指挥(2013-2017年)、洛杉矶爱乐乐团首席客座指挥(2018年-),她与柏林爱乐、慕尼黑爱乐、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法国广播爱乐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等国际知名乐团都有客座指挥的经验。

2016年起梅尔基成为赫尔辛基爱乐乐团首席指挥,是该乐团史上任此职务的首位女性指挥家。2017年,《音乐美国(英语:Musical America)》评选她为年度指挥家。

作为新音乐的专家,梅尔基首演了许多当代音乐作品,还参与了卡伊娅·萨里阿霍和莫顿·费尔德曼等人创作的音乐剧作品。

相关

  • 国际土壤年国际土壤年,联合国第68届会议决议声明中,订定12月5日定为“国际土壤日”,并宣布2015年为“国际土壤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Soils)。该目的是提高认识全世界土壤粮食安全的重
  • 亨利·维克托·勒尼奥亨利·维克托·勒尼奥(法语:Henri Victor Regnault,1810年7月21日-1878年1月19日),法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因精确测量气体热力性质而闻名,是早期热力学家之一。1810年7月21日出生于德
  • 最高领袖伊朗最高领袖(波斯语:مقام رهبری در ایران‎),又称伊朗革命领袖。该职位不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但根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是伊朗在宗教上及中央政治的最高领
  • 湖首大学湖头大学(英语: Lakehead University)是坐落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雷湾的一座小型公立研究型大学。除了雷湾的主校区外,还在安大略的Orillia有一分校区。学校始建于1946年,建校初以湖
  • 甲胎蛋白n/an/an/an/an/an/an/an/an/an/aα-胎儿蛋白(英语:Alpha-Fetoprotein,缩写AFP;又译甲种胎儿球蛋白或甲胎蛋白)是一种α-1球蛋白,由胎儿肠胃道、卵黄囊及肝脏分泌,但可经由肾脏排入
  • 法拉第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英语:Faraday's law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是电磁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跟变压器、电感元件及多种发电机的运作有密切关系。定律指出:此定律于1831年由
  • 环氧丙烷环氧丙烷,分子式C3H6O。无色醚味液体,低沸点、易燃。有手性,工业品一般为两种对映体的外消旋混合物。与水部分混溶,与乙醇、乙醚混溶。与戊烷、戊烯、环戊烷、环戊烯、二氯甲烷
  • 张岱张岱画像张岱(1597年10月5日-约1684年),字宗子、石公,号陶庵、蝶庵:206,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作家和史学家。张岱出身书香世家,三代进士,家境富裕,前半生生活奢华,养尊处优,精通各种玩乐
  • 夜行性动物夜行性(英语:nocturnality),是一种动物行为,形容这些生物会于日间休息,却在晚间活跃,正好与我们所熟悉的日行性行为相反。也有介乎两者之间,于黄昏时期出没的生活习性。昼伏夜出的习
  • 哈拉尔德·弗里奇哈拉尔德·弗里奇(德语:Harald Fritzsch,1943年2月10日-),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和科普作家,研究基本粒子,是量子色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夸克理论和量子色动力学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