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我略圣咏

✍ dations ◷ 2025-09-06 22:41:25 #基督教音乐体裁,天主教音乐,声乐,弥撒曲

额我略圣咏(拉丁语:Cantus Gregorianus)是西方基督教单声圣歌的主要传统,是一种单声部、无伴奏的天主教会宗教音乐。额我略圣咏主要是在第8世纪和第9世纪,法兰克人到达西欧和中欧期间发展起来,后来继续有所增加和编写。通常人们认为是教宗额我略一世发明了额我略圣咏,但学者们认为是在后来的加洛林王朝时期,综合了罗马圣咏和高卢圣咏而形成。

额我略圣咏共有8种调式。传统上,额我略圣咏由男人或男孩组成的唱诗班在教堂中演唱。

在基督教会最初的时期,无伴奏的歌唱就已经是基督教礼拜仪式的一部分。直到1990年代中期,古犹太圣诗对早期基督教仪式和圣诗的影响得到广泛公认。但这一观点已不被学者接受,因为分析显示大部分早期基督教圣诗并没有歌本,而这些圣诗在公元70年第二圣殿被毁后,已经有数百年未在犹太会堂中演唱了。不过,早期基督教仪式却是融合了犹太仪式的元素,保存在后来的圣咏传统中。祈祷时刻来源于犹太的祷告时间,“阿们”和“哈利路亚”都来自于希伯来语。

《新约圣经》中提到,在最后晚餐中唱了圣诗:“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

相关

  • 盎格鲁人盎格鲁人(英语:Angles)是一个现代英语的词语,此称呼来自日耳曼民族对自己祖先地——德国石勒苏益格盎格恩(英语:Angeln)。
  • 弗里茨·哈伯弗里茨·哈伯(德语:Fritz Haber,1868年12月9日-1934年1月29日),犹太裔德国化学家,由于发明从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工业哈柏法,荣获191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哈柏法对于制造化肥和炸药
  • 姆潘巴现象所谓姆潘巴现象(Mpemba effect)的多种表述:亚里士多德、弗兰西斯·培根和笛卡尔均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过该现象,但是均未能引起广泛的注意(注意亚里士多德的描述与上述大不相同)。1
  • 意译意译(sense-for-sense translation)是通过换句话,重述一个文本或段落。“Sense-for-sense translation”的另一个术语是paraphrase。“Sense-for-sense translation”不同于“f
  • 张俐娜张俐娜(1940年8月14日-)福建光泽人,中国化学家,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因高分子溶解方面的卓越贡献,于2011年获得化学奖项安塞姆·佩恩奖,是中国大陆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人
  • 诺克斯学院诺克斯学院是多伦多大学的一所研究生神学院,它是1843年苏格兰教会的分裂运动的产物。于1844年建立的诺克斯学院隶属于加拿大长老教会,现今以多伦多神学院的成员学院的身份提供
  • 三国干涉还辽三国干涉还辽(简称三国干涉)之事件,乃发生于甲午战争后。由清朝光绪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1895年4月17日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予日本。六日后,俄罗斯、德国与法国以提供
  • 夸克偶素夸克偶素(英语:Quarkonium,复数为Quarkonia)指的是无味的介子,即是由夸克及其对应的反夸克所组成的。夸克偶素的例子有J/ψ介子(粲夸克偶素c c 的例子)及Υ介子(底夸克偶素b b 的例
  • 阀阅士族,又称世族,是中国历史上东汉至唐代,世代为官的士大夫阶层,是一种贵族化的官僚家族。宋代及以后,“士族”一词含义有所改变,士人取得官位后就是士族、士大夫,已没有世袭的意味。
  • 山字级巡防舰山字号军舰是中华民国海军在八六海战惨败后向美国购入之军舰,目前皆已除役。山字号巡防舰的原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海军为了保护运输船队而大量建造的的护卫驱逐舰(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