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缓刑
✍ dations ◷ 2025-04-04 11:56:17 #缓刑
客体 · 行为(作为 · 不作为)
危害结果 · 因果关系 · 犯罪主体
主观要件(故意 · 过失)
未遂 · 既遂 · 中止 · 预备阻却违法事由
正当防卫 · 紧急避难心神丧失 · 精神耗弱
原因自由行为 · 责任能力
期待可能性 · 犯罪意识直接正犯 · 间接正犯
共同正犯 · 共谋共同正犯
教唆犯 · 帮助犯想像竞合 · 牵连犯 · 连续犯
数罪并罚 · 一罪一罚死刑 · 无期徒刑
有期徒刑 · 罚金 · 科料
拘役 · 没收
褫夺公权 · 剥夺政治权利
量刑 · 宣告刑
自首 · 减刑 · 缓刑缓刑,刑法上的一种刑罚制度。法院在刑事审判中,根据被判处刑罚的罪犯的犯罪情节和认罪表现,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刑罚的执行。如在考验期内,满足一定的条件,原判刑法将不再执行的一种制度。因此,简言之,缓刑是有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决的刑罚。例子:如罪犯被判刑“判囚21日,缓刑1年”,代表该罪犯只要在1年内没有再犯事便可免去入狱的刑责,否则即时判囚21日。缓刑与死刑缓期执行(简称“死缓”)制度都是有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也都不是独立的刑种,但两者在适用对象、执行方法、考验期限和法律后果等方面有所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449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因此,战时缓刑制度是缓刑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在于考验期满后可能撤销原刑罚,而并非“不再执行”原刑罚。因此对罪犯而言,战时缓刑比普通缓刑制度更为有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缓刑需要符合下列条件:缓刑的考验期限,是指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进行考察的一定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3条规定,考验期限如下表所示:在考验期间内,犯罪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犯罪人住所地的司法机关负责对犯罪人进行上述事项的监督,犯罪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当地基层组织(居委会、村委会等)要予以配合。通常是由乡镇街道办的司法所负责对缓刑犯人接受社区矫正的考察监督,至少每月当面报告并提交书面汇报材料。此外,根据刑法72条第2款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并不影响附加刑的执行。因此,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根据刑法76条的规定,犯罪人在考验期间内没有再犯新罪,没有发现尚未判决的漏罪,没有情节严重的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的,在经过考验期间后,原判的刑罚将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这意味着原判决的有罪宣告依然有效,原判刑罚也无错误,只是由于犯罪人满足了某种条件后,原刑罚不再执行。通常是由缓刑罪犯社区纠正所在地的县区司法局书面填写解除社区纠正通知书,并一式四联书面告知原判法院、本地公安局、本地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缓刑的撤销,是指由于未满足上述条件,而将原判决的缓刑撤销,使犯罪人执行原判刑罚的手续。这包括两种情况:中华民国刑法第1编总则第9章就是缓刑。刑法第74条(缓刑要件)规定,受2年以下有期徒刑(少年犯为3年)、拘役或罚金之宣告,而有特定情形之一,认以暂不执行为适当者,得宣告2年以上5年以下之缓刑,其期间自裁判确定之日起算。因为规定认以暂不执行为适当者,可宣告缓刑,所以不是所有初次犯轻罪者都能缓刑。
民国45年(1956年)11月2日,中华民国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66号解释公务员贪污被判缓刑,须俟缓刑期满而缓刑之宣告并未撤销时,始得应任何考试或任为公务人员。必须以前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或前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执行完毕或赦免后,5年以内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而法院认为以暂不执行为适当者。缓刑期间自裁判确定之日起算。法院为缓刑宣告,得斟酌情形,命犯罪行为人为下列各款事项:1、缓刑宣告,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撤销其宣告:2、受缓刑之宣告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足认原宣告之缓刑难收其预期效果,而有执行刑罚之必要者,得撤销其宣告:缓刑期满,缓刑之宣告未经撤销者,其刑之宣告失其效力,不再执行,与未曾受刑之宣告相同。日本刑法第25条,也规定了缓刑制度,称为“执行犹豫”(现代日语:執行猶予)。其适用条件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50万日元以下罚金。
相关
- 多发性大动脉炎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一种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肺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炎性疾病:841。疾病由日本医生高安右人(Mikito Takayasu)在1908年首次报告,因此又被
- 污水妥善处理率污水妥善处理率是一个城市对污水处理的能力,隐含一个城市的公共卫生、环保能力标准,其包含公共污水下水道用户接管户数、专用污水下水道接管户数及建筑物污水处理设施设置户数
- 现在式现在时(Present tense),也常称为现在式,是一种时态,用于说话时点所正在发生事件的语法意义。这种语法意义还能表示:有二种共同的类型现在时被发现在多数印欧语系:现在时和现在虚拟
- Hsub2/subTiOsub3/sub偏钛酸(Metatitanic acid),别名钛酸,分子式H2TiO3。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无机酸和碱(新沉淀的偏钛酸除外)。由硫酸氧钛水解,然后水洗、过滤、烘干而制得。
- 冯元桢冯元桢(1919年9月15日-2019年12月15日),江苏武进人,生物工程学家、生物力学家,生物力学的创始人,生物医学工程的奠基人。被称为“生物工程之父”。1934年毕业于北京四中。1937年毕
- T-tubule横管(亦称T小管,英语:T-tubule)是肌膜(一种细胞膜)上很深的内陷凹槽,目前只在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上发现。这些横小管能够让膜去极化并迅速吸入细胞内部。肌纤维表面的细胞膜称为
- 美国邮政局美国邮政总局(英语: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缩写:USPS),又称美国邮局、美国邮政服务,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是少数在美国宪法中提及设立的机构。邮政总局的历史可上溯
- 奎德克维德(德语:Ludwig Quidde,1858年3月23日-1941年3月4日),德国历史学家、和平主义者,因对皇帝威廉二世的尖锐批评而闻名。他在1927年与法国人费迪南·比松一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 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威斯敏斯特法令是英国国会在1931年通过的法案,赋英国各自治领更大自治权。此法案中订明:一旦接受威斯敏斯特法令,自治领实际上相当于独立国家,能够自行外交、国防权利。但当时的
- span class=nowrapThClsub4/sub/span四氯化钍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ThCl4,有放射性。四氯化钍可由金属钍、碳化钍或氢化钍和氯气反应得到:用氯气作用于二氧化钍和碳的混合物也能得到氯化钍:四氯化钍在潮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