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重音

✍ dations ◷ 2025-11-23 19:39:39 #轻重音
重读(stress)和重音(accent)在语言学中有时是接近同义的概念,皆指某音节在单字中或单字在句子中相对突显(prominent)的意思,不过在一些特别区分上,重音(accent)常常被应用在声音听觉上相关的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轻读(unstress,又称弱读)和轻音。过去的研究曾认为,轻重音的区别主要是在音强上。现在的研究表明,认为重读在客观上会抬高音阶,扩大音域,延长音长或增加音强,还会使音色对比更加饱满;同样,轻读在客观上会减缩音高、音长、音强以及音色的对比程度。轻重音可以认为是音强、音色、音高和音长的综合表现,听觉所感知的响度是这四个方面的复杂综合体。不同的语言在突显轻重音时侧重面不同。例如,普通话轻音的主要征兆是音节音长的缩短;音强的作用不大。而在英语中,除了音长之外,音高也有较大的作用,基频高的音节比基频低的音节容易听成重音,基频上升或下降的音节比基频平直的音节容易听成重音。词重音是具有区别词汇意义的重音。多音节词中各音节的轻重往往确定不变。例如英语“begin”中,第二音节必须读重音;普通话“月亮”yuè·liang中,第二音节必须读轻音。这样读是习惯使然,虽然没有语义、语法作用,但不这样读听上去不自然、不标准。词的轻重音有时候有和语义有关。普通话中,“东西”读成“中强”表示“东西方向”,读成“强弱”则表示“事物”;英语中,表示名词义,表示动词义。轻重音有时候和语法也有关,普通话中的助词“了、着、过、的、地、得”在语流中都读成轻音,这是其语法功能所确定的。在不同的语言中,词中的轻重音位置不同。汉语词以单音节和双音节为主,双音节主要只有“中强”和“强弱”两种模式,重音的作用不明显。在以多音节为主的语言中,重音的作用较为明显,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固定重音指有的语言中重音总落在词的同一位置上,如捷克语重音总在词的第一个音节上,波兰语总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法语和维吾尔语的大多数词则在最末一个音节上。自由重音指有的语言中重音不限定于落在词的某一个音节上,不同的词重音位置各不相同,称为自由重音,如英语中的词重音。根据词重音的突显程度,可以分出主重音和次重音。主重音的突显程度最高,次重音低于主重音但高于非重读音节。英语次重音一般只在词单说或在句尾才比较明显,在语流中和非重读音节差别不大。汉语中的词重音分级,有的学者认为没有必要,有的则分出了重音、中音、次轻音、最轻音四等。句重音是在一个语句中突显程度最高的重音。句重音的分类在研究界没有统一意见,但一般至少有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语法重音是指由句法结构和语义特点决定的重音,即不表现特殊的思想感情的自然重读。常念语法重音的如一般短句的谓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修饰语,动词后由形容词或其他动词充当的补语,表示指代、询问或任指的代词等。逻辑重音是表现特殊的思想感情的强调重读。逻辑重音重于语法重音。有的学者认为逻辑重音是对比重音,有的学者认为逻辑重音是强调重音,有的则认为逻辑重音包括对比重音、强调重音等。

相关

  • 免疫抑制免疫抑制(英语:immunosuppression)是指对于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免疫抑制可由天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天然免疫抑制包括天然免疫耐受,机体可能会对自身组织成分不产生免疫应答。人
  • 反应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英语:reactive arthritis)之前称为莱特氏综合征(英语:Reiter's syndrome),是一种发炎性关节病变,是一种无菌性的关节炎。身体某个部位接触细菌、披衣菌等微生物,产生尿
  • 鸟类鸟是鸟纲(学名:Aves)动物的通称,是唯一存活至今的恐龙,现代所有鸟类在生物学上也被分类为鸟形恐龙(即鸟翼类)的一部分;鸟纲的全体成员均为两足、恒温、卵生、身披羽毛且色彩鲜艳各异
  • 法语法语在美国是一个少数族群语言,根据2010年的统计资料,大约207万五岁以上的美国人口在家中使用法语,使法语成为在美国第四多人使用的语言,仅次于英语、西班牙语、汉语(含方言)。法
  • 阿托莫西汀阿托莫西汀(Atomoxetine, 商品名:Strattera择思达)为一种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药物,属于非中枢神经刺激药物。主要副作用有:口干、疲倦等。该药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
  • 下击暴流下击暴流(英文:Downburst)是在地面或地面附近由对流性下沉气流引起的破坏性的强风,水平尺度为1公里到10公里。由日本气象学家藤田哲也首先发现,下击暴流到达地面或靠近地面时可产
  • 赤藓酮糖D-赤藓酮糖(英语:Erythrulose)分类上属于丁糖与酮糖,其醛糖形式是赤藓糖。是在某些细菌作用下,由赤藓糖醇氧化而得。对碱敏感。可溶于水及乙醇。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2→6甘
  • 皮埃尔·阿伯拉尔彼得·阿伯拉尔,又译阿伯拉、亚伯拉德(法语:Pierre Abélard,1079年-1142年4月21日),法国著名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一般认为他开创概念论之先河。阿伯拉生于法国布列塔尼半岛南特以东
  • 罗洛·梅罗洛·梅(英语:Rollo May,1909年4月21日-1994年10月22)是一位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他在1969年期间撰写了具有影响力的书《爱与意志》。他经常被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哲学
  • 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元朝末年到明代洪武年间和清代顺治到乾隆年间的两次大规模的湖广省(今湖北与湖南全境、广东北部等)的居民迁居到四川各地拓垦的移民潮。根据考证表明,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