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信正

✍ dations ◷ 2025-05-18 06:48:16 #1880年出生,1944年逝世,山口县出身人物,海军兵学校校友,日本海军大将,日本海军武官,日俄战争日本军事人物,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事人物,勋二等瑞宝章获得者

末次信正(日语:末次 信正すえつぐ のぶまさ  ?),日本帝国海军军人、右翼政客,历经明治、大正、昭和三朝,从二位、勋一等,最终军阶为海军大将。曾官至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是海军假日时代日本海军“舰队派”(主张反对裁军一派)的主要人物之一。

末次信正1880年(明治13年)出生于今山口县,为旧德山藩藩士末次操九郎的次子。末次中学在广岛一中(日语:広島県立広島国泰寺高等学校)就读,1896年(明治29年)入读海军兵学校,在27期生114人中排名50。

1899年(明治32年)毕业,成为海军少尉候补生。1900年(明治33年)8月10日在战列舰富士上服役,同年12月6日调到防护巡洋舰松岛上。1901年(明治34年)1月18日晋升为海军少尉,调到济远服役。

1902年(明治35年)10月6日晋升为海军中尉,11月25日调至竹敷要港部(日语:竹敷要港部)第3鱼雷艇队。1903年(明治36年)9月14日调至第5鱼雷艇队,26日临时代理旧式铁甲舰比叡(日语:比叡 (コルベット))的分队长。1904年(明治37年)1月14日,调任炮舰磐城(日语:磐城 (砲艦))的代理分队长。同年7月13日,晋升为海军大尉,同日分队长一职转正。1905年(明治38年)12月12日任高千穗炮术长。1906年(明治39年)9月28日作为海军大学校乙种学生进修。1907年(明治40年)4月23日作为海军炮术学校(日语:海軍砲術学校)高等科学生进修,同年9月28日担任炮术学校教官兼分队长。1908年(明治41年)4月20日,作为海大甲种学生进修,这次以甲种学生7期生首席的优秀成绩毕业。

1909年(明治42年)10月11日,晋升为海军少佐。12月1日担任肥前的炮术长。1910年(明治43年)12月1日,重新担任炮术学校教官。末次在任内向学生传授主炮沿中轴线布置、向一个目标齐射可以提高命中率的思想,虽然被上级压制,但日后英国的无畏舰俄里翁号(英语:HMS Orion (1910))证实了他的想法。在此期间,末次编撰完成了“海战要务令”,基于“索敌、渐减、决战”而完善对美战略,被时人称为“对米作战完成者”。1911年(明治44年)9月21日,担任装甲巡洋舰常磐的炮术长。1912年(明治45年)4月20日,转到军令部任职参谋,同年6月5日兼任海大教官。

1914年(大正3年)9月1日,派驻英国。同年12月1日,晋升为海军中佐。驻英期间,末次登上英国军舰,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编写了日德兰海战的报告书。同时末次非常关注战列舰的发展和潜艇的运用,并编写了“对美战略论”,提出运用潜艇在巴拿马运河和夏威夷进行封锁作战,从而在西太平洋与美国海军决战的五段渐减战略。1916年(大正5年)5月23日返国,9月1日到军令部任职,12月1日重新担任海大教官。1917年(大正6年)12月1日,担任第一舰队参谋。

1918年(大正7年)9月1日,担任联合舰队参谋兼第一舰队参谋。同年12月1日,晋升为海军大佐,担任筑摩舰长。1919年(大正8年)8月5日,担任军令部作战课长兼海大教官。1921年(大正10年)9月27日,作为次席随员出席华盛顿会议。1922年(大正11年)12月1日,代理军令部作战课长。

1923年(大正12年)12月1日,晋升为海军少将,并出任第一潜水战队司令。末次强调潜艇要针对敌方环形阵型的突破进行训练;同时支持对潜艇远距离航行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日本海军的演习中,3艘潜艇在末次的指挥下成功判定击沉对手两艘战列舰,演习的成功使得日本设想中的以美国六成实力击败美国的战略成为可能,这也使得末次名声大噪。

1925年(大正14年)12月1日,改至军令部任职,兼任海大教官。1926年(大正15年)7月26日,任海军省教育局长。

1927年(昭和2年)12月1日,晋升为海军中将。1928年(昭和3年)12月10日,担任军令部次长。

1929年,伦敦海军会议召开,末次继续秉持着反对限制日本海军规模的态度,反对会议。末次激烈地反对任何日本海军规模只有美国六成的提案,并连续多次将海军内部的分歧向外界泄漏。末次的行为触怒了时任首相滨口雄幸的愤怒,海军内不得已由加藤宽治出面训诫末次。同年6月7日,末次趁着向昭和天皇讲课的机会,试图宣传自己的反条约思想,但这与海军省和军令部遵从条约的既定方针不符,遭致天皇对其的不满。

1930年(昭和5年)12月1日,到地方出任舞鹤要港部司令。

1931年(昭和6年)12月1日,任第二舰队司令长官。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末次下令海军用舰炮开火支援,完全不顾战斗区域位于居民区的状况。但是末次也害怕事态扩大,反对向大陆增派陆军。

1933年(昭和8年)11月15日,升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兼第一舰队司令长官。末次的赴任得到海军青年官兵的欢迎和支持。在历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之中,末次也是在日本国民心目中仅次于东乡平八郎者。

1934年(昭和9年)3月30日,晋升为海军大将,11月15日,到地方出任横须贺镇守府司令长官。1935年(昭和10年)12月2日,任职军事参议官。

此后末次的右翼国家主义倾向日益明显,并开始有从政的打算,开始与平沼骐一郎、松冈洋右、近卫文麿等越走越近。1937年(昭和12年)2月,接受了林铣十郎的邀请,准备出任海军大臣,但遭到对海军人事有很大影响力的伏见宫博恭王的反对,没能如愿,而是选择了米内光政。同年6月,第一次近卫内阁(日语:第1次近衛内閣)成立,近卫向末次发出内阁参议(日语:内閣参議)的邀请。末次于是通过海军省人事局长清水光美(日语:清水光美)向米内传话,“要是我能当军令部总长的话,内阁参议就不干了”。但时任军令部总长正是身为皇族的伏见宫,而伏见宫毫无让位给末次的想法;另一方面,海军的惯例是只有海军大臣可以从政,其他人员一律不得干政。故此同年10月15日,米内按惯例将末次转入预备役,此亦使两人交恶。同年12月14日接替患病的马场锳一(日语:馬場えい一)出任内务大臣。近卫选择末次,本意是想拉拢右翼团体和国粹主义者的支持;然而近卫很快就发现自己完全无法控制住末次。末次任内最有名的就是在陶德曼调停期间,放言“不以蒋介石为对手”;同时主张对英、美、苏强硬,鼓吹金融国有化。末次高调的态度使得自己遭致宫廷、财经界以及部分军部人士的不满。

1939年(昭和14年)1月5日随近卫内阁总辞而去职,在接下来的平沼内阁(日语:平沼内閣)和阿部内阁(日语:阿部内閣)担任内阁参议。1940年(昭和15年)1月23日米内内阁(日语:米内内閣)成立,厌恶米内的末次随即辞职。

1941年,第三次近卫内阁(日语:第3次近衛内閣)解散后,海军省调查课长高木惣吉和矢部贞治(日语:矢部貞治)等人开始为末次竞选首相而活动。而陆军方面,陆军省军务局也赞同末次出任首相。考虑到日美一旦开战,海军将会是主要作战力量,而末次正是对米作战战略的主导者之一,也是日美开战论的鼓吹者;同时末次有着内务大臣的经验,按道理下任首相非末次莫属。然而宫中从天皇以下都对末次和右翼团体的联系感到忧虑,而并不信任末次,重臣会议也没有提名末次,而是推荐了东条英机,让末次与首相之位失之交臂。

战争末期,冈田启介出任首相后,让米内回归现役,出任海军大臣,此时海军部也有人希望末次能回归现役,带领海军收拾残局。米内上任后,也的确提出了让末次担任军令部总长的打算,但遭致伏见宫为首的海军首脑的强烈反对,只能作罢。此外昭和天皇也的确表达了反对的想法。

1944年(昭和19年)12月29日逝世。

脚注

引用

相关

  • 哈勃超深空哈勃超深空(英文:Hubble Ultra Deep Field,HUDF)是一张外太空照片,显示的是天炉座的一小部分。该照片由哈勃空间望远镜于2003年9月24日至2004年1月16日期间得到的数据累积而成的,
  • 让-弗朗索瓦·米勒让-弗朗索瓦·米勒(法语:Jean-François Millet,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法国巴比松派画家。他以写实手法描绘的乡村风俗画闻名法国画坛,被认为是写实主义艺术运动的参与者。
  • 薄片建筑材料中所谓的“薄片”,意指将木材依某定向性质予以铇削所得的薄木片(或薄木皮),以取其花纹或特定用途。英文名称为“Veneer”;也有某些业者翻成“Film”,但较少见。在中国也常
  • 诺克斯维尔诺克斯维尔(英文:Knoxville)是美国田纳西州东部的一个城市,在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麓和田纳西河的河边,于1786年建市。诺克斯维尔的名字是纪念美国第一位的军事部长亨利·诺克斯(Hen
  • 马志明 (数学家)马志明(1948年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籍贯山西交城,中国数学家。1978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数学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数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 艾哈迈德·哈马迪帕夏艾哈迈德·哈马迪帕夏(土耳其语:Ahmed Hamdi Paşa;1826年-1885年),阿巴扎人出身的奥斯曼帝国政治家,并在1878年1月11日-2月41日出任大维齐尔。他在1873年-1874年出任伊兹密尔总督,187
  • 党湾镇党湾镇,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下辖的一个镇。辖区总面积32.73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党湾镇辖有:
  • 阿勒清阿阿勒清阿(满语:ᠠᠯᠴᡳᠩᡤᠠ,穆麟德:,?-1851年),满洲正黄旗,博尔济吉特氏,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书。谥悫慎。嘉庆10年都察院笔帖式,嘉庆18年刑部主事,嘉庆二十一年,任刑部员外郎。嘉
  • 金槿泰金槿泰(194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30日)出生于京畿道富川市,毕业于首尔大学经济系,为韩国政治家、国会议员、前开放国民党议长,被誉为韩国“民主化之父”。1947年2月14日,金槿泰出生
  • 拉杰果德拉杰果德为印度古吉拉特邦一座城市,地处古吉拉特邦中南部,人口1,800,000(2018年),面积5平方公里。拉杰果德市也是拉杰果德县的政府所在地。· 安雷利(Amreli) · 阿南德(Anand) · 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