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伯利亚

✍ dations ◷ 2025-08-29 18:25:57 #新西伯利亚
新西伯利亚(俄语:Новосиби́рск,IPA:.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 聆听,罗马化:Novosibirsk)是俄罗斯城市,建于1893年。行政区位上新西伯利亚是新西伯利亚州的首府,该州则属于俄罗斯八个联邦管区之一——西伯利亚联邦管区的一部分,是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西伯利亚联邦管区的首府所在地。新西伯利亚位于俄国中部人口密集区的重要地带,有160万人口,是俄罗斯国内仅次于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人口第三多的城市。该城境内工厂非常多,并拥有一些俄罗斯最好的大学,包括俄罗斯排名第三的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还有一些俄罗斯著名的博物馆和剧场。该城俄语原名中有两个主要构词成分:Ново-和сибир。ново-由новый变化而来,意为“新的”,“新”;сибир是Сибирь(西伯利亚)的省略。把它们捏在一起,正好是“新西伯利亚”之意。它还有第三个构词成分,即尾巴上的-ск,它对地名起了明确的指示、限制作用,说明此名代表的乃一城市,而非其他类别如“地区”之类的地理实体。所以确切的译名应该为“新西伯利亚城”。1893年建城,作为兴建西伯利亚铁路(1891-1916年间兴建)时一个交通枢纽。建城早期人口约7,800人;至1916年左右,人口已告80,000,为西伯利亚商业重镇。至苏联成立,新西伯利亚在斯大林政策下,陆续建成矿场、金属加工厂,以至发电站。也因此到1934年,新西伯利亚已告有287,000人口,1939年人口更涨至40.5万,被称为“西伯利亚的芝加哥”。1950年代,又兴建水力发电站,并设立科研基地,使城市人口正式达百万。新西伯利亚曾是苏联重要军事工业及核工业基地,设有很多科研单位。新西伯利亚是BBC其中一个短波发射站之一,主要用短波向中国广播,播出BBC英文和中文普通话节目(2011年3月26日起停止发射),另外还被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德国之声租用新西伯利亚的发射站向中国播出中文普通话节目,2011年1月1日起因租用期限到期,不再续约,因此停止发射,现在该发射站主要向中国播出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的中文普通话广播。

相关

  • 凤梨蛋白酶菠萝蛋白酶(英语:Bromelain,也简称为菠萝酶、菠萝酶、菠萝酵素)可以意指两种物质,其中一个是狭义指自菠萝科植物榨取出的蛋白酶,另一个则是广义指从榨取物中的其他成分与这些蛋白
  • 死亡面具死亡面具(Death Mask)是以石膏或蜡将死者的容貌保存下来的塑像。死亡面具通常是为了保存对死者的回忆,或是为了将来制作肖像画的资料而制作,偶尔也有就直接于死亡面具上着色后制
  • 劳动劳动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和目的。但不论是在哪一种社会体系中,抽象地来看劳动一般有以下的目的:通过劳动和劳动所创造的文化和技术的发展人类不但能够在自然界幸存下来,而且能够不
  • 不孕症不孕(英语:Infertility)又称不育,是指人类、动物或植物无法透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的情形。对于大部分健康的成熟动植物个体而言,会在生命中的特定时期内有生育能力,不过真社会性物
  • 相片相片,亦称照片,是从摄影得出来的影像,始源于1826年。 通常由感光纸张收集光子而产生出来,相片成相的原理是透过光的化学作用在感光的底片、纸张、玻璃或金属等辐射敏感材料上产
  • 硝基呋喃呋喃(英语:furan)是一种含有一个由四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五元芳环的杂环有机物。含有呋喃环的化合物即为呋喃的同系物。呋喃是一种无色、可燃、易挥发液体,沸点接近于室温。
  • 埃及第四王朝第八第十第四王朝是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第二个王朝,古代埃及文明在这一时代达到空前的高度,例如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就是这个时代的胡夫法老建造的。因此第四王朝被认为是古埃
  • 克林顿·戴维孙克林顿·戴维森(英语:Clinton Davisson,1881年10月22日-1958年2月1日),美国物理学家,曾在贝尔实验室长期工作。他与雷斯特·革末,在戴维森-革末实验里,共同合作发现电子衍射现象。因
  • CH碳-氢键是指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有机化合物中最常看到的共价键。碳-氢键的键长约1.09 Å (1.09 × 10−10 m),键能约413 kJ/mol,相关于98.7kcal/mol(参见下方的表)。碳
  • 多环芳香烃多环芳香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简称PAH或PAHs)又称多环性芳香化合物或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超过100多种。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的一种特例。由不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