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

✍ dations ◷ 2025-09-14 11:03:28 #学校体育
体育(英语:Physical Education,缩写P.E.)是一项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中开展的教学活动,旨在促进参与者在身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在不同国家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及目标存在区别,在中国,学校体育是一项贯穿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的必修课程,其任务可以概括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选拔后备人才,增强学生组织纪律性,锤炼学生顽强意志等。近年来学校体育教育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活动项目,例如各种球类运动、郊游等,从较早时期就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并使其在成人阶段从中受益。在一些地区,学校体育教师引入了包括瑜伽在内的课程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一些非传统的体育项目的教学则可以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让学生从中感受不同的文化。另一个趋势是学校体育与健康和营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2004年美国通过的《儿童营养及奶票再授权法案》(Child Nutrition and WIC Reauthorization Act of 2004)提出参与联邦资助的学校膳食计划的学区需制定并执行一套有关学校体育与营养政策的要求。在中国,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现象较为明显,教育部也对此推行了“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以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等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教授运动技能,同时还会开展短期的营养与健康课程,这在小学阶段较为普遍。在许多小学的健康课堂上,教学内容还会与热门话题相结合,例如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的时候,学校通过健康课的形式向学生教授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有关知识。在美国,学校体育课程提供了让学生接触现代体育及科技的机会,包括步数计、GPS和心率仪的使用等。很多国家的学校体育还提供一些武术课程,例如摔角、功夫搏击和散打等,来教授学生自卫技能并培养其坚强意志。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参与包括水上运动、体操、单人或双人运动、团体运动、律动和舞蹈等教学中去,并且学校鼓励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方面进行后续的发展。新科技产品在学校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般最常见的设备是简单的录像机,通过使用录像机学生可以在回放过程中看到自己在一些运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以便于纠正,同时研究还表明,通过这样的手段比直接由老师纠正学生错误要有效得多。还有一些科技产品例如GPS、投影仪和Wii主机也参与到学校体育的教学工作中。投影仪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如何正确地进行一项活动,GPS可以使学生在户外活动中变得更加活跃,教师还可以通过使用Wii系列产品向学生展示如何在校内校外保持身体健康。步数计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也较为常见。这种设备记录下的行走距离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它所记录下来的步数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希望能够在下次使用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步数测量结果。此外,在体育考试中,也会运用科技产品来对成绩进行统计,以防止人工统计时产生的误差。在韩国,小学生和初中生要求每周参加3小时的学校体育课程。在葡萄牙,小学生可以选择学校体育作为课外活动。中学生被要求每周参加约2小时的学校体育课程。在马来西亚,中小学学生每周应参与2节或者共1小时的的学校体育课程,除了考试前的一周。大部分中学可以提供的项目包括羽毛球、足球、篮球和网球等,学生也可在老师的许可下自行携带体育器材。在大多数中学都不会进行体育考试,学校只是单纯地记录学生的身高、体重以及做俯卧撑的个数。另一份来自马来西亚政府网站的文件显示,马来西亚已经实现了联合国所要求的每周最低120分钟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体育从小学一年级至大学二年级属于必修课程,一般要求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同时,体育课还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的科目。大学三年级以上开设选修体育课程。学校定期应开展运动会等竞技比赛,并定期开展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和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等。在菲律宾,一些学校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武术的教学。在英国,7到9年级的学生被建议每周至少进行2小时的体育运动,10和11年级的学生应进行至少1小时的运动。在威尔士,学生被建议每两周进行至少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在波兰,中小学学生每周被建议至少进行3小时的学校体育。大学也必须在本科生教学阶段安排60学时的学校体育课。

相关

  • 乙醇乙醇(英语:Ethanol,结构简式: CH 3
  • 次级代谢物次级代谢产物(英语:Secondary metabolites,又称为次生代谢物、二代谢物)是不直接涉及到生命正常生长、发育或繁殖的有机化合物。不像初级代谢产物,缺少次级代谢产物不会导致立即
  • 约翰·罗杰斯·希尔勒约翰·罗杰斯·希尔勒(又译作约翰·罗杰斯·塞尔;John Rogers Searle,1932年7月31日-),出生于美国丹佛。是一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执教的哲学教授。他对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理
  • 物质滥用物质滥用(英语:Substance abuse)广义上也被称为药物滥用(英语:drug abuse),药物滥用是指经常用于临床效力的处方药使用,但是滥用潜力和已知的反作用与不适当使用联系在一起,比如有镇
  • 地心地核(英语:core),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公里,高密度,平均每立方厘米重12克。温度非常高,约有4000~6000℃。它可再分为内核和外核。由地震波的传送可知,外核是融熔的。人类无
  • 埋藏学埋藏学(英语:Taphonomy )又叫化石形成学,是研究生物如何石化的一门学科。研究生物体从生物圈变为岩石圈的过程。相关学科有古生物学、地质学。
  • 病毒载体病毒载体(英语:Viral vectors)是一种常使用于分子生物学的工具,可将遗传物质带入细胞。可发生于完整活体(in vivo)或是细胞培养(in vitro)中。原理是利用病毒具有传送其基因组进入其
  • 春秋决狱春秋决狱是中国古代在审判案件时的一种断狱方式,司法官根据《春秋》的义理来判断案件如何定罪。春秋决狱从汉武帝时代开始,直至唐朝儒家思想和法学完全结合在一起,“礼法合一”
  • 君士坦丁堡牧首普世牧首(希腊语:Οικουμενικός Πατριάρχης;俗称君士坦丁堡牧首)是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的宗主教,亦被承认为正教会名义上地位最高(英语:Primus inter pare
  • 换热器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 按其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