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燃素
✍ dations ◷ 2024-12-22 18:53:08 #燃素
燃素说(英语:Phlogiston theory),是一个已被取代的化学理论,起源于17世纪。这个理论假设,任何物质在燃烧时,都会释放出一种名叫燃素(Phlogiston)的成分。这个学说被安托万-洛朗·德·拉瓦节推翻。帕拉塞尔苏斯曾设想化学物质含有三大元素:硫为易燃的元素,汞为流动性和挥发性的元素,盐为固定和不活动的元素。17世纪,美因茨大学医学教授约翰·约阿希姆·贝歇尔略微修改了医疗化学的学说,于1669年主张固体的泥土物质一般含有三种成分:贝歇尔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体含有硫质的、油性的“油土”,在燃烧过程中,它在与其他“土”结合时逃了出来;也就是说,燃烧是一种分解作用,物质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成分更简单的物质。燃素说认为,燃烧和锻烧的过程牵涉到化合物分解为组成部分的过程,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也就是分解为硫质的“油土”和固定的“ 石土”。理论上,简单的物体不能发生燃烧,因为含有“油土”和另一种土的物质必然是化合物。18世纪,新的化学概念和燃素学说双方支持者展开激烈辩论。1703年,德国哈雷大学的医学与化学教授格奥尔格·恩斯特·史塔尔把贝歇尔的“油土”重新命名为“燃素”,并把这个理论发展成更广泛的理论体系,用以说明氧化、呼吸、燃烧、分解等很多化学现象。金属是灰碴与燃素的化合物,加热释放了燃素而剩下灰碴。总的说来,燃素为一切可燃物体的根本要素,油、脂、木、炭及其他燃料含有特别多的燃素。当这些物体燃烧时,燃素便释出,或则进入大气中,或则进入一个可以与它化合的物质中如灰碴,从而形成金属。到1740年,燃素理论在法国被普遍接受;十年以后,这种观点成为化学的公认理论。然而,燃素说未能合理解释定量实验的结果;根据燃素说,镁在燃烧后会释出燃素,但实际上质量不减反增。其后拉瓦节证明氧在燃烧过程中必不可少,解释了镁燃烧后增加重量的现象,并为其后的热质说奠下基础。至于许多有机化合物燃烧后重量变轻的原因,则是因为燃烧产物为气体,消散在空气中,因此只留下无法燃烧的灰碴,才会有燃烧后重量变轻的错觉。
相关
- 锤舌菌纲Cyttariales(英语:Cyttariales) 白粉菌目 柔膜菌目 Leotiales(英语:Leotiales) Rhytismatales(英语:Rhytismatales) Thelebolales(英语:Thelebolales) 地位未定的科地位未定的属锤舌菌纲
- 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EC编号 1.11.1.x)是很大的一族酶,它们通常催化一个下面形式的反应:这一类酶当中有很多酶的最理想底物为过氧化氢,还有一些则有机的氢过氧化物如过氧化脂类。过氧化物
- 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是仅次于工业废水的主要污染源。城镇居民区每天排放大量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其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氮、磷和硫等微生物营养元素的有机物,还含有洗涤剂及多种病原微
- 胎记胎记,指出生前在皮肤上形成的异常增生组织,其形状和颜色异于正常皮肤。胎记一般可分为色素型胎记及血管型胎记。胎记的发生原因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部分胎记可以遗传,如部分母
- 咽周间隙咽周间隙是颈部的一段空间。它可以分成咽后间隙和咽旁间隙。
- 区域铁路区域铁路(Regional Rail),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称为城际轨道交通,指一个区域内中等距离的铁路,包括客运及货运。与城际列车相比,区域铁路停靠站较多、速度较低、有区域限制;但与通勤
- 技术成熟度曲线技术成熟度曲线(The Hype Cycle),又称技术循环曲线,光环曲线,炒作周期,指的是企业用来评估新科技的可见度,利用时间轴与市面上的可见度(媒体曝光度)决定要不要采用新科技的一种工具
-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英语:West China Center of Medical Sciences of Sichuan University)是四川大学的一个介于大学和学院之间的行政机构。下属学院包括:还包括四所医院:华西
- 丝氨酸内肽酶丝氨酸蛋白酶是一个蛋白酶家族,它们的作用是断裂大分子蛋白质中的肽键,使之成为小分子蛋白质。其激活是通过活性中心一组氨基酸残基变化实现的,它们之中一定有一个是丝氨酸(其名
- 刺尾鱼刺尾鲷科,辐鳍鱼纲鲈形目的一个科。本科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的热带浅水珊瑚礁海域。从0米的潮池、潮间带到深数十米之岩礁及珊瑚礁海域,但有些鱼种可达50至60米深。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