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主量子数
✍ dations ◷ 2025-08-02 06:41:39 #主量子数
在原子物理学中,主量子数(英语:principal quantum number)是表示原子轨域的量子数的其中一种(其他还包括角量子数、磁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用小写拉丁字母
n
{displaystyle displaystyle n}
表示。主量子数只能是正整数值。当主量子数增加时,轨域范围变大,原子的外层电子将处于更高的能量值,因此受到原子核的束缚更小。这是波尔模型引入的唯一一个量子数。根据不同量子数可导致电子有不同能量值,称为能阶,且这些能量值呈离散分布,任两阶之间没有过度变化,故电子在不同能量间跳跃转换时,其能量变化不连续。作为类比,我们可以先想象一个附载电梯的多楼层建筑。这个建筑具有整数的楼层数,电梯只能停在某一层楼,而不能停在两层的中间。此外,电梯只能移动整数个层高(假定电梯正常工作)。我们可以把楼层的层数和主量子数相类比,楼层数或主量子数越大,所具有的势能越大。不过以楼层作类比无法完整呈现电子能阶的独特性质:有一系列量子数涉及原子的能态。四种量子数: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ℓ、磁量子数m以及自旋量子数s共同确定了原子的某个电子所具有的唯一量子态。一个原子中两个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不可能完全相同,这个规律即泡利不相容原理。通过薛定谔方程的波函数可以推导出前三个量子数。因此,前三个量子数的方程是相互关联的。主量子数通过下面波函数的解的径向部分中获得。薛定谔方程描述了能量特征矢量为对应的实数En,并明确地表示了能量总数。氢原子中电子的束缚能量为:其中,参数n只能取正整数。这里能级的概念和记号沿用了波尔模型。薛定谔方程将波尔模型从二维平面的情况发展到了三位的波函数模型。在波尔模型里,可能的原子轨道缘于量子化(分离)的角动量L的取值,根据下面的方程:这里n取正整数,即主量子数,h为普朗克常数,
ℏ
{displaystyle hbar }
为约化普朗克常数。在量子力学中,由于角动量的大小用角量子数描述,这个公式在量子力学中不正确。但是,能级的数值是精确的,并且经典理论认为他们等于电子动能和势能的和。主量子数n代表每个轨道上电子的相对总能量(因为势能是相对的)以及距离原子核不同距离的能量差值。相同n值所对应的轨道经常被称作原子壳层,对应能量值称为能级。在波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量交换的最小数值总是频率和普朗克常数的乘积。这个性质导致波显示出像粒子那样具有“能量包”(称作“量子”)的性质。不同主量子数n所表示的能级间差值决定了该种元素的发射光谱。原子壳层结构中的主壳层被标示为:主量子数还与径向量子数nr相关联:这里ℓ为角量子数,nr等于径向波函数节点的个数。
相关
-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英语:schistosomiasis、bilharzia、snail fever、Katayama fever)又称裂体虫病、曼森氏病,是一个由血吸虫类的寄生虫所导致之疾病,属于WHO所宣布的六大热带医学疾病之一
- 逻辑逻辑(古希腊语:λογική;德语:Logik;法语:logique;英语:logic;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logica),又称理则、论理、推理、推论,是对有效推论的哲学研究。逻辑被使用在大部分的
- 寐龙属寐龙属(学名:Mei)是伤齿龙科恐龙的一属,体型只有鸭一般大小,化石最先于2004年在中国辽宁省发掘出来。寐龙生存于下白垩纪时期。它的属名应为单一个“寐”字,而种小名为“龙”,两者
- 面心立方堆积立方晶系,也叫等轴晶系,它有4个三重对称轴以及3个互相垂直的4次对称轴或者3个相互垂直的二重对称轴。其中的3个互相垂直的4次对称轴或者3个相互垂直的二重对称轴是晶体结晶轴
- 法语国家和地区这是一个以法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和地区的列表。法语是29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和其他多个地区的官方语言。除了欧洲,大部分说法语的人口分布于前法国殖民地和比利时的自由邦(今刚果
- 斯科弗雷峰斯科费尔峰(英语:Scafell Pike),英格兰最高山峰,海拔978米(3209英尺),位于英国英格兰西北区域坎布里亚郡湖区。
- 湿球温度湿球温度(英语:Wet-bulb temperature)是指对一块空气进行加湿,其饱和(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所达到的温度。 由于汽化潜热由空气块提供,故此温度低于干球温度,也是当前环境仅通过蒸发
- 剧本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等等。剧本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被舞台上搬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
- 恐龙蛋蛋化石(Egg fossils)是指由远古动物产下的卵化石化之后的残留物。作为动物的生理化过程的见证,蛋化石被认为是遗迹化石的一个类型。在极少数情况下,蛋化石内可能还保存有曾经在
- 火星科学实验室火星科学实验室(Mars Science Laboratory),是美国宇航局火星探索计划,其主要利用火星探测器。火箭于2011年11月26日15:02(UTC)发射,并在2012年8月6日05:31UTC使好奇号成功登陆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