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 dations ◷ 2025-02-23 16:43:27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 (MEF))是一种自小鼠胚胎中分离而来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MEF细胞和其他类型的成纤维细胞相同,呈现细长的梭形。MEF细胞属于有限细胞系,在多次传代后会衰老,增殖生长能力下降,最后逐渐死亡。如果想要使MEF细胞能无限生长分裂,则需要使用一些手段对其进行永生化。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段有病毒或病毒因子(如SV40大T抗原)转化、多次传代等。经过永生化的MEF细胞可以无限增殖分裂,但性状也会发生一些改变。MEF细胞在生命科学研究,尤其是干细胞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验室中常用的细胞系之一NIH 3T3即为永生化的MEF细胞。制备MEF细胞,需要怀孕的小鼠。将怀孕小鼠麻醉后断颈处死后,在生物安全柜中使用无菌操作剖开其腹部,将小鼠胚胎取出,并将之与胎盘剥离。小鼠胚胎去掉头、肝后消毒,然后使用酶进行消化,得悬浮的单个细胞。将这些细胞种入组织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即得原代培养的MEF细胞。体外培养的MEF细胞使用加有1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基培养即可。可以根据需要,加入1%青霉素-链霉素以减少细菌污染风险。MEF传代时,使用胰酶消化细胞,再以1:5的比例将细胞转入新的培养皿中。1963年,两名纽约大学医学部的研究人员,即乔治·托达洛(George Todaro)和哈沃德·格林(Howard Green)通过反复传代取得了永生化的MEF细胞。这些细胞经过鉴定、发展,成为了今日生物实验室常用的NIH 3T3细胞系(英语:Immortalised cell line) 。经过丝裂霉素或伽玛射线处理的MEF细胞不再具有分裂能力,可在胚胎干细胞培养中用作滋养层,分泌信号分子,创建类似于胚胎的微环境,利于胚胎干细胞在体外生长。2006年,山中伸弥通过转入四个山中因子(Klf4(英语:Klf4)、Oct4、Sox2、c-Myc),将MEF细胞重变成为了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iPS细胞,成功使动物终末分化的细胞脱分化,对干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

  • 心肌心肌是由心肌细胞构成的一种肌肉组织。心肌细胞分布不单在心壁上,临心大血管上也有心肌的分布。心肌也是横纹肌。相比起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有其自身的特点:
  • 糖蛋白糖蛋白是一种含有寡糖链的蛋白质,两者之间以共价键相连。其中的寡糖链通常是经由共转译修饰或是后转译修饰过程中的糖基化作用而连结在蛋白质上。糖蛋白多肽链常携带许多短的
  • 独立战争十三殖民地(1776年之前) 美利坚(1776年之后) 法兰西 西班牙 佛蒙特支援:大不列颠 大不列颠属美洲 汉诺威盟友:德意志雇佣兵(黑森佣兵): 黑森-卡塞尔 黑森-哈瑙(英语:Hesse-Hana
  • 副作用药物不良反应(英语:adverse drug reaction,简称ADR)是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的治疗疾病的时候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一般都对患者的治疗不利。不良反应是药物所具有的两
  • 圣母百花大教堂圣母百花圣殿,又称花之圣母大教堂(意大利语: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或佛罗伦斯主教座堂。是位于意大利佛罗伦斯的一座教堂,属哥特式风格的主教座堂。始建于1296年,
  • 圣塞宁圣殿圣塞宁圣殿(法语:Basilique Saint-Sernin)位于法国图卢兹,建于公元1080年至公元1120年间,是一座罗马式的教堂。此教堂是一座砖制建筑,由于当地缺乏石料,只有少数部位才用到石材。它
  • 扭角林羚扭角林羚(学名Tragelaphus strepsiceros),又名大旋角羚、大捻角羚、大弯角羚及大扭角条纹羚,是东非及非洲南部的羚羊。由于栖息地的衰落、伐林及被猎杀,它们也有散布在其他地方。
  • 鸭瘟病毒鸭瘟(Duck plague),又称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al enteritis, DVE),是鸭瘟病毒(AnHV-1, DEV)感染鸭、鹅与天鹅等水鸟所致的疾病,世界各地皆有疫情,且致死率高,可由受感染的雌鸭垂直传播(
  • 麦什德马什哈德(波斯语:مشهد‎,转写:Mašhad)是伊朗第二大城市,亦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圣城之一。它位于德黑兰以东850公里,是礼萨呼罗珊省的首府。马什哈德建于公元823年。在波斯语,马
  • 沙格列汀沙格列汀(英语:Saxagliptin),商品名为安立泽,是一种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类口服抗糖尿病药。沙格列汀早期由百时美施贵宝单独研发,2007年,阿斯利康制药也加入了研发并共同负责销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