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释

✍ dations ◷ 2025-02-23 14:05:06 #天帝释
帝释天(梵语:शक्र,Śakra,巴利语:Sakka),又称天帝释、帝释,全名为释提桓因陀罗(梵文:Śakro devānām indraḥ,巴利文:Sakko devānaṃ indo)或释提桓因达罗,简称释提桓因。原为印度教神明,即因陀罗(Indra),主管雷电与战斗,统领天界,后为佛教所吸收,成为佛教的护法神。佛教认为他是忉利天之主,座骑为六牙白象。他经常率领天人,与阿修罗战斗。帝释天,梵文全名 Śakro devānām indraḥ,音译为“释提桓因陀罗”、“释提桓因达罗”,意译为能天帝。在梵语中,释迦(Śakra),意思是能够、有能力、仁慈。提婆(deva),是天人、神明的意思。而因陀罗(Indra),是王者、征服者、最胜者的意思。名称意为“能够为天界诸神的主宰者”。按其原文,原应翻译为释天帝,但在汉译时,为顺从汉语语顺,将梵语顺序反转,称其为帝释天,又称帝释、释天、天帝。在《杂阿含经》中,曾列举帝释天的名称,有释提桓因、富兰陀罗、摩伽婆、娑婆婆、憍尸迦、舍脂钵低、千眼、因提利。帝释天是吠陀经典中最重要的神明,出身提婆(deva),是天界之主,在古印度神话中有首要地位。但在吠陀时代后期,其地位慢慢被削弱,最后被降为次要神明,位阶低于梵天、湿婆与毗湿奴之下。在佛教传说中,帝释天为忉利天之主,统率诸天的天人。帝释天曾被译为药叉天,又因为“帝释”可以直接统率夜叉众,且其妻子舍脂亦曾被译为“设支”,传说出身阿修罗,因此“帝释”被认为可能出身夜叉。《长阿含经》记载,帝释天曾要求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天子来协助他与阿修罗王作战,似乎暗示他的地位高于其他四天。《大智度论》记载,帝释与阿修罗战斗时,居于中央,左方为伊舍那天,右方为婆楼那天。在佛经中,帝释天被称为天主,或诸天之主,而大梵天王被称为娑婆界主。佛教相信,梵天与帝释天为护法神,参与释迦牟尼说法。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佛、道两大宗教都常有把对方的神,当作自己的神明的倾向。汉传佛教徒有人将道教玉皇大帝等同于帝释天,道教徒并不认同。《三国遗事》记载,桓雄的父亲桓因就是释提桓因。在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及其衍生的小说、漫画、影视剧、游戏中,常出现帝释的身形。其他佛教主题的艺术作品、游戏亦然。例如:

相关

  • 桃子桃(学名:Prunus persica)是蔷薇科李属一种,花可以观赏,果实多汁,作为水果,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以食用。果肉有白色和黄色的,一般在亚洲最受欢迎的品种多为白色果肉,香甜
  • 锂电池锂电池是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阳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不一样的是,前者是一次电池,后者是充电电池。锂电池的发明者是爱迪生。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
  • 轫致辐射轫致辐射,又称刹车辐射或制动辐射(英语:Bremsstrahlung, braking radiation, 德语:Bremsstrahlung 德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
  • 结膜结膜(conjunctiva)为眼部的一部分,位于眼睑内,并被覆于巩膜(眼白)表层。结膜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柱状上皮,并含有杯状细胞。结膜可分泌黏液和泪液来润滑眼球,然而其分泌的泪液量比泪
  • 字母的历史字母的历史从古埃及开始。公元前27世纪,古埃及人发展出一套含22个单音的象形文字来表达他们语言的子音,第23个字元推测是用来表示字首和字尾的母音。这些字元成为意音文字的发
  • 隶书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奎里纳尔宫奎里纳莱宫(意大利语:Palazzo del Quirinale),现为意大利总统府,坐落于罗马七丘之一奎利那雷山,1871年罗马并入意大利王国,这座原本是教宗的宫殿被改为意大利国王的王宫。1946年以
  • Hsub2/subSsub2/subOsub7/sub焦硫酸是一种硫的含氧酸,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晶体(当冷却发烟硫酸时,可以析出焦硫酸的晶体),其熔点为308K。焦硫酸为发烟硫酸的主要构成物,同时根据以下方程式,是液态脱水硫酸的次要
  • 体腔体腔(英语:body cavity),是由中胚层包裹的、内部充满液体的空间,分布在体壁和消化道之间。体腔是三胚层动物在胚胎早期发育,原肠形成之后,在内、外两胚层之间产生了中胚层,中胚层细
  • 英国音乐BPI • OCC排行榜 单曲排行榜 (#1s;专辑) 专辑排行榜 (#1s) 下载排行榜 (#1s)奖项 全英音乐奖 • 水星音乐奖新音乐快递音乐奖年代 1950年以前 • 1950与1960年代 1970年代 •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