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释

✍ dations ◷ 2025-08-28 22:06:58 #天帝释
帝释天(梵语:शक्र,Śakra,巴利语:Sakka),又称天帝释、帝释,全名为释提桓因陀罗(梵文:Śakro devānām indraḥ,巴利文:Sakko devānaṃ indo)或释提桓因达罗,简称释提桓因。原为印度教神明,即因陀罗(Indra),主管雷电与战斗,统领天界,后为佛教所吸收,成为佛教的护法神。佛教认为他是忉利天之主,座骑为六牙白象。他经常率领天人,与阿修罗战斗。帝释天,梵文全名 Śakro devānām indraḥ,音译为“释提桓因陀罗”、“释提桓因达罗”,意译为能天帝。在梵语中,释迦(Śakra),意思是能够、有能力、仁慈。提婆(deva),是天人、神明的意思。而因陀罗(Indra),是王者、征服者、最胜者的意思。名称意为“能够为天界诸神的主宰者”。按其原文,原应翻译为释天帝,但在汉译时,为顺从汉语语顺,将梵语顺序反转,称其为帝释天,又称帝释、释天、天帝。在《杂阿含经》中,曾列举帝释天的名称,有释提桓因、富兰陀罗、摩伽婆、娑婆婆、憍尸迦、舍脂钵低、千眼、因提利。帝释天是吠陀经典中最重要的神明,出身提婆(deva),是天界之主,在古印度神话中有首要地位。但在吠陀时代后期,其地位慢慢被削弱,最后被降为次要神明,位阶低于梵天、湿婆与毗湿奴之下。在佛教传说中,帝释天为忉利天之主,统率诸天的天人。帝释天曾被译为药叉天,又因为“帝释”可以直接统率夜叉众,且其妻子舍脂亦曾被译为“设支”,传说出身阿修罗,因此“帝释”被认为可能出身夜叉。《长阿含经》记载,帝释天曾要求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天子来协助他与阿修罗王作战,似乎暗示他的地位高于其他四天。《大智度论》记载,帝释与阿修罗战斗时,居于中央,左方为伊舍那天,右方为婆楼那天。在佛经中,帝释天被称为天主,或诸天之主,而大梵天王被称为娑婆界主。佛教相信,梵天与帝释天为护法神,参与释迦牟尼说法。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佛、道两大宗教都常有把对方的神,当作自己的神明的倾向。汉传佛教徒有人将道教玉皇大帝等同于帝释天,道教徒并不认同。《三国遗事》记载,桓雄的父亲桓因就是释提桓因。在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及其衍生的小说、漫画、影视剧、游戏中,常出现帝释的身形。其他佛教主题的艺术作品、游戏亦然。例如:

相关

  • 药物的副作用在医学中,副作用(英语:side effect)是指药品往往有多种作用,作用于不同身体部位受体,治疗时利用其一种或一部分受体作用,其他作用或是受体产生作用即变成为副作用。虽然副作用一词
  • 青霉素V青霉素V钾,英文名Phenoxymethylpenicillin Potassium(INN), 又名苯氧甲基青霉素。是于1947年研制而成的天然青霉素。
  • 库欣综合征库兴氏综合征(法语:Le syndrome de Cushing; 英语:Cushing's syndrome)亦称库欣氏综合征、柯兴氏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其中包括库欣氏病(Cushing's disease,专指由原发性脑下腺瘤
  • 雄性在双性繁殖的生物中,雄性是指其中负责制造精子的个体(或个体的其中一部分)的性别,而负责制造卵子的则称为雌性。在缺乏雌性的情况下,雄性的个体并不能自我繁殖。虽然是依赖雌性而
  • 目的“目标”是一种个人或是系统想要达到的结果,而且会为此计划,设法达成。目标是个人或组织在某种理想状态下希望达到的状态。有时目标会有其期限(英语:time limit),因此还需要在期限
  • 樱井草樱井草(学名:Petrosavia sakuraii)为樱井草科樱井草属下的一个种。
  • 法兰西艺术院法兰西艺术院(法语:Académie des Beaux-Arts)是法兰西学会5个院之一,是法国艺术界的权威机构。法兰西艺术院创建于1803年,是由三个院合并而成的,包括1648年创建的“法兰西绘画雕
  • 歧义谬误歧义谬误是由于语言歧义导致无效推理的现象,是一种言词谬误。歧义是一个字词或语句可理解为多种意思的现象。歧义容易造成误解与误会,比如某甲用某语句想表达 A 意思,某乙却理
  • 冯小明冯小明(1963年10月7日-),中国化学家。生于四川武胜。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兰州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教授。2013年当
  • 符淙斌符淙斌(1939年10月14日-),上海人,中国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大学教授,国际START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主任,“973”项目“中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