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伊能嘉矩
✍ dations ◷ 2025-08-30 03:00:31 #伊能嘉矩
伊能嘉矩(1867年5月9日-1925年9月30日),是一位日本的人类学家、民俗学家,一生致力于台湾原住民人类学研究,并对日本远野地区进行历史民俗研究。台湾历史学者杨云萍在《台湾风土》中曾评论伊能嘉矩对台湾研究的贡献“可以说,‘台湾研究的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没有一处没有伊能嘉矩的‘日影’的映照”。并将伊能嘉矩所著作的《台湾文化志》列为“台湾研究必读十部”的著作之一。伊能嘉矩出生在日本远野横田村新屋敷(现岩手县远野市东馆町),从小就在祖父的严厉督促下熟读四书五经。1885年,前往东京游学。1887年,进入岩手师范学校就读。1889年2月11日(日本建国纪念日:纪元节),日本宪法设立,与菊池房松、鹈饲悦弥、里见朝佑结盟鼓动(学生运动)而被退学。同年10月,进入每日新闻社接任编辑。1893年,加入“东京人类学会”。1894年12月,与鸟居龙藏创办“人类学讲习会”。1895年11月,伊能嘉矩以陆军省雇员身份来到台湾,任职于总督府民政局。1897年11月,伊能嘉矩抵达兰屿,与鸟居龙藏相遇。将台湾原住民分成8类(泰雅、阿美、布农、曹、赛夏、排湾、漂马、平埔),打破以往在清政府抚番时所做生番、熟番的划分。1898年4月,伊能嘉矩任“蕃政研究”调查员,发表《台湾土番开发状况》。1900年,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成立,任命伊能嘉矩为干事。1904年4月,伊能嘉矩以《台湾蕃政志》向东京大学申请博士学位,但在1907年遭撤回。1906年,伊能嘉矩辞去一切职务,回到故乡远野后,专心进行文献编纂的工作,期间发表《岩手县史》、《台湾文化志》等著作。1925年8月9日,因为在台湾所染疟疾复发,进入盛冈一家医院治疗。同年9月30日,伊能嘉矩病逝,享年59岁。
相关
- 裂殖酵母纲裂殖酵母纲的真菌类似酵母菌,但不论基因的组织、结构及基因的表达调控等方面,还是细胞周期、rRNA的生物合成都和酵母菌并不相同,在某些方面裂殖酵母纲的真菌甚至和高等动物有一
- 静脉成像静脉成像(英语:Venography,也作 phlebography、ascending phlebography)是将一种特殊的染料注入静脉后,利用X射线拍摄静脉的血管照影方法。染料必须要通过一根导管不断地注入人体
- 书面语言书面语是一种透过文字系统来表达的语言,以书写及阅读来传达意义。书面语是一种人为发明下的产物,基于某个特定的口语之后发展出来,因此没有任何一种自然语言是只有书面语而没有
- 小目亚目(suborder)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一般是界于目和科之间,但有时亚目和科之间会再分下目(又译作次目)。亚目的拉丁文名称较无固定的字尾。下目(infra-order),又译作次目是生物分类
- 煎煎是常见的烹调方法,指用锅把少量的食用油(烹调用油)加热到摄氏150-200度之间,再把食物放进去,使其熟透。表面会产生美拉德反应而成金黄色乃至微焦,并散发浓烈、特殊的焦香味。
- Denmark王国邦联(丹麦语:Rigsfællesskabet)丹麦(丹麦语:Danmark),是北欧国家和主权国家丹麦王国(丹麦语:Kongeriget Danmarkn)下的主要构成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首都在哥本哈根,
- 马尔科姆四世1153年5月27日马尔科姆四世 (中世纪盖尔语:Máel Coluim mac Eanric;现代盖尔语:Maol Chaluim mac Eanraig;1141年4月23日和5月24日之间 – 1165年12月9日)是苏格兰国王(1153年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英语: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缩写:CAR T cell)是一种经基因改造的T细胞。它具有人工T细胞受体。嵌合抗原受体则是一种经生物工程改造的蛋白,它可以
- 腐胺腐胺(putrescine),又称1,4-丁二胺(1,4-diaminobutane)、1,4-二氨基丁烷(1,4-butanediamine)、四亚甲基二胺(Tetramethylenediamine)或腐肉碱,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晶体或无色
- 约翰·阿什克罗夫特约翰·戴维·阿什克罗夫特(John David Ashcroft,1942年5月9日-),生于芝加哥,美国政治家,美国共和党成员,曾任密苏里州州长(1985年-1993年)、美国参议员(1995年-2001年)和美国司法部长(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