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支政策

✍ dations ◷ 2025-04-04 11:23:39 #枪支政策
枪支管制的相关政策一直是美国政治中的争议议题。持枪权的支持者和枪支管制的支持者(不等同反对持枪权)在该问题上分歧很大,经常在枪支管制、枪支造成和预防犯罪、公共安全等问题上争论不休。历史学家理察·霍夫施塔特在他的文章《美国是一种枪文化》中提出了“枪文化”的概念,用来描述美国人长期以来对武器的热爱。很多美国公民接受并赞同拥有枪支权利是美国传统的一部分。一些人,特别是美国中西部和美国南部的人,认为个人拥枪自我防卫是美国身份认同的中心特征。这源自美国的边疆开拓史——枪支,作为早期美国白人对抗原住民印第安人、动物、外敌的自我防卫武器,是美国19世纪向西部扩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开拓者需要对自己的安全负责。而枪支的重要性来自美国文化的狩猎活动。直到今天,狩猎仍是这个国家一种流行的体育项目。主张限制政府权力的自由意志主义者也支持持枪权。他们认为持枪是天赋人权,不得剥夺;民众持枪可有效抵制政府扩张,防止政府滑向集权政府。1995年,根据美国烟酒枪炮及爆裂物管理局的估计,全美枪支的数量为2.23亿。2005年,18%的美国人拥有枪支,相比之下美国的北邻加拿大有3%的成人拥有枪支。到了2011年,34%的美国成年人拥有一支枪,其中46%为成年男性,23%为成年女性。2011年,美国47%的家庭拥有枪支。枪支也是当代美国流行文化的一个突出爱好,并频繁出现在电影、电视、音乐、书籍和杂志上。美国在枪支政策的政治争论分歧广泛。包括从实用性方面的争论:枪支拥有权是制造还是在遏制犯罪?宪法层面的争论: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Second Amendment)应该如何诠释?到道德方面的争论:个人通过持有枪支获得自我保护的权利与维护公众安全和人民的利益之间应该如何平衡?总结来说,对持枪权的政治争论主要集中在下面两个基本问题:第一类,统称为以权利为基础的论点,包括宪法第二修正案的论点、州宪法的论点、自我防卫权利的论点、反对暴政和侵略的论点。第二类公共政策的论点,围绕在民兵,减少枪支暴力和枪支死亡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包括关于反抗外来侵略的论点。美国人口只占全球人口大约5%,但是美国公民却拥有全球公民所拥有枪械的42%。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统计,2009年美国60%的凶杀案有使用枪械。下面的表格对美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枪械造成的凶杀案例数量上做了比较。备注:数据为最新有数据的年份,通常为2009年或2010年。美国枪械造成的凶杀各州有差异。2010年,凶杀比例最低的是佛蒙特州(0.3)和新罕布什尔州(0.4),最高的是哥伦比亚特区(16.9)和路易斯安那州(7.8)。支持枪械管制:支持持枪权利:

相关

  • 真细菌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高G+C) 厚壁菌门 Firmicutes(低G+C) 无壁菌门 (无细胞壁)产水菌门 Aquificae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 Deinococcus-Thermus 纤维杆菌门-绿菌门/拟杆菌门 Fibro
  • 病菌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高G+C) 厚壁菌门 Firmicutes(低G+C) 无壁菌门 (无细胞壁)产水菌门 Aquificae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 Deinococcus-Thermus 纤维杆菌门-绿菌门/拟杆菌门 Fibro
  • 软下疳软性下疳(英文:Chancroid)是一种由杜克来氏嗜血杆菌引起的性病,其特征是生殖器疼痛。已知软性下疳仅通过性接触即可传播。尽管在西方世界并不常见,但软性下疳是全世界生殖器溃疡
  • 性别比性别比(英语:Sex ratio),在生物学中又称性比,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对雌性(女性)的比率。在人类中,出生男女的性别比大约为105:100。性别比有以下几个种类:人类可能会无意间影响其他生物
  • 多巴酚丁胺多保他命(Dobutamine)是一种拟交感神经性药物,用于心脏衰竭及心因性休克(英语:cardiogenic shock)的治疗。本品属于交感神经的β1受体致活剂。多保他命最初于1970年代由任职于礼来
  • 达托霉素达托霉素 (Daptomycin),是脂蛋白抗生素,用来治疗威胁系统和生命的革兰氏阳性菌所造成的感染。达托霉素自然存在于土壤腐生营养玫瑰孢链霉菌(英语:Streptomyces roseosporus)中。达
  • 甲壳类见内文甲壳亚门(学名:Crustacea)是由非常大的一组的节肢动物门形成的,通常被当作是一个亚门,包括常见的物种,例如螃蟹,虾,龙虾,淡水龙虾,磷虾,和藤壶等等。这些物种通过对非常不同的环
  • 三立新闻台三立新闻台(英语:SET News Channel),简称“三立新闻”,是台湾三立电视旗下的电视新闻频道,1998年3月3日开播,是台湾多家24小时即时播出的新闻频道之一。原名SET电视台,后改为SETN,200
  • 蟠尾丝虫症蟠尾丝虫症或蟠尾丝虫病(拉丁语:Onchocerciasis),又名河川盲、河盲症(river blindness),是一种因感染蟠尾丝虫引起的疾病。病状包括严重搔痒、皮下肿块,以及失明。是全球仅次于沙眼
  • 变种在植物分类学中,变种(拉丁文:varietas,简称写做 var.)为一种分类级别,位于种与亚种之下、变型(英语:Form (botany))之上;作为种下分类群,生物学名会采用三名法。有一种枕形仙人掌“E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