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河畔纳希切万

✍ dations ◷ 2025-02-24 14:39:38 #顿河畔纳希切万

顿河畔纳希切万(俄语:Нахичевань-на-Дону),又称新纳希切万(亚美尼亚语:Նոր Նախիջևան,与老纳希切万相对),俄罗斯南部顿河畔罗斯托夫附近的一座城市,1779年由顿河亚美尼亚人建立,1928年并入罗斯托夫。

在克里米亚汗国成为俄罗斯附庸国后的1778年夏,为巩固对新俄罗斯地区的统治,将克里米亚彻底消化,俄国将领亚历山大·苏沃洛夫将12,600名克里米亚亚美尼亚人重新安置(英语:Population transfer)到顿河地区。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79年11月14日下令划给这群亚美尼亚人86,000公顷土地。三分之一的亚美尼亚人死于迁徙的路上和第一个冬天,幸存者建立了新纳希切万,新纳希切万“迅速成长为一个拥有自己的大教堂和神学院的重要城镇”。

1894年,亚美尼亚社区曾为庆祝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登基25年在顿河畔纳希切万建造了一座亚历山大柱(英语:Alexander Column (Rostov-on-Don))。二十世纪初,它是顿河州的一部分。在1896年就有约32,174人口,其中本地居民14,618人(45.4%),非本地居民人17,556(54.6%);亚美尼亚使徒教会信众估计有18,895人(58.7%),东正教徒10,965人(34.1%),其他的犹太人、旧礼仪派信徒、穆斯林、天主教徒、新教徒共有2,314人(7.1%)。根据1897年俄罗斯帝国人口普查,该市人口为28,427,其中操东斯拉夫语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有19,224人,约占三分之二,亚美尼亚人有8,277人,占29.1%。

到19世纪末,该市已经被不断扩张的罗斯托夫所包围。早在1897年,《布罗克豪斯与埃弗隆百科全书词典(英语:Brockhaus and Efron Encyclopedic Dictionary)》中,该市的条目就写到“如今,顿河畔纳希切万已经与罗斯托夫合并,两市之间的边界仅能通过1811年5月11日批准的一份规划来确定”。1928年12月28日,顿河畔纳希切万正式成为罗斯托夫的一部分。1929年,罗斯托夫最大的区普罗列塔尔斯基区在顿河畔纳希切万原址成立。


坐标:47°13′53″N 39°45′25″E / 47.23139°N 39.75694°E / 47.23139; 39.75694

相关

  • PPARγ1FM6, 1FM9, 1I7I, 1K74, 1KNU, 1NYX, 1PRG, 1RDT, 1WM0, 1ZEO, 1ZGY, 2ATH, 2F4B, 2FVJ, 2G0G, 2G0H, 2GTK, 2HFP, 2HWQ, 2HWR, 2I4J, 2I4P, 2I4Z, 2OM9, 2P4Y, 2POB, 2PRG
  • 南港山 (台北市)南港山,海拔375米,位于台北市南港区九如里与信义区中坡里的交界处,为“南港山系”的主要山峰,名列台湾小百岳之一。南港山系横跨台北市南港区、信义区、大安区,向东南并延伸至文
  • 恩克拉瓦王国坐标:45°41′N 15°18′E / 45.683°N 15.300°E / 45.683; 15.300恩克拉瓦王国(英语:Kingdom of Enclava)是以瓦辛奇维兹为代表的一群波兰人于2015年4月23日创立的私人国家,面
  • 崔东伯崔东伯(1898年-1987年),字文壁(一作文璧),男,江苏宜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工作者、政治人物,曾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 殇痛杀客《殇痛杀客》(英语:"Sucker for Pain")是美国说唱歌手李尔·韦恩和维兹·卡利法和组合梦想之龙乐队,与X大使(英语:X Ambassadors)助阵Logic和Ty Dolla Sign(英语:Ty Dolla Sign)合作的
  • 廖语晴廖语晴(1981年5月24日-),本名廖珮伶,台湾艺人,艺名Linda,从发行个人专辑出道,后开始接演戏剧,代表作为《飞行少年》。同时也是第二届ESL星海争霸2女子杯冠军。父亲廖治德为秀泰影城董
  • 多安通讯社多安通讯社(土耳其语:Doğan Haber Ajansı,缩写DHA)是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土耳其通讯社。它隶属于多安传媒集团。它提供英语、德语和汉语以及土耳其语的新闻。截止2011年,多安通
  • 斯图尔特·埃森斯塔特斯图尔特·埃利奥特·埃森斯塔特(英语:Stuart Elliott Eizenstat,1943年1月15日-),是美国外交官、律师。曾担任美国驻欧盟大使、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美国国务院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次卿、国际贸易商务部副部长。
  • 吉川转吉川转(6月4日-),日本漫画家。
  • 朱光庭朱光庭(1037年-1094年)字公掞,河南偃师人。朱景之子,十岁能写文章。嘉祐二年进士,调万年簿,时人称“明镜”。哲宗时,司马光荐为左正言,乞罢青苗法。后来与贾易成为洛党领袖。后来洛党式微,改入朔党,形成蜀洛朔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