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一次拉巴洛条约
✍ dations ◷ 2025-04-26 12:45:25 #第一次拉巴洛条约
拉帕洛条约是一条由意大利王国与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 (在1929年正名为南斯拉夫王国)之间签订的条约,内容主要为解决有关在上亚得里亚、达尔马提亚以及后的威尼斯朱利亚地区的一些边界争论。该条约签订于1920年11月12日 ,地点为邻近意大利热那亚的拉帕洛。当奥匈帝国解体后意大利宣称了自己在1915年伦敦条约中获分配的领土后,意南二国之间便在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出现绷紧关系。根据这一份在1915年4月26日由意大利王国及协约国于伦敦签订的秘密条约,在一次大战中以胜利结束的前提下,意大利就会获得若干领土所得,包括达尔马提亚北部及著名的札达尔、希贝尼克及大部分的达尔马提亚群岛(除了克尔克和拉布)。这一批领地带着种族混居的人口,该地区的有超过一半人口是由斯洛文尼亚人及克罗地亚人所构成。因此,该条约在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压力底下藉凡尔赛条约宣告作废,造成了意大利对北达尔马提亚的申索无效。拉帕洛条约的目标便是随着1915年伦敦条约失效所产生之空白中寻求妥协。在连串商讨的结论,以下的领土划归予意大利:根据条约,里耶卡本市(在意大利称为阜姆)将成为独立的阜姆自由邦,从而结束了加布里埃尔·邓南遮军队始于向阜姆进军的军事占领,当时一度改称为意大利卡尔纳罗摄政统治区(Reggenza italiana del Carnaro)。当这一部分条款在1924年被撤消后,意大利及南斯拉夫签订了罗马条约(Treaty of Rome (1924)),它分别瓜分了阜姆及毗邻的苏沙克(Sušak,意大利语为Sussak)港予意大利和南斯拉夫。该条约将为数甚多的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留予意大利。根据作家保罗‧N·赫恩(Paul N. Hehn)所书:"条约遗下了50万的斯拉夫人在意大利境内,而只有为数几百的意大利人在那些尚未成熟的南斯拉夫式州份里"。 根据奥地利的普查,大约25,000名德意志族裔及3,000名匈牙利人亦居于那些条约中意大利吞附的地区。
相关
- 攀鲈亚目攀鲈亚目为辐鳍鱼纲攀鲈目的其中一个亚目。攀鲈亚目下分3科:
- Cusub2/subS硫化亚铜,分子式为Cu2S,在自然界中形成辉铜矿。硫化亚铜有很窄的化学计量变化范围: Cu1.997S至Cu2.000S。Cu2S可由热的铜在硫蒸气或H2S反应制得。铜粉在熔融的硫中快速反应生成
- 三名制命名法在分类学上,三名法(英语:Trinomial nomenclature)指针对低于种的分类单位所采用的命名方式。动物学和植物学中的三名法有差异。对于动物来说,只有一个物种以下的分类层级──亚种
- pɸ清双唇塞擦音[ p͡ɸ]是由清双唇塞音与清双唇擦音紧密结合形成的一个清塞擦音。该辅音是一种罕见的塞擦音,用于一些口语中。其浊音为浊双唇塞擦音。目前并未发现该音在任何语
- WFIRST大视场红外巡天望远镜(英语:Wide Field Infrared Survey Telescope,WFIRST)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发的红外空间望远镜。2010年,它被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十年巡天委员会列为未
- 2005年200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列表,旨在列出200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
- 亚历山大·皮丘希金亚历山大·尤里耶维奇·皮丘希金(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Ю́рьевич Пичу́шкин,英语:Alexander Yuryevich Pichushkin,1974年4月9日-)在莫斯科时间2006年6月16
- 陶启圣陶启胜(1883年-1911年10月11日),或作陶启圣,清末湖北人,新军陆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后队第二哨哨长(排长),1911年武昌起义中,第一个被杀的清军人物。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刘复基、彭楚
- 䳍形目.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
- 五贤帝安敦宁王朝(96—192年),又称涅尔瓦-安敦尼王朝 (Nerva Antonine dynasty)、安东尼努士王朝,是罗马帝国的一个王朝。王朝初期进行了达西亚战争与帕提亚战争。115年时罗马帝国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