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谭其骧
✍ dations ◷ 2025-07-04 10:50:14 #谭其骧
谭其骧(1911年2月25日-1992年8月28日),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兴人,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主要奠基人。谭其骧1923至1926年就读于嘉兴秀州中学,16岁在上海就读于上海大学和暨南大学,193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系,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生院。此后先后任教于辅仁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春,到贵州浙江大学任史地系副教授。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任贵州浙江大学任史地系教授。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随浙大回到杭州,并给上海暨南大学兼课。1950年,浙江大学被迫停办历史系,他转到上海复旦大学,1957年至1982年间任历史系主任,其间创立了历史地理研究室。“大跃进”时期,在大批树木被砍去炼钢时,谭其骧撰写了论黄河安流的文章,指出黄河决徙病源在于植被遭到破坏,从而导致严重水土流失。1980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至1986年,历史地理研究室成为历史地理研究所,谭其骧出任所长。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从1950年代初开始编撰,直到1980年代初才开始正式出版,是当代中国历史、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此外,谭其骧还主编了《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并有《长水集》、《长水集续编》等历史论文集。谭其骧在其著作《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提出了版图中国论的概念,他认为现代的中国人不能拿古人心目中的"中国"作为中国的范围。也不能拿今天的中国范围来限定我们历史上的中国范围,而是清朝鼎盛版图的范围为中国历史上的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都是中国史上的民族;在这个范围之内所建立的政权,都是中国史上的政权。对于高句丽,当其定都现中国境内时,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权。但是等到公元427年迁都朝鲜半岛时,就不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权了,不管其在朝鲜半岛还是中国东北的领土都不是中国历史上的范围。从而成为大陆历史观的标准之一。但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是政治任务,受到政治上的左右,上面的指示说得都不明确,但真正等到事情来了,就要强调政治上的问题,上面一旦决定,你就不能改变。譬如说,为了反对“修正主义”,地图上一条界线划在这里,如果有年轻人提出应该画大一点,你如果反对那就是卖国,这是最麻烦的。比如说历史上和越南(安南)之间的界线,方国瑜先生主张画到最南边,谭先生主张画到最北边,方先生手下的年轻人主张画在中间,外交部最后裁定画在中间,这没有办法。政治上的,有些事情不讲道理,上面定了就定了。谭其骧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不合理,表示:“中国现行的沿袭元明清旧制的一级行政区划极不合理,一是许多省区不符合自然、经济和人文区域,二是多数省区太大。这种区划状况不仅阻碍经济发展,并且也不利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有必要予以改变。也就是说,通盘制定适应中国当前和今后国境治理、经济发展的新的行政区划,应该就在近期内列入国家大事类的议事项目之内。”
相关
- 嗜碱性粒细胞嗜鹼性球或嗜鹼性粒細胞(英语:Basophil 或 Basophilic granulocyte)是一种最少见的粒细胞,约占循环系统中白细胞的0.5%至1%,得名自其可以被碱性的染料染上色的特性,是许多免疫反应
- 核碎裂核破裂(核碎裂,英语:Karyorrhexis)是垂死细胞的核的破坏性碎片化,染色质不规则地散布在细胞质内。经常在固缩之后发生,核破裂之后会发生核溶解,都可能是细胞程序性死亡和坏死的结果
- 多巴胺多巴胺(英语:dopamine,撷取自3,4-dihydroxyphenethylamine);化学式:C6H3(OH)2-CH2-CH2-NH2)是一种脑内分泌物,属于神经递质,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它正式的化学名称为“4-(2-乙胺基)苯
- 5-甲氧基二甲基色胺5-甲氧基二甲基色胺,二甲基色胺衍生物,一种色胺类致幻剂。存在于很多植物和蟾蜍中。1936年首次合成。
- 产前诊断产前诊断是针对怀孕期间,出生之前的胎儿所作的检查。目的是侦测生育缺陷,例如神经管缺陷、染色体异常、遗传疾病等等症状。产前诊断包括筛查和诊断性检测。筛查是针对胎儿有发
- 阿拉伯文字阿拉伯文字是一种用于书写阿拉伯语、曼丁哥语方言、中库尔德语、卢尔语、波斯语、乌尔都语、普什图语及其他亚非语言的书写系统。在16世纪还被用于书写西班牙语。阿拉伯文字
- 计算计算(英语:Calculation)是一种将“单一或多个的输入值”转换为“单一或多个的结果”的一种思考过程。计算的定义有许多种使用方式,有相当精确的定义,例如使用各种算法进行的“算
- 示波器示波器(英语:oscilloscope)是一种能够显示电压信号动态波形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够将时变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时间域上的曲线,原来不可见的电气信号,就此转换为在二维平面上直观可见
- 蠹鱼衣鱼(学名:Lepisma saccharina),俗称蠹、蠹鱼、白鱼、壁鱼、赤木虫、书虫或衣虫,古名蛃(音同“丙”)或蟫(音同“覃”),是一种灵巧、怕光、怕空气扰动、而且无翅的昆虫,身体呈银灰色
- 客家话拼音客家话拼音方案是广东省教育部门于1960年9月公布的广东拼音方案之一,以广东省梅州市区(含梅江区、梅县区)的梅城口音为标准,以拉丁字母拼写语音,以右上方标数字表示声调。拼音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