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天坛

✍ dations ◷ 2025-08-09 23:23:22 #台湾天坛
台湾首庙天坛(简称(台南)天坛,地方居民俗称天公庙),为主祀玉皇上帝的道教庙宇。位于台湾台南市中西区,昔日为府城最高点-鹫岭之上。该庙原址本来是郑氏王朝政府官员奉明正朔、筑台祭告上天的平坦空地,清咸丰四年(1854年),才于祭天原址建庙立坛。台南天坛的现有庙宇外观与名称均是从1893年的大修后沿用至今。1985年,该庙宇经中华民国台湾政府指定为三级古迹。1997年文化资产保存法修正取消三级分级制后,已变更为直辖市定古迹。台湾民间说法,“台湾天公三间半”,意思是台湾主奉天公的名庙,分别是南台湾的台南天坛、中台湾的沙鹿玉皇殿、北台湾的新竹天公坛,以及“半间”彰化元清观(因道路拓宽,殿宇内缩)。明清朝代的道教坛庙设置大略可分为自然神祇坛庙(如天坛)及人文神祇庙宇(如关帝庙)两大类。其中,天坛为与上天交谈的场所,因此祭祀活动必须于露天举行,也就是于不设屋顶的坛上举行仪式。而一般来说,天坛祭祀活动仅为帝王才能从事的科仪,寻常民众的向天祈福祭祀,就仅能于家中设炉向天祈福。相传1661年12月郑成功自荷兰东印度公司取得台湾后,官方的祭天天坛即设于“鹫岭”,该小山丘即为台南天坛现址。因为该地颇为平坦,台语亦称天坛为天公埕(Thiⁿ-kong-tiâⁿ)。自此,此地点成为郑氏王朝统治者每年祭祀上天的场所。除此,台南民众亦以圣炉为坛,并由在地仕绅轮流值年,供奉该圣炉于该轮值仕绅的民宅大厅。此炉主轮值的道教习俗,也于其后普遍见于台湾各地,且沿袭至今。1683年明郑灭亡后,明郑王朝所属君臣兵士及其家属十万人,俱遭清政府下令强制迁回中国内地。该坛现址遂不再举行任何祭仪,然而轮值天公炉活动仍于当地依例轮值举行。天坛所在位置称为鹫岭,为市内最高处。日治时期以后,台南测候所亦落脚此处以便观测气候。详见鹫岭。台南地区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玉皇上帝诞辰的“天公生”日,用掷筊方式选出炉主安置圣炉的做法一直沿用到1850年代。因为汉人的台湾移民渐多,教众有增无减。于是当地仕绅研拟于原天坛现址建庙安置天公炉,而轮值炉主则成为该年度的庙宇经费资助人。1854年,台南市官民共同集资兴建庙宇,于同年8月动工,隔年完工。1855年完工的台南天坛正殿奉祀玉皇上帝圣神,右侧奉福德正神,随后并增建后殿祭祀其他佛道神像。该庙不但成为台湾史上首座坛庙,也是少见的天坛坛庙,另外,此间由官民合建的天坛,更是以圣牌而非泥塑木雕神像祭祀玉皇上帝的庙宇。台南天坛于1862年、1893年、1949年、1982年及1996年经过规模大小不一的整修。其中,以1899年的整修幅度最大。迄今庙宇原貌亦为当时所修竣模样。该庙之所以修竣重整,除了年份久远之外,增祀神明也是其主因。迄今,该庙的祭祀神明约有20多位,主要神祇有:因台南天坛附近的数百年的街道整建,加上多次整修都未能复旧施工,因此整体建筑并未显出古貌。不过该庙三进三开间带两廊的格局仍显宏伟。除此,殿外龙形照壁、正殿的重檐歇山顶、后殿的双斜坡硬山单檐式屋顶,及各殿均有的起翘燕尾、屋架、斗拱、“憨番”雕刻都极具特色。高悬屋垣的“一”字匾名震南都,台语俗谚称“千算万算,算不到天一划。”(或作“千算万算,不值天一划”,意思是“人算不如天算,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故立了“一”字匾,纪念上苍造化之功。本庙“一字匾”、台湾府城隍庙匾“尔来了”的与竹溪寺匾“了然世界”合称“台南三大名匾”。若加上祀典武庙的 匾“大丈夫”,则称台南四大名匾。

相关

  • Boston新英格兰波士顿(英语:Boston)为美国马萨诸塞联邦(英语:Commonwealth (U.S. state))首府,占地面积 48平方英里(124 km2),2018年居民总数为694,583位,是马萨诸塞乃至新英格兰地区人口最
  • 海胆海胆是棘皮动物门分类下的一个纲,其正式学名是海胆纲(Echinoidea),意思是“像豪猪般的动物”),又名“海刺猬”。海胆生活在海洋中,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海洋,从潮间带至数千米的深海
  • 共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英语:synchronic linguistics),又称静态语言学,是由索绪尔创立的一套语言学方法,其特点是对某个语言现象只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进行研究(通常是现在,但也可以是历史上的
  • 发酵酶发酵酶(Zymase)是一种可以催化糖类发酵成乙醇和二氧化碳的酶复合物。它天生就存在于酵母菌之中。发酵酶的活性在不同的酵母菌株之间也会有不同。发酵酶(写成英文Zymase)也是一个
  • 主权在民人民主权论,又称国民主权说,主张国家主权归全体人民所有,政府应由人民产生并服从人民的意志。亦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理论基础来源于启蒙运动,伴随18、19世纪民权思想而来。
  • 顺反异构顺反异构(英语:cis-trans isomerism),旧称几何异构,是存在于某些双键化合物或环状化合物中的一种立体异构现象。由于存在双键或环,这些分子的自由旋转受阻,产生两个物理性质或化学
  • 承恩门坐标:25°02′52″N 121°30′40″E / 25.047717°N 121.511192°E / 25.047717; 121.511192台北府城北门,正式名称为承恩门、或迳称为北门,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的清代城门
  • 狄拉克方程理论物理中,相对于薛定谔方程之于非相对论量子力学,狄拉克方程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一项描述自旋-½粒子的波函数方程,由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于1928年建立,不带矛盾地同时遵
  • 菌托蕈托(英语:volva)是一个真菌学术语,用于描述外被组织残留于蕈类底部的杯状组织或是包覆未成熟,具闭室子实层真菌的包被残留组织。因为蕈托易于观察,因此在辨识野外蕈类时,蕈托的特
  • 台湾闽南语常用动词自明郑时期到清治时期,中国闽粤一带的移民大量进入台湾,其中以福建省南部的泉州府人以及漳州府人最为多数,使得闽南语逐渐取代了台湾原住民族诸语,成为了台湾最优势语言,使得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