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闽南语常用动词

✍ dations ◷ 2025-08-10 20:47:22 #台湾闽南语常用动词
自明郑时期到清治时期,中国闽粤一带的移民大量进入台湾,其中以福建省南部的泉州府人以及漳州府人最为多数,使得闽南语逐渐取代了台湾原住民族诸语,成为了台湾最优势语言,使得今日台湾闽南语成为台湾第一大方言。后台湾闽南话在日治时期更以“台湾话”称之。由于外来政权不断更迭,加上日治后,两岸逐渐隔阂,使得台湾闽南语在腔调上与原生闽南语有着些微差异,在语汇上也吸收了各时期政权以及原住民族的外来语,因此最后形成了与原生闽南语有差异的台湾话。下方整理出台语中与华语有着些微或较大差异的常用名词字词与华语字词间的对照,并采用台罗拼音为其标音。不过,需注意的是台语的部分名词也有地域性的差异。

相关

  • 东南极克拉通东南极克拉通(英语:East Antarctic craton)是一个古老的克拉通,形成今日南极洲的大部分。18亿年前东南极克拉通是妮娜大陆的一部分。在古生代早期东南极克拉通是冈瓦纳大陆的一
  • 法医人类学法医人类学(英语:Forensic anthropology),是体质人类学与人骨学(osteology,对人类骨骼的研究)运用于法律环境下的应用科学,往往是在刑事案件中,受害人尸骸的分解程度较深的阶段。法医
  • 各向异性非均向性(anisotropy),或作各向异性,与各向同性相反,指物体的全部或部分物理、化学等性质随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特性,例如石墨单晶的电导率在不同方向的差异可达数千倍,又如天文
  • Equus mulus Erxleben, 1777骡子(学名:Equus ferus × asinus)是马和驴的杂交种。严格地说,在中文里母马和公驴的后代称为马骡(“骡,驴父马母者也”《说文解字注》。“骡”是“骡
  • 博帕尔博帕尔(Bhopal;भोपाल)是印度中央邦首府,处于北纬23°15',东经77°25',海拔523米,2011年人口有1,795,648人。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在1707年逝世后,政局不稳,一个名为穆罕默德的阿富
  •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年10月21日-1834年7月25日),英国诗人、文评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古舟子咏〉(亦可称作〈古舟子之歌〉)(The Ri
  • 代数数论在数学中,代数数论是数论的一支,其中我们将“数”的概念延伸,以解决具体的数论问题。我们在代数数论中考虑代数数,这类数是有理系数多项式的根。与此相关的概念是数域,这是有理数
  • 屏东平原屏东平原为台湾之一陷落冲积平原,面积约1,210平方公里,为仅次于嘉南平原之台湾第二大平原。屏东平原位于台湾西南部,属于南台湾地区,行政区属于屏东县一部分。南北长约 60 公里
  •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n/an/an/an/an/an/an/an/an/an/a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HSD11B1),也称为可的松还原酶,是一种NADPH依赖性酶,在包括肝脏、脂肪组织和中枢神经系统在内的关键代谢组织中高度表达
  • 尼布楚涅尔琴斯克(俄语:Не́рчинск),中文名尼布楚(满语:ᠨᡳᠪᠴᡠ,穆麟德:Nibcu,太清:Nibqu),是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辖下的一个市级镇,为涅尔钦斯基区的行政中心。此地因历史上的《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