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门

✍ dations ◷ 2025-08-10 21:55:02 #承恩门
坐标:25°02′52″N 121°30′40″E / 25.047717°N 121.511192°E / 25.047717; 121.511192台北府城北门,正式名称为承恩门、或迳称为北门,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的清代城门建筑,为台北府城的正门。其坐落于现今台北市忠孝西路、延平南路与博爱路交叉口,落成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为台北府城五大城门中唯一完整保持建城时代原貌者,是台湾新式城门的代表作,也是台北市区仅存不多的清代建筑之一。门外原建有瓮城,今已不存。现与台北府城其他城门共同列为中华民国国定古迹。北门是台北建城的标志性建筑,但曾长期欠缺应有的的史迹与地景维护,而1978年启用的北门高架桥(忠孝桥引道)紧贴北门旁通过,更使北门在视觉上遭到严重遮蔽。有鉴于此,台北市政府在2015年启动的都市复兴计划“西区门户计划”当中,将北门的景观重整列为重点项目之一,首先在2016年初拆除北门旁的北门高架桥,同时于城门周围打造广场式的开放空间,期许将北门塑造为如同巴黎凯旋门般的“国门”意象,成为台北的历史地标。承恩门雄镇台北府城之北,由于面向北方,取意“承接天恩”之意而得名。清代自朝廷派驻台湾的地方官员皆由承恩门入台北城,与一般平民由南门(丽正门)入城之俗有所不同。北门与其他三座城门(1905年拆除的西门和1966年改建前的东门、南门)一样,都是属于封闭的碉堡式城门,与小南门不同。城门台座的石材采用的是大直北势湖一带山区的安山岩,经交错堆砌而成。城楼外壁则以红砖砌成,将城楼内部空间完全包围,并且和屋顶、台座连为一体,以加强结构;北面外壁接近圆拱门洞上方处有横额,中间题有“承恩门”三字,加上落款“光绪壬午年”与“良月吉日建”。屋顶为传统台湾建筑常见的单檐重脊歇山式屋顶;有对外监视作用的二方一圆外壁窗洞较一般城门稍小,这两个特征都与东门类似。城楼内部空间另外有一道内壁,与外壁形成一个“回”字形构造,双重护卫城楼中央的活动空间。在官员长期主导与地方仕绅的赞助下,台北府城于清光绪10年(1884)年正式落成于艋舺(今万华区)与大稻埕两地中间的地带。北门即为五座城门之一,可以说是台北府城的正门。除了作为大稻埕(约略位于台北府城西北方)居民进城与出城的主要通道,基于城门方位上面向淡水河口的缘故,因此对于防御上的功能也有所侧重。在城门本身的防御式设计外,另外还在城门北侧增建一道方形的外廓(俗称“瓮城”),将城门半面包围,且设计外廓的圆拱门洞与城门门洞间互不相对(东门亦有此类外廓设计,但为接近椭圆形的外廓);外廓北面门洞上方处有题著“岩疆锁钥”四字的横额,该横额后来随着日本当局拆除外廓,而流落成为总督官邸(今台北宾馆)凉亭的础石;战后移至新公园(今二二八和平公园)的“碑林”陈列,直到1998年2月才重新移回北门前方空地。此外,当时清朝官员进入台北府城,经常是搭船沿着淡水河上溯,到离北门外不远处的岸边上岸,然后从北门进城,因此北门外还曾经设有一座木造的接官亭。自北门往城内方向则直结北门街(今博爱路),可以通往巡抚衙门及布政使司衙门(前者现已不存;后者只保留一部分,并移置于植物园内)等官厅。清朝末年,日治初期北门曾整修过一次,其差异性在于屋顶滴水下清朝有一道大约20公分左右的凹槽,而日治时期的照片中那道凹槽就消失了,这是最明显的差别。1895年6月7日,已经于台湾北部登陆的日军应仕绅代表辜显荣等人请求,准备进入当时接近无政府状态的台北府城。于北门外踌躇不前时,又得一老妇协助,兵不血刃地从北门进城,开启日治时期的殖民序幕。日人强硬执行“市区改正”计划,至1904年已拆除台北府城大半城墙。1905年拆除西门后,原本欲进一步拆除包括北门在内的剩下四座城门,后来在学者山中樵及其他学者的请命之下,加上民政长官后藤新平的支持,才得以避免被拆除的命运。之后又于1935年依《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指定为史迹加以保存。原有的城墙被拆除后,墙基皆重新开辟为三线林荫大道(当时通称为“三线路”)。北门的位置正好位于北三线路(今忠孝西路)与西三线路(今中华路)间的接点,加上其他整建或新设道路的交会,变成立于圆形安全岛上的北门,有逐渐成为道路交通要冲地标的态势。而在北门附近,日本人也新建了两栋公共建筑—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厅舍(1919年落成,今台湾铁路管理局旧舍)与台北邮便局(1930年落成,今台北邮局)。淡水线铁路亦曾有一个以北门为名的车站,设于城门北边一段距离处(1915年~1923年)。

相关

  • 国家产业复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英语:National Industrial Recovery Act of 1933, NIRA,又译为全国产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于1933年制订的劳工法案和消费者保护法案,授权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 阿尔泰语系阿尔泰语系(英语:Altaic languages),别译阿勒泰语系,是一个按照语言系属分类方法所划分的一组假说性语系,主要将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通古斯语族划为一个语系,有时朝鲜语、琉球语、
  • 糖解作用糖酵解(英语:glycolysis,又称糖解)是把葡萄糖(C6H12O6)转化成丙酮酸(CH3COCOO− + H+)的代谢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所释放的自由能被用于形成高能量化合物ATP和NADH。糖酵解作用是所有
  • 光学异构物对映异构体(英语:Enantiomer (/ɪˈnæntiəmər, ɛ-, -tioʊ-/ ə-NAN-tee-ə-mər)),又称对掌异构物、光学异构物、镜像异构物或旋光异构体,不能与彼此立体异构体镜像完全重叠
  • 资阳人资阳人是发现于在中国四川省资阳县黄鳝溪桥下的智人化石,于1951年发现,地质年代为晚更新世,大约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出土的化石是一个头骨,并保存有上颌骨的部分。伴随
  • 肯尼思一世肯尼思·麦克亚尔宾(中世纪盖尔语:Cináed mac Ailpín;现代盖尔语:Coinneach mac Ailpein;现代皮克特人国王列表多称其为皮克特人的肯尼思三世;800年后-858年2月13日)是公元9世纪欧
  • 蔡立慧蔡立慧(1960年3月18日-),美籍华裔生物学家。1983年国立中兴大学兽医学系毕业、威斯康辛大学分子生物硕士、1990年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病毒学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麻省
  • 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英语:Atorvastatin),商品名为立普妥(Lipitor),是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常见药物。由辉瑞公司装造。。它是一种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它还可稳定血液斑块和
  • 城可以指:
  • 恋靴恋靴(英文:Boot Fetishism),一种与靴相关的恋物。这种爱好也被称为恋靴癖,有恋靴心理或行为的人称作恋靴者。它和恋鞋非常相似,许多由高跟鞋产生的性吸引也可由靴产生。在大多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