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酵酶
✍ dations ◷ 2025-10-29 14:59:18 #发酵酶
发酵酶(Zymase)是一种可以催化糖类发酵成乙醇和二氧化碳的酶复合物。它天生就存在于酵母菌之中。发酵酶的活性在不同的酵母菌株之间也会有不同。发酵酶(写成英文Zymase)也是一个药物的品牌──Pancrelipase(胰脂肪酶)的名字。发酵酶最早是在1897年由德国化学家爱德华·比希纳(Eduard Buchner)首次进行与酵母细胞分离,并且在没有活细胞的状况下,置于实验室进行对糖类的发酵,因此他于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
比希纳获得诺贝尔奖的这个实验内容包括对酵母细胞进行无细胞萃取,并且这个“榨汁(press juice)”能进行发酵糖类这个作用。这个实验也推翻了活力论(vitalism)因为这实验证明了在进行发酵时,并不需要活酵母菌的存在即可发生作用。无细胞萃取经由干燥酵母细胞和石英与硅藻土结合,然后再用研钵和研杵磨碎该酵母细胞。然后在磨碎时,若酵母菌破碎,其中的胞液被压出,该混合物会变得比较湿。该步骤完成后,将湿润混合物经过挤压过程放并且当这个“榨汁”顺势加入葡萄糖,果糖,或麦芽糖,二氧化碳会产生演变,有时这会耗时数天。之后微观调查(Microscopic investigation)显示在萃取物中没有活酵母细胞。
比希纳推测酵母细胞分泌蛋白质进入他们自身四周环境,以利发酵糖类。后来也因此得知发酵其实是发生在酵母细胞内。
英国化学家阿瑟•哈登( Arthur Harden )于1905年将发酵酶分为两个类型──透析(dialyzable)和非透析(nondialyzable)两类。
有一些科学历史学家(science historians)认为爱德华•比希纳在他1897年所得的成就,只不过是再重复做一次安托万•贝尚(Antoine Béchamp)于1857年做过的实验而已。事实上不是这样:比希纳制得酵母菌发酵酶时,并没有酵母细胞参与,此为酒精发酵;相对地,贝尚的实验已明确地指出,在不存在酵母细胞的情况,而且也有使用当时也被他称为“zymase”的东西,但他仅得到了糖反转(sugar inversion)但无酒精发酵。根据K.L.曼彻斯特(K.L. Manchester),贝尚所说的“zymase”其实是蔗糖。
相关
- 焦油焦油旧称溚(英语:tar),是一种黑色的粘稠液体,是有机物经过加热干馏的产物,常见的为用煤炼焦产生的煤焦油,但木材干馏也会产生木焦油,此外泥炭干馏,石油分馏产生的重油也被称为焦油。
- 微小噬菌体科微小噬菌体属 Microvirus 螺旋体微小噬菌体属 Spiromicrovirus 蛭弧菌微小噬菌体属 Bdellomicrovirus 衣原体微小噬菌体属 Chlamydiamicrovirus
- 健康城市健康城市在1981年开始由世界卫生组织开始推动,由世界卫生组织所显示的资料指出,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有112个,最迟至2025年,全世界逾60%人口会居住在城市中。 工业化社会所带来的
-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吸收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吸收抑制剂(NDRI)是一种借由阻挡多巴胺转运体(DAT)及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而达成作用的再吸收抑制剂。 它可使细胞膜外的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增加,达
- 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英语: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救助心搏骤停病患的急救措施,通过人工保持脑功能直到自然呼吸和血液循环恢复。心肺复苏术并非单一的技术,它包含了一系
- 阿波罗阿波罗(希腊语:Απόλλων,拉丁语:Apollō)是希腊神话中的光明之神、文艺之神,同时也是罗马神话中的太阳神,其希腊名与罗马名相同。又称福玻斯(希腊语:Φοίβος,意为“闪耀者
- CiNiiCiNii(/ˈsaɪniː/ )是一个面向日本学术图书资料的书目数据库(英语:Bibliographic database)服务,尤其是日本出版的日语和英语著作。该数据库成立于2005年4月,由日本国立信息学研
- 书法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也是东亚书法的代表。所以以文字为基准的角度看,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但是这种独特性并不妨碍不认识中文字体的人欣赏中国书法。汉字是中
-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英文:Special Olympics)是为智能障碍者所设计的国际体育竞赛。特殊奥运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夏季及冬季交替举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由尤妮丝·肯尼迪·史瑞佛
- 阿罗马尼亚语阿罗马尼亚语,又称马其顿-罗马尼亚语、瓦拉几语,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东罗曼语支,是一种主要分布在东南欧的语言,使用人口约30万。阿罗马尼亚语属广义的罗马尼亚语,与罗马尼亚语(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