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彼得·凯里
✍ dations ◷ 2025-04-03 17:00:55 #彼得·凯里
彼得·菲利普·凯里 (Peter Philip Carey,1943年5月7日-),澳大利亚小说家。他是仅有的三位两次获得布克奖的作家之一(另两位是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和希拉里·曼特尔)。他也与人合作创作了电影剧本《直到世界尽头》。他目前是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Master of Fine Arts in Creative Writing program”项目的常务理事。主要作品有《奥斯卡与露辛达》、《凯利帮真史》等。彼得·凯利生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贝处斯·马什,双亲是汽车商。1948-1953年凯利在当地学校上学,毕业之前就转学到同州考瑞奥的吉隆语法学校读书。1961年,他被墨尔本的蒙纳士大学录取,学习化学和动物学,但因一次交通事故导致学业终端。1962年-1967年他为墨尔本的很多广告公司工作过,期间结识了作家巴里·奥克雷和莫里斯·劳瑞,他们把最新的欧美小说介绍给他阅读。1964年他和Leigh Weetman结婚。这一段时间里,他广泛的阅读,特别是詹姆斯·乔伊斯,塞缪尔·贝克特,弗兰茨·卡夫卡和威廉·福克纳的作品,并于1964年开始自己的创作。1968年,他已经积累了一些未发表的手稿。60年代末,他到欧洲和中东旅行,1968年到达伦敦,继续自己的广告事业。1970年,他回到了澳大利亚,在墨尔本和悉尼从事广告行业。1974年凯里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历史上的胖子》(The Fat Man In History)。他的朋友莫里斯·劳瑞在《国家评论》上为这篇小说集写了第一篇评论。同年他和妻子离婚,前往Balmain为格雷广告公司工作。1976年凯里前往昆士兰岛,打算在那里写作三周,然后在悉尼工作一周。这一段时间他完成了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战争罪恶》里面的大部分作品和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幸福》(bliss)。1980年凯里自己开设广告公司。在台湾,译作“彼得·凯瑞”。在出版方面,有以下的作品中译发行:在研究方面,有:在引介方面,到2011/3/30为止,使用“台湾期刊论文索引系统”仅找到一篇相关文章:郑树森/策画、赵明、李志良/译〈袋鼠原乡—澳洲小说家Peter Carey彼德‧凯里〉,发表在1991年4月号的《联合文学》。
相关
- 词法学词法学(英语:morphology,“组织与形态”),又称形态学、构词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单词(word)的内部结构和其形成方式。如英语的dog、dogs和dog-catcher有相当的关系,英语使用者能
- 杯状细胞杯状细胞(goblet cells)是一种上皮细胞,主要功能为分泌黏液,协助其表面所在的润滑。在身体内,杯状细胞能在气管、支气管、小肠、大肠、上眼睑等处发现:在气管内,负责分泌使气管湿润
- 胃溃疡消化性溃疡(英语:peptic ulcer disease,简称PUD),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这是指胃、小肠前段(十二指肠)或幽门,有时也包含了食道下端的黏膜损伤(溃疡)。在胃发生的溃疡称作胃溃疡(英语:s
- 库普弗细胞库普弗细胞(英语:Kupffer cell、Browicz-Kupffer cell、stellate macrophages,亦称为肝巨噬细胞)是位于肝脏中的特殊巨噬细胞,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的
- 手肘肘是指手臂中部,连接上臂与前臂的铰链关节——肘关节附近的区域。有三块骨头与肘关节相连:上臂的肱骨、前臂的尺骨和桡骨。肘尖的突出物是尺骨鹰嘴,而肘内部的外表构造称为肘前
- 缬草酸戊酸是化学式为C5H10O2的短链饱和脂肪酸。其它常用中文名称还有正戊酸、缬草酸等。 与其他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羧酸类似,戊酸带有难闻的气味,类似于臭袜子的气味。它存在于多年生
- 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世界七大工程奇迹,简称世界工程奇迹,是指近代至现代七项最大型的工程,由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出。它们分别是巴拿马的巴拿马运河、荷兰的北海保护工程、美国的帝国大厦及金门大
- 郭柏灵郭柏灵(1936年10月23日-),生于福建龙岩,中国数学家,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唐崇惕唐崇惕(1929年11月26日-),女,福建福州人,中国寄生虫学家。1954年从福建师范学院生物学系毕业,现任厦门大学生物系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主要从事研究与人类关
- 老婆妻,是男女婚姻中对女性配偶的称谓,与夫相对应。台湾话中将妻子雅称为牵手,清国初年台湾文献记载台湾原住民族、平埔人称妻为牵手,后受台湾不同族群广泛使用,向外人谦称自己配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