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伐尔喷管

✍ dations ◷ 2025-04-25 14:06:18 #喷气发动机,流体力学,天体物理学

拉伐尔喷管(, 亦称渐缩渐阔喷管,convergent-divergent nozzle、CD nozzle或con-di nozzle)是一个中间收缩、不对称沙漏状的管子。借由将流体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可将通过它的热压缩气体加速到超音速。气体在截面积最小处恰好达到音速。被广泛用作蒸汽涡轮机及火箭发动机喷管,亦可见于超音速喷气发动机。类似的流动性质已经应用于天体物理学中的喷气流。

公元1888年,由瑞典发明家Gustaf de Laval(英语:Gustaf de Laval)开发,并使用在蒸汽涡轮机上。

最早被罗伯特·戈达德用作火箭发动机,大多数使用高温燃烧气体的现代火箭发动机都使用拉伐尔喷管。

其操作有赖于亚音速和超音速气体的不同特性。 如果由于质量流量不变而管道变窄,则亚音速气体流速将会增加。 通过拉伐尔喷管的气流是等熵的(气体熵几乎不变)。在亚音速流中,气体是不可压缩的,声音会通过它传播。 在横截面面积最小的喉部,气体速度局部达到声速(马赫数= 1.0),这种状况称为阻流。 随着喷管横截面积的增加,气体开始膨胀,气流加速到超音速,在那里声波不会通过气体向后传播(马赫数> 1.0)。

只有在通过喷管的压力和质量流量足以达到音速的状况下,拉伐尔喷管会在喉部产生阻流现象。若是没有达到条件,则不会有超音速气流产生,此时运作方式较接近文氏管。这要求喷管的入口压力始终显著高于环境压力(亦即喷流的静止压力必须高于环境压力)。

另外,喷管出口处的气体压力不能太低。出口压力虽然可以低于其排出的环境压力,但是如果低得太超过,那么气流将不再为超音速,或者将在喷管的扩张部剥离,形成喷管内的紊流,产生侧向推力并可能损坏喷管。

实务上,出口处超音速气流压力必须高于约2-3倍环境压力,气体才能离开喷管。

通过拉伐尔喷管的气流分析涉及许多概念和假设:

气体以亚音速进入喷管,随着喷管收缩,气体被迫加速,直到截面积最小的喷管喉部时,恰好达到音速。扩张部从喉部开始,截面积逐渐加大,气体跟着膨胀,渐渐超越音速。可用以下等式来计算排出气体的线速度:

一些典型火箭发动机推进剂的排气速度 v e {\displaystyle v_{e}} 值如下: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基于排出气体表现为理想气体的假设, v e {\displaystyle v_{e}} 有时也被称作理想排气速度。

使用上述等式的举例如下:假定推进剂燃烧后排出气体:进入喷管的绝对压力 p {\displaystyle p} = 7.0MPa,并在绝对压力 p e {\displaystyle p_{e}} = 0.1MPa下离开火箭排气口。在绝对温度 T {\displaystyle T} = 3500K下,具有等熵膨胀因子γ= 1.22和莫耳质量 M {\displaystyle M} = 22kg / kmol。 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可得出排气速度 v e {\displaystyle v_{e}} = 2802 m / s(2.80 km / s),这与上述典型值一致。

在阅读技术文献时可能感到困惑,因为许多作者并没有解释他们是使用理想气体常数 R {\displaystyle R} ,或者他们使用气体定律常数 R s {\displaystyle R_{s}} ,这只适用于特定气体。 两个常数之间的关系是 R s {\displaystyle R_{s}} = R {\displaystyle R} / M {\displaystyle M}

音速是一个与密度有关的量。流体速度与音速的比值被称为马赫数:

1) M = c a {\displaystyle M={\frac {c}{a}}}

由欧拉方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可得出:

d p / d ρ = a 2 {\displaystyle dp/d\rho =a^{2}} :

c d c d x = 1 ρ d p d x = 1 ρ d p d ρ d ρ d x = a 2 ρ d ρ d x {\displaystyle c{\frac {dc}{dx}}=-{\frac {1}{\rho }}{\frac {dp}{dx}}=-{\frac {1}{\rho }}{\frac {dp}{d\rho }}{\frac {d\rho }{dx}}=-{\frac {a^{2}}{\rho }}{\frac {d\rho }{dx}}} ,

2) 1 ρ d ρ d x = M 2 1 c d c d x {\displaystyle {\frac {1}{\rho }}{\frac {d\rho }{dx}}=-M^{2}{\frac {1}{c}}{\frac {dc}{dx}}} ,

方程(2)表明,沿着流线方向,气体密度变化和速度变化是成正比的,系数为 M 2 {\displaystyle M^{2}} 。由此可得,亚音速状态下,密度变化小于速度变化;相反,超音速状态下,密度变化大于速度变化。

然后根据连续性假设,

ρ c A = c o n s t {\displaystyle \rho cA={\mathsf {const}}} ,

ln ρ + ln c + ln A = ln ( c o n s t ) {\displaystyle \ln \rho +\ln c+\ln A=\ln({\mathsf {const}})} ,

d ρ ρ + d c c + d A A = 0 {\displaystyle {\frac {d\rho }{\rho }}+{\frac {dc}{c}}+{\frac {dA}{A}}=0} .

沿流线求导,有

3) 1 c d c d x = 1 M 2 1 1 A d A d x {\displaystyle {\frac {1}{c}}{\frac {dc}{dx}}={\frac {1}{M^{2}-1}}{\frac {1}{A}}{\frac {dA}{dx}}} .

如果把截面积A(x)当作已知,流速c(x),马赫数M(x)当作未知,由方程(3)就可对流动状况进行讨论。如果相对流体进行加速,则必须dc/dx > 0,由(3)

相关

  • 吸虫见内文吸虫(学名:Trematoda)是寄生虫的一种,为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动物的总称,也称为瓜仁虫。一些吸虫也被称为二口虫(拉丁语:Distoma)。其名由来是因为它的口吸盘和腹吸盘都被认为是口
  • 炸,又称油炸、爆香(英语:Deep frying或deep fat frying),是一种将食物放入高温食用油中浸泡的烹饪方法。通常在油炸锅(英语:Deep fryer)或薯片盘(英语:chip pan)中进行,工业上则多以压力
  • 英伦浩劫《英伦战火》(英语:Fire Over England),又名《荣光女王》(英语:Gloriana,即伊丽莎白一世),是一部1937年由伦敦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由威廉·K·霍华德执导,克莱芒斯·达内编剧,改编自阿佛
  • 努特卡人努查努阿特人(英语:Nuu-chah-nulth /nuːˈtʃɑːnʊlθ/;努查努阿特语:Nuučaan̓ułʔatḥ ),旧称努特卡人(英语:Nootka),是分布于加拿大的西北太平洋海岸印第安人族群,下属十五个互
  • 潍城区潍城区是山东省潍坊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面积290平方千米,人口37万。邮政编码261021。下辖4个街道、6个镇:
  • Java appletApplet或Java小应用程序是一种在Web环境下,运行于客户端的Java程序组件。它也是1990年代中期,Java在诞生后得以一炮走红的功臣之一。通常,每个Applet的功能都比较单一(例如仅用
  •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农林门诊: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19号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广东药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原为广州铁路中心医院,建于1950年,是一所具医疗、教学等各种功能的综合性医院,等
  • 乔治·凯泽格奥尔格·凯泽(Georg Kaiser,1878年11月25日-1945年6月4日),德国多产作家,一生共创作了70多部剧作,许多短篇小说和电影剧本、两部完整的长篇小说、一部未完成的片段以及一些散文作
  •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德鲁日宁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德鲁日宁(俄语: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Дружинин,1886年1月13日-1986年8月8日),苏联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知名于对1
  • 汉斯·托罗普施汉斯·托罗普施 (1889年10月7日 – 1935年10月8日) 是一位化学家,与弗朗兹·费歇尔开发费托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