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色素细胞癌
✍ dations ◷ 2025-04-25 04:45:36 #黑色素细胞癌
黑色素瘤,又称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从黑色素细胞发展而来的癌症,是皮肤癌中罕见的癌症。好发于皮肤但也可能出现在口腔、肠道或眼睛中。女性患者的黑色素瘤最常出现在腿,而男性患者则最常出现在背部。有时黑色素瘤是由痣转变发展而来,有这种转变的痣外观上的改变包括尺寸变大、边缘变得不规则、颜色改变、发痒、或皮肤破坏。对于肤色较浅的人而言,紫外线暴露是造成黑色素瘤的主因。太阳或日晒床都是可能的紫外线来源。大约有25%的黑色素瘤是从痣发展而来。有很多痣、家中曾有人得过黑色素瘤,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罹患黑色素瘤的风险都较高。一些罕见的基因缺陷,例如着色性干皮症,也会增加罹患的风险。诊断方法是对可疑的皮肤病变部位进行切片检查。避免紫外线暴露以及使用防晒油可以预防黑色素瘤的产生。治疗方法通常是手术切除。对于黑色素瘤较大的病患,会检测邻近的淋巴结来判断是否发生转移。若没有转移的话大部分的病患可被治愈。对于黑色素瘤已发生转移的病患,免疫疗法、生物性治疗、放射线治疗或化学治疗可能可以增加存活率在美国,病患在接受治疗后,若只有局部病变五年存活率为98%,若已发生转移,五年存活率则为17%。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取决于该黑色素瘤厚度(英语:Breslow's depth)、细胞分裂速度、以及覆盖其上的皮肤是否被破坏,近年发展的免疫疗法对于该病症颇有效果,能够提高治愈率。。黑色素瘤是皮肤癌当中最危险的一种,其恶性程度高,是皮肤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且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改善程度都很有限,因此死亡率很高,若能早期诊断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2012年全球有232,000人罹患黑色素瘤,并造成55,000人死亡。澳洲和新西兰的黑色素瘤发生率为全球最高。欧洲和北美洲也有高发生率,但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生率则较低。在台湾则占了皮肤癌当中7%左右。男性得病的比例高于女性。1960年代以来,黑色素瘤在以白人为主的区域变得越来越常见。
相关
- 黑颈天鹅黑颈天鹅(学名:Cygnus melancoryphus)是小型鸭科天鹅属鸟类,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是南美洲体型最大的原生雁鸭类。体长1至1.4米,体重3.5-6.7公斤;雄性身型较雌性大
- 奥斯陆奥斯陆(挪威语:Oslo 聆听 帮助·信息),1925年前旧称克里斯蒂安尼亚(Kristiania),是挪威首都和最大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挪威的贸易、银行业、工业和航运枢纽,位于挪威
- 甚低频甚低频(VLF, Very low frequency)是指频带由3KHz到30 KHz的无线电波。VLF多数用作潜艇通讯、无线心跳频率检测器及地球物理学研究等。另外对于雪崩时的人命及财产搜索,VLF亦起
- 核运输核运输(英语:Nuclear transport)是细胞核膜上所进行各种运输作用,其中大分子受到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es,NPCs)的控制,而小分子则可以不受约束。核转运蛋白(karyopherin),如
- 下纲纲(英语:class,拉丁语:classis,复数:classes)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分类级别,以及该级别中的分类法的分类单元。其他众所周知的级别按照大小降序排列是生物、域、界、门、科、属和物
- snRNA小核RNA(英语:small nuclear RNA,常见缩写为snRNA,也见译为核内小RNA),是含有100到300碱基的RNA。它参与真核生物细胞核中RNA的加工。snRNA和许多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成为小胞核核糖
- 加利福尼亚高速铁路加利福尼亚高速铁路是美国加州一个计划中的高速铁路系统,目前由加州政府(英语:Government of California)成立的加利福尼亚高速铁路管理局(英语:California High-Speed Rail Autho
- 种 (消歧义)种可以指:
- CD45n/an/an/an/an/an/an/an/an/an/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C型受体(英语: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 type, C,缩写:PTPRC)是一个由PTPRC人类基因编码的酶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C
- 曼达安教曼达安教 (现代曼达安语(英语:Mandaic language):מנדעיותא Mandaʻiūtā; 阿拉伯语:مندائية Mandāʼīyah)是一个诺斯底主义宗教,信仰该教的民族称作曼达安人,其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