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斯敏斯特体系
✍ dations ◷ 2025-11-27 21:58:08 #威斯敏斯特体系
威斯敏斯特体系(英语:Westminster system,也译为西敏制),是指沿循英国国会体制,奉行议会至上原则的议会民主制,以其所在威斯敏斯特宫为名。荷兰学者李帕特(Arend Lijphart)归类为“威斯敏斯特模式”(Westminster model)。威斯敏斯特体系是当代民主宪政体制的一种,是沿循英国议会威斯敏斯特宫所用之体制的议会制。威斯敏斯特体系主要在英联邦成员国使用,开始于19世纪中期的加拿大省份和澳大利亚各殖民地。现在除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还有印度、爱尔兰共和国、牙买加、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马耳他等前英国殖民地国家沿用此制。其他形式的议会制国家,如德国、意大利的体制,跟威斯敏斯特体系有很大不同。其威斯敏斯特体系的特点包括:威斯敏斯特体系的众多议事程序来自英国议会的公约、惯例、先例,这些成文或不成文法则构成英国宪法。跟英国不同,使用威斯敏斯特体系的多数国家有成文宪法;不过,公约、惯例、先例在这些国家仍有重要的功能,因为有时宪法并没有明确指定国家体制的重要元素。例如,加拿大宪法没有提到内阁的存在,也没有指定政府首长和国家代表的名号(联邦总理大臣),这是因为这些机构的产生及功能是在宪法条文之外逐渐形成的。国家元首的地位乃为政府之象征,在英国尽管选举的大权是在国家元首(英国君主)的手上,但是实际上政府的权力在民选代议士的领导人(首相或总理大臣)手中。作为一位广义的国家元首有别于专制政权的领袖会借由透明的过程取得权力,在澳大利亚及加拿大都奠定了这样的典范,都是相当好的例证,如果超出元首可行之权力都会被视作破坏传统的制度,也因为成文宪法的出现,这些传统也开始变成具体化的法律以限制元首的权力过当。
相关
- 京都大学坐标:35°1′34″N 135°46′51″E / 35.02611°N 135.78083°E / 35.02611; 135.78083京都大学(日语:京都大学/きょうとだいがく Kyouto daigaku;英语译名:Kyoto University),简称
- 词尾后缀(英语:suffix),又称字尾或词尾,在词汇学的定义中表示一种后置于其他词素后的词缀。以英语为例:establish(动词)+ -ment(后缀)→establishment(名词):借由后缀-ment的使用,使原本的动词
- Porter, R.S.罗伊·波特(1946年12月31日-2002年3月3日,英语:Roy Porter),英国历史学家,以其在医学史上的大量研究成果成名。2001年自伦敦大学卫康医学史研究中心退休。退休不满一年即心脏病发辞
- 生长素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生长素中最重要的化学物质为3-吲哚乙酸。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在幼嫩的芽、嫩
- 新闻新闻,在中国古代又称新文,近代有时泛指报纸,在日语及韩语汉字中则只有报纸一义。通常指新闻机构发布的最近发生事件的消息报道。据程栋新著《第二代新闻学》,新闻的定义分两层:认
- 红土红土,指富含氧化铁,氧化铝,水氧化铁,水氧化铝,二氧化铁,二氧化铝的土,因富含氧化铁以致土壤发出棕色颜色,土质最好为黑土,最差为红土。 因长年下雨,导致腐植质储存不易,仅留下较重的氧
- 焦尔达诺·布鲁诺焦尔达诺·布鲁诺(意大利语:Giordano Bruno,1548年-1600年2月17日)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哲学家、数学家、诗人、宇宙学家和宗教人物,1593年起,布鲁诺以异端罪名接受罗马宗教法庭
- 毛利齐奥·波里尼毛利齐奥·波里尼(意大利语:Maurizio Pollini,1942年1月5日-),意大利钢琴家。毛利齐奥·波里尼生于米兰,其父为理性主义建筑学家基诺·波里尼(意大利语:Gino Pollini),曾先后师从卡洛·
- HClO次氯酸(英语:hypochlorous acid)是一种化学式为HClO的不稳定弱酸,仅能存在于溶液中,一般用作漂白剂、氧化剂、除臭剂和消毒剂。当纯净的氯气通入水中时,会形成盐酸和次氯酸:一氧化
-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俄语:Хаба́ровский край,罗马化:Khabarovsky kray)是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个边疆区,为俄罗斯第四大行政区。在2015年有人口1,338,305人,地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