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硫唑嘌呤
✍ dations ◷ 2025-09-18 04:46:01 #硫唑嘌呤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是嘌呤类似物的免疫抑制剂。它可以用于预防器官移植的排斥,还有一系列的自体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天疱疮、发炎性肠病,像是克隆氏症和溃疡性结肠炎、多发性硬化症 、自体免抑性肝炎、过敏性皮肤炎、重症肌无力和其他相关疾病。首位将硫唑嘌呤 (Azathioprine) 带入临床应用的人是英国器官移植的先驱 Roy Yorke Calne(英语:Roy Yorke Calne)。他在 彼得·梅达沃 和 格特鲁德·B·埃利恩 发现组织跟器官移植之排斥反应的免疫基础后,曾试验以 6-mercaptopurine 作为肾脏及心脏的移植用的免疫抑制剂。而在硫唑嘌呤被发现后,由于毒性较 6-mercaptopurine 小,Calne 便开始采用此药物作为替代药品。直到1978年cyclosporine 出现以前,硫唑嘌呤跟类固醇的并用一直是抗器官移植用药的标准;且 cyclosporine 也同样是由 Calne 所引进临床使用。硫唑嘌呤为前体药物,本身是个合成性嘌呤抑制剂,口服之后会代谢成。6-mercaptopurine 会抑制DNA的合成而终止细胞生长,特别是生长快速的淋巴细胞。硫唑嘌呤可以单独使用于特定的自体免疫疾病或者跟其它的免疫抑制剂合并使用于器官移植。副作用并不常见。副作用有恶心、疲劳、掉发、红疹。因为硫唑嘌呤有骨髓抑制的副作用,所以病患有可能会被感染。急性胰脏炎也有可能发生,特别是病人伴随有克隆氏症。硫唑嘌呤被视为是致癌物的一种。"
相关
- 黏液层黏液层(slime layer)为一种细菌的特殊构造,它是围绕细菌细胞的一层很容易除去(比如通过离心的方法),而且无规则的物质。黏液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外多糖、糖蛋白,以及糖脂。值得注意
- 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是描述DNA的复制方式,目前已知的所有细胞皆以此方式进行复制。是三种主要的复制模型的其中之一,也是唯一确认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模型。
- 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国际疾病伤害及死因分类标准第十版(英语: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ICD-10)是世界卫生组织依据疾
- 格里夫氏症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Toxic diffuse goiter),又称格里夫氏症(Graves' disease),为一种主要侵犯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为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的原因,且会导致甲状腺肿
- 吉安巴蒂斯塔·德拉·波尔塔吉安巴蒂斯塔·德拉·波尔塔(英语:Giambattista della Porta),(1535年-1615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者之一。出生于那不勒斯。由于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他研究原因不明的自然现象,包括光
- 菌丝菌丝(英语:hypha pl: hyphae)是丝状真菌(英语:filamentous fungus)或称霉菌(英语:mold)中的一种长、支链丝状结构,它是大多数真菌的结构单位,而部分原核生物如放线菌同样存在菌丝
- 五界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界(Kingdom)是生物科学分类法中最高的类别。一开始人只将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界,微生物被发现后,也长时期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界:好动的微生物被分入动物界,有色素
- 米麹菌米麹菌(学名:Aspergillus oryzae),又名米曲霉菌、米麹霉、麹霉菌或曲霉菌。日文名“麹菌”。米麹菌是一种带有菌丝(hypha)的真菌与霉菌,在中国与日本料理中经常被用来发酵大豆来制
- 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Thomas Cavalier-Smith,1942年10月21日-)是一位英国演化生物学家及牛津大学动物学系教授。发表过许多原生生物的分类研究,主要贡献在于提出六大界来区分
- 肾丝球过滤率肾功能(Renal function)是描述肾脏状态及其在肾生理作用的角色。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肾丝球滤过率)描述了通过肾脏过滤流体之流速。肌酸酐清除率(C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