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齿兽

✍ dations ◷ 2025-04-03 11:37:00 #雕齿兽
雕齿兽(学名:Glyptodon)是一属生存于更新世的大型及有装甲的哺乳动物。雕齿兽外型及体重有点像金龟车,但较为扁平。雕齿兽估计是草食性的,以草及其他近河流的植物为食物。它有可能每一小时只行走1-2里。2016年一项针对星尾兽的mtDNA进行分析的研究,发现原来星尾兽所属的雕齿兽亚科与现代有甲目的倭犰狳亚科及三带犰狳亚科是同一演化支的旁系群,也因此犰狳属以外的所有犰狳与雕齿兽现在都归入倭犰狳科之中。雕齿兽的外表就像现存的龟以及中生代时期的甲龙,这可算是不同分支的趋同演化至相似形态。雕齿兽是属于异关节总目。这个总目下包括有食蚁兽、树懒、犰狳及已灭绝的地懒。雕齿兽起源于南美洲,并在250万年前北美洲及南美洲因巴拿马地峡的出现而连结时首次出现在美国西南部。它们在约于一万年前灭绝。相信住在它们附近的原住人类猎杀它们及以它们的壳来作为遮蔽。雕齿兽体长约 3.3米(11英尺),高度约 1.5米(4.9英尺),体重可达 2公吨(4,400英磅)。雕齿兽的身体由保护甲壳所覆盖,而此甲壳是由超过1000块1吋厚的骨板所组成。雕齿兽类的每个不同种都有其独特的骨板及壳,这个甲壳就像龟的一样,不过它们不能把头缩入壳内,取而代之是在头颅骨顶有一个骨冠。雕齿兽的尾巴有环形骨作为保护。这个巨型甲壳需要更强壮的支撑物,例如融合了的脊骨,短而巨大的肢骨及阔的肩胛骨。鼻腔因肌肉加厚的缘故而变得细少。有些估计指这些加厚的肌肉是像貘或象般的口器或长鼻。但是大部分有长鼻的动物的鼻骨都在头颅骨的较后位置,而雕齿兽却没有这个特征。雕齿兽的下颚骨很深及帮助支撑巨大的肌肉来咬碎在河边及湖边的植物。捕猎雕齿兽的有剑齿虎的斯剑虎,但它要将重1-2吨的雕齿兽反转则显得有点困难。一些证据显示人类可能是导致雕齿兽灭绝的主要原因,猎人们会利用它们的壳作为躲避恶劣气候用的临时庇护。来自阿根廷彭巴草原两处考古地 Campo Laborde 与 La Moderna 的证据显示,雕齿兽与其近亲星尾兽成功存活至全新世早期,与人类的生存时间交叉了 4,000 年。

相关

  • 种(拉丁语:Species)或称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生物分类法中最后一级,在属之下。较为笼统的概念,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相同,并能够交配繁殖出具生殖能力后代
  • 尿苷尿苷(Uridine)是一种属于核苷的化合物,由尿嘧啶与核糖(呋喃核糖)环组成,两者由β-N1-配糖键相连。
  • 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学名:Cronobacter sakazakii)属于肠杆菌科克洛诺菌属,旧属肠杆菌属,2007年获《国际系统及演化微生物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 阿哥拉阿哥拉(希腊语:Αγορά)原意为市集,泛指古希腊以及古罗马城市中经济、社交、文化的中心。阿哥拉通常地处城市中心,为露天广场。城市男性居民聚集在那里进行商业交易。除此以外
  • Times Higher Education《泰晤士高等教育》(英文全称:Times Higher Education,英文简称:Times Higher或THE),原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英文全称: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英文简称:The Time
  • 子午流注子午流注(midnight-noon and ebb-flow doctrine),意即根据中医学说,一日的十二个时辰,和人体的十二条主要经络互相对应,如下表所列。中医认为,在每一个时辰内,其所对应之经络上之血
  • ACys1G96, 1R4C, 1TIJ, 3GAX, 3NX0, 3PS8, 3QRD, 3S67, 3SVA· protease binding · endopeptidase inhibitor activity · cysteine-type endopeptidase inhibitor activity
  • 微绒毛微绒毛(英语:microvillus)系上皮细胞游离面由细胞膜与部分细胞质构成的指状突起。其轴心由一束平行的微丝构成。微丝束对微绒毛的形态起到了支撑作用。该结构可以起到扩大细胞
  • 拟杆菌属拟杆菌属,又称为类杆菌属(学名:Bacteroides),是细菌中的一个属,是人类大肠中的非病原性优势菌种。拟杆菌属被归类在革兰氏阴性菌和专性厌氧菌中。不同于其他细菌的是,拟杆菌属的细
  • 许莱登马蒂亚斯·雅各布·施莱登(Matthias Jakob Schleiden,1804年4月5日-1881年6月23日)是一位德国植物学家,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之一。他出生于德国汉堡,大学时原本研读法律,但后来转向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