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盖骨

✍ dations ◷ 2025-09-18 03:36:57 #头盖骨
颅骨或者头骨、骷髅头是指人类或者许多脊椎动物的头部骨性结构。头骨之功能为支撑脸部,并保护脑部。头骨分为两部分:颅骨和下颌骨。一般所称之‘头颅’通常仅指颅骨,并未包含下颌骨。拥有头骨的动物称为有头动物。人类颅骨通常由22块骨头组成。除了下颌骨,骨头间系由骨缝连接,只允许微量的运动。8块骨头组成脑颅,容纳并保护整个脑部,包括大脑和脑干(即中脑、小脑,脑桥和延髓);14块骨头组成面颅(用于其他动物时亦称脏颅或咽颅),支撑面部并形成面部轮廓;颞骨包住中耳的6块听小骨;舌骨,功用为支撑咽喉,但通常不被认为是颅骨之一部分,因为其与其他骨头并没有任何关节连接。颅骨也包括副鼻腔,连接呼吸上皮细胞和大气管。副鼻腔实际功能不明,有认为可能是为了减轻颅骨重量同时不损害强度,或者为了加强声音共鸣。以象为例,副鼻腔非常宽阔。象的颅骨因为要附着颈和躯干的肌肉而非常巨大,但它的重量出乎意料得轻。较小的脑颅被宽阔的副鼻腔包围,减轻了重量。脑膜有三层,包围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它们是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对于人类来说,颅骨的解剖位置是法兰克福平面,即眼眶下边缘和耳道上边界所处的水平平面。这个位置是主体直立且平视前方的位置。作为比较,研究其他灵长动物颅骨时也会使用法兰克福平面。但那并不代表是自然位置。骨头通常由膜内骨化和软骨内骨化形成。面颅以及脑颅顶和两侧的骨头由膜内骨化形成,支撑大脑的骨头(枕骨、蝶骨、颞骨和筛骨)大多由软骨内骨化形成。脑颅由8块骨头组成:他们一同组成颅腔,整个脑部处于颅腔中。颅腔的顶部称为颅顶,颅顶前起眶上缘上方呈弓形隆起的眉弓,后抵上顶线和枕外隆凸,在两侧位置通过上颞线与颞区分界。颅顶的最前方(也就是额头的位置)是额骨,额骨通过冠状缝与后面的两块顶骨紧密结合;两块顶骨之间是矢状缝,顶骨之间还有被称为顶结节的光滑隆起,顶骨再通过人字缝与后方的枕骨相连。颅腔底部称为颅底,由于人脑与外界的绝大多数联系都是通过颅底部进行的,因此颅底有大量的开口,结构显得相当复杂。从内面观察,颅底部又可进一步区分为三个窝室:颅前窝、颅中窝与颅后窝。(anterior cranial fossa)由额骨的眶板、蝶骨体前部、蝶骨小翼和筛骨的筛板构成。颅前窝体积较小,左右对称,容纳大脑半球的额叶,在凹下的正中央前方是被称为鸡冠的纵形骨嵴,两侧是筛骨的筛板,筛板中有许多筛孔,嗅丝从这里通向鼻腔。筛板外侧颅前窝的底由薄而不平的额骨眶板构成,它同时又是额窦和筛窦的顶以及眶顶。(middle cranial fossa)形状如蝴蝶。颅中窝由蝶骨骨体、蝶骨大翼及颞骨岩部构成。分布着除枕骨大孔外几乎所有的开口。颅中窝中间狭窄,凹陷的两侧容纳大脑的颞叶。中间部分是蝶骨骨体,骨体中的空穴称为蝶窦,骨体上方垂体窝及垂体窝后方的骨隆统称蝶鞍,蝶鞍中央凹陷处是容纳脑部垂体的垂体窝,垂体窝两侧与蝶窦仅相隔一薄骨层,大脑垂体位于此处。蝶鞍后方高起的鞍背两侧角称为后床突,蝶骨小翼后缘的内侧端也明显增厚,称为前床突。蝶鞍前方是视交叉沟,沟的两端同时也是垂体窝的外侧是视神经管,视神经从此处通向眶腔。视神经管外侧为眶上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支、外展神经由此入眶。蝶鞍两侧有颈动脉沟、破裂孔、海绵窦、圆孔、卵圆孔和棘孔。颈动脉沟为一浅沟,向前通入蝶骨大翼、小翼间的眶上裂。破裂孔则续于颈动脉管内口。海棉窦为一空腔,从眶上裂内侧延伸至颞骨岩部尖端。其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支、外展神经。海棉窦外侧壁内,又分别排列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与上颌神经。圆孔、卵圆孔、棘孔分别是三叉神经上颌神经支、三叉神经下颌神经、脑膜中动脉进入入颅腔的通道。颅后窝由枕骨和颞骨岩部构成。容纳脑部的脑干和小脑。颅后窝最大的特征为巨大的枕骨大孔,该孔位于颅后窝中央最低处,连接颅腔与脊髓腔——脊髓与延髓在此衔接。大孔后方可看见称为横沟的浅沟,横沟前方是容纳小脑的小脑窝。横沟与另一条起自枕骨大孔的纵沟相交汇,交汇处形成称为枕内隆凸的十字形隆起,横沟向上延续与颅顶内面的上矢状窦沟连接,向下通枕内嵴连接,两侧续于横窦沟后又转向前下方同乙状沟相连,止于枕骨大孔外侧的颈静脉孔。颈静脉孔内的乙状窦出颅后成为颈内静脉。颈静脉孔又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进出颅腔的通道。枕骨大孔前方斜面为斜坡。孔的前方外侧有供舌下神经通过的舌下神经管内口。在颅中窝与颅后窝之间为弓状隆起,而弓状隆起后方同时也是颞骨岩部后面开孔称为内耳门,面神经与位听神经经由此处通往颅腔。当从外部观察时,颅底又可分为前部和后部:面颅由14块骨头组成:大的部分 -5块眼部 -2块鼻部 -7块(舌骨也会被认为是面颅的一部分。)面颅的骨头形成了三个腔:包含了锤骨,砧骨及镫骨。颞颥孔是许多种羊膜动物在颞部的特征,有些动物会在颞骨有两侧对称的的孔,即为颞颥孔。依动物种类的不同,可能没有颞颥孔,也可能会有一对或二对颞颥孔,位置会在眶骨(英语:postorbital)及鳞骨(英语:squamosal)的上方或是下方。颞颥孔是否存在及其形态对于包括哺乳类在内的合弓纲动物分类非常重要。有二对颞颥孔的动物称为双孔亚纲,包括鸟类、鳄鱼、蜥蜴、蛇等,无孔亚纲是头上没有颞颥孔的动物,目前目前仅存龟鳖目,而合弓纲是只有一对颞颥孔的动物,包括类哺乳爬行动物及哺乳动物。河马头骨猫头骨,一个典型的肉食头骨河狸鼠头骨,一个典型的啮齿动物(rodent)牛头犬头骨沙鼠的头骨北方塘鹅的颅骨恐鹤的颅骨特暴龙头骨葬火龙头部骨骼特写

相关

  • 伯克氏菌目伯克氏菌目(学名:Burkholderiales)是变形菌门β-变形菌纲的一个目,跟其他变形菌一样,都是革兰氏阴性菌。本目包含了许多致病性病原菌如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和博德氏菌属(Bordet
  • 生物膜生物膜(英语:Biological membrane)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它是一层封闭的、有分隔作用的膜,在生物体中担任选择透过性屏障。细胞膜是生物膜的一种,通常由磷脂双分子层组
  • 乳头瘤病毒科乳头瘤病毒科(Papillomaviridae)是双链DNA病毒的一科,该类病毒会导致肿瘤,但大多情况不会成为癌症,仅有少数种类会导致子宫颈癌。下有一属: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
  • 囊泡虫囊泡虫总门(学名:Alveolata)是一大类原生生物.囊泡虫类可分为4个门, 在形态上具有非常大的多样性,但根据细胞内的超微结构与基因具有密切亲缘关系:帕金虫属(Perkinsus)可能属于
  • 网状红细胞网状红血球,即未成熟的红血球,通常占人体总红血球数约1%。红血球生成的过程中,网状红血球会在骨髓内发育成熟,并在完全转变成红血球之前,在血流中循环大约一天的时间。哺乳动物的
  • 蝇蕈素蝇蕈素(英语:muscimol、agarin、pantherine)是出现于大多数鹅膏菌属菇类的精神性生物碱,为γ-氨基丁酸A型受体的促效剂,并且会产生镇静安眠的效果。蝇蕈素是造成毒蝇伞中毒反应的
  • 青蒿琥酯青蒿琥酯(英语:Artesunate),是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类药物之一。于1977由桂林制药厂(现已更名为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刘旭合成。青蒿琥酯是青蒿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可溶于水,因
  • 眼药水眼药水是治疗眼睛疾病的药水,其成分依作用的不同有许多种类,例如类固醇、抗生素、抗组织胺药、 β阻滞剂、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等。一般眼药水为了长期保存而添加了微量的防腐
  • 夜遗尿夜遗尿(英语:Nocturnal enuresis),俗称尿床,部分地区也叫做攋尿(讹写作“濑尿”,“攋”是撒、遗、弃的意思),是指五岁或以上的儿童,于睡眠时不自觉的排尿现象。这是一个在儿童期很常见
  • 人质人质,即是被俘虏者掳走的人(fuze:可牺牲的非战斗人员)。这词最早的用意是指在战争里,某一方将敌人的人捉走,然后向敌方提出条件,以方便威胁对方。但到了近代,人质一词意即被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