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利斯克

✍ dations ◷ 2025-08-06 10:12:57 #中世纪传说生物,神话传说中的爬虫类,有复数生物特征的传说生物,神话传说中的蛇,神话怪物

巴西利斯克(basilisk),又叫蛇尾鸡或者有翼蜥蜴,在希腊和欧洲的传说里,是所有蛇类之王,并且能以眼神致人于死。根据Pliny the Elder的Naturalis Historia,巴西利斯克是一种有剧毒的小蛇,其爬行过的土地会留下有毒的黏液,而他的凝视同样也是致命的。

关于巴西利斯克的形象,有三种不同的描述:巨大的蜥蜴、巨大的蛇或是一只三尺高、有着蛇尾巴和牙齿的公鸡。据说它的头上有法冠或皇冠状的羽饰,故被称为“国王”,一般把它定位在一种鸡身蛇尾的怪物,与鸡蛇(cockatrice)类似。关于巴西利斯克还有一个另人难以置信的传说,据说它是从公鸡所孵化的蛇蛋出生(和鸡蛇的传言-由蛇孵化的鸡蛋-刚好相反)的。在中世纪的欧洲,巴西利斯克和公鸡的形象才慢慢重叠,Geoffrey Chaucer就曾在其著作Canterbury Tales中描绘巴西利斯克(其称之为basilicok)的样子。

乡野传说和故事也不断为巴西利斯克的致命能力加油添醋,如将其描述成一只会吐火的巨大的野兽、光以它的声音就能杀人等等,甚至有作家说他不只光碰触就能杀人,还能以碰触受害者接触的东西来杀害他-如他手中所握的剑。巴西利斯克也是瑞士城市巴塞尔(Basel)的守护生物。

有些人推测人类初次接触眼镜蛇的印象,可能是巴西利斯克传说的源头。眼镜蛇头上头折位置有一个冠状标志,有王者图腾的特色(如在沙漠居住的埃及眼镜蛇,便被用作皇族的标志之ㄧ);加上一些蛇类可以远距离吐出毒液作出攻击(如射毒眼镜蛇、唾蛇等),也像巴西利斯克般可远距离伤害敌人。种种蛇类的形象混合后,也许生成了巴西利斯克的形象。实际上有一种名为Common Basilisk()的小蜥蜴,但它不被认为是神话生物的始源。

角色扮演游戏《龙与地下城》中的石化蜥蜴(Basilisk)和上述者其实是同一种生物。

在英国小说《哈利波特与消失的密室》中的蛇妖便是以巴西利斯克为原型而衍伸的虚构生物,但哈利波特书中的蛇妖相较于古代传说的版本的体积更大、寿命也更长。

在日本轻小说《铳皇无尽的法夫纳》中,为人类对红龙的命名,繁体中文版之名亦取自其音译,能力是“灾厄时间”。

在日本漫画《迷宫饭》中,鸡身蛇尾型态存在的魔物,产下并非鸡蛋而是蛇蛋;漫画中的见解有别于一般常识的认知,蛇的部分才是本体。

相关

  • 三磷酸尿苷三磷酸尿苷(英语:uridine triphosphate, UTP)是一种嘧啶核苷酸,由碱基、尿嘧啶与核糖组成,另外还接有一个三磷酸于5'位置。UTP主要是作为RNA合成(转录)时的原料。UTP可用作能量来源
  • 累积二烯烃累积二烯烃也称为“聚集二烯烃”或“连烯烃”是分子中含有一对相邻碳碳双键(即有一个碳原子通过两个双键与相邻两个碳原子连接)的一类二烯烃。分子中具有超过一对相邻碳碳双键
  • 形而上自然主义对宗教的批评 · 自由思想 反教权主义 · 反宗教 虚构宗教形而上自然主义,哲学学派之一,认为除了被自然科学研究的与我们所理解的物质世界相关的物、力、因以外凡是理论上不
  • 语丝《语丝》,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周刊。1924年11月17日,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人在北京创办同人周刊《语丝》(即“自编自写”的刊物)。与同时期新文化运动旗帜刊物
  • 巴登马六甲巴登马六甲(Batang Melaka)是马来西亚马六甲州的一个小镇。人口以马来人为主,同时还有一些华人、印度人和原住民。当地设施较齐全,但是旧有的火车站已关闭。坐标:2°28′N 102°2
  • 2018年NBA季后赛2018年NBA季后赛是国家篮球协会(NBA)在2017-18 NBA赛季常规赛完毕后举行的七场四胜制淘汰赛,本届是第72届季后赛。季后赛第一轮在2018年4月14日开打,东西部半决赛在4月29日开打,
  • 慢地震慢地震是一种特殊的地震类型,其作用时间将持续数小时甚至数个月,在这段期间断层将会缓慢且温和的发生滑动,以释放地底能量,而非像是典型地震一般在短时间内错动。慢地震的最初是
  • 翁科尔山坐标:39°40′S 73°17′W / 39.667°S 73.283°W / -39.667; -73.283翁科尔山(Cerro Oncol),是智利的山峰,位于纳韦尔武塔山脉和科拉尔湾之间,属于翁科尔山脉的一部分,海拔高度715
  • 筹码筹码是指用作取代现金,在赌博场所中用作投注的代用品,通常设计成类似硬币般的圆形胶饼,也有是方型设计的筹码。在赌场中,赌客大多需要先将特定币种之现金兑换成筹码,方可下注。兑
  • 甘泉书院明朝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理学大师湛若水(号甘泉)在南岳衡山紫云峰下衡岳寺废址上筑楼建宇,名为“甘泉精舍”。因湛若水曾在此讲学,后人又称之为“甘泉书院”。1935年长沙岳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