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粒机

✍ dations ◷ 2025-08-16 10:32:35 #农业机械

脱粒机为收割机械,指能够将农作物籽粒与茎秆分离的机械,主要指粮食作物的收获机械。手动击打谷类使壳剥落的农具叫作“连枷”或“连耞”。根据作物的不同,脱粒机种类不同。如“打稻机”适用于水稻脱粒;用于玉米脱粒的称为“玉米脱粒机”等等。

“打稻机”:打稻机俗称“打谷机”,为最常见水稻脱粒机械。需要先将水稻收割以后,通过这种机械将水稻谷粒与茎秆分离。打稻机分为二类,一类依靠人力驱动,称为“人力打稻机”,为半机械化工具;将打稻机改为动力驱动,则称为“动力打稻机”。打稻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水稻收割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改善了农业生产力。

“打稻机”在中国大陆出现于1950年代,大量推广于1960年代,改革开放以前主要以“人力打稻机”为主,为当时主要农业生产单位——生产队主要水稻作业农具之一,为水稻机械化工具。

“改革开放”以后打稻机成为农户每个家庭主要必备农具之一。1980年代初期从以“人力打稻机”为主,渐渐发展为以“动力打稻机”为主,基本上通过以改装“人力打稻机”实行动力驱动。早期由于农民购买力低,多为几家农户合作购买一台动力,这种动力主要为165或175单缸柴油发动机,极少使用汽油机。

进入1980年代后期以后,水稻收割基本上普遍使用“动力打稻机”。由于动力打稻机相对笨重,搬动困难,农户在水稻收割季节多户采取合作互助的形式轮流进行水稻收割作业。进入2000年代以后,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水稻收割渐渐被联合收割机取代,由于联合收割机要求地势平坦,大田块作业,因此,山区、丘陵地区的小田块作业必须使用打稻机,长远来看,打稻机仍旧有存在的合理性。

相关

  • 去氧羟四环素-5,10,11,12a-tetrahydroxy-6-methyl- 4a,5,5a,6-tetrahydro-4H-tetracene-1,3,12-trione多西环素(其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Doxycycline”)也称为“强力霉素”“伟霸霉素”
  • 白银时代白银时代(希腊语:Αργυρόν Γένος)是来自希腊神话中的一个词汇,尤其是在赫西俄德的《工作与时日》中被使用。根据该著作,人类世纪划分为五个时代,其中白银时代为第二个
  • 阿卜杜拉赫曼·瓦希德阿卜杜拉赫曼·瓦希德(印尼语:Abdurrahman Wahid( 读音 帮助·信息,1940年9月7日-2009年12月30日),华语姓氏陈 印度尼西亚政治家,盲人政治家,民族觉醒党创立者,曾任印度尼西亚总统(199
  • UKTVUKTV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数字有线和卫星电视网络,由英国广播公司商业分支(BBC Worldwide)和维珍传媒(Virgin Media)合资成立。UKTV目前拥有超过十个子频道,是英国最大的电视公司之
  • 歧化歧化反应又名“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为化学反应的一种。在歧化反应中,两个一样的反应物或元素,其一之氧化数(化合价)会上升,另一则会下降。氯气中氯的化合价为0。氯离子中氯的化合
  • 亚利桑纳州截至2010年亚利桑那州(英语:Arizona,i/ɛərᵻˈzoʊnə, ærᵻ-/)是美国一个位于西南部的州份,同时也是西部和山区州份之一。此州是美国第6大及人口第14大的州份。首府和最大城
  • 西部内陆海道西部内陆海道(Western Interior Seaway),又名白垩纪海路(Cretaceous Seaway)、奈厄布拉勒海(Niobraran Sea)、或北美洲内海(North American Inland Sea),是个大型内海,在白垩纪的早期到
  • 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满语:ᡝᡵᡩᡝᠨᡳ,转写:Erdeni;1592年-1634年),满洲正黄旗人。本姓纳喇氏,后由清太宗皇太极赐姓赫舍里氏。额尔德尼因通晓蒙、汉语,被清太祖努尔哈赤赐号“巴克什”。他曾与
  • 台北抚台街洋楼抚台街洋楼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的一栋洋楼,建筑位置位在台北市中正区光复里开封街一段、延平南路交会处一带。现列为台北市市定古迹,也是台北府城内仅存日治时代之商用建筑
  • 栎迷孔菌栎迷孔菌,属迷孔菌属,是木栖腐生的中小型菇类,该菇类生长于如台湾等地低中海拔林区,而最大特色是烘干加工后可作为抗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