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粒机

✍ dations ◷ 2025-04-26 16:39:36 #农业机械

脱粒机为收割机械,指能够将农作物籽粒与茎秆分离的机械,主要指粮食作物的收获机械。手动击打谷类使壳剥落的农具叫作“连枷”或“连耞”。根据作物的不同,脱粒机种类不同。如“打稻机”适用于水稻脱粒;用于玉米脱粒的称为“玉米脱粒机”等等。

“打稻机”:打稻机俗称“打谷机”,为最常见水稻脱粒机械。需要先将水稻收割以后,通过这种机械将水稻谷粒与茎秆分离。打稻机分为二类,一类依靠人力驱动,称为“人力打稻机”,为半机械化工具;将打稻机改为动力驱动,则称为“动力打稻机”。打稻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水稻收割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改善了农业生产力。

“打稻机”在中国大陆出现于1950年代,大量推广于1960年代,改革开放以前主要以“人力打稻机”为主,为当时主要农业生产单位——生产队主要水稻作业农具之一,为水稻机械化工具。

“改革开放”以后打稻机成为农户每个家庭主要必备农具之一。1980年代初期从以“人力打稻机”为主,渐渐发展为以“动力打稻机”为主,基本上通过以改装“人力打稻机”实行动力驱动。早期由于农民购买力低,多为几家农户合作购买一台动力,这种动力主要为165或175单缸柴油发动机,极少使用汽油机。

进入1980年代后期以后,水稻收割基本上普遍使用“动力打稻机”。由于动力打稻机相对笨重,搬动困难,农户在水稻收割季节多户采取合作互助的形式轮流进行水稻收割作业。进入2000年代以后,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水稻收割渐渐被联合收割机取代,由于联合收割机要求地势平坦,大田块作业,因此,山区、丘陵地区的小田块作业必须使用打稻机,长远来看,打稻机仍旧有存在的合理性。

相关

  • 墨西哥鼠尾草墨西哥鼠尾草(学名:Salvia divinorum),俗名预言者鼠尾草(Diviner's Sage)、先知鼠尾草(Seer's Sage)、Ska María Pastora,鼠尾草属植物,它能引发幻视以及其他幻觉,是一种精神药物。原
  • 自然村落自然村落(自然村),指的是自然形成的聚落,而不是国家以政治力量划分的区划(此种被称为行政村)。中国南方的湖南小的地名常冠以“冲”如“韶山冲”即指“自然村落”,这与南方地区多丘
  • 西吉贝尔特二世西吉贝尔特二世(Sigebert II)是墨洛温王朝的法兰克国王。父亲是奥斯特拉西亚及勃艮第国王提乌德里克二世,他是提乌德里克二世四名庶子之中的长子。西吉贝尔特二世出生于601年。
  • 鲶鱼见内文鲇形目(学名:Siluriformes),属辐鳍鱼纲骨鳔总目,又作鲶鱼。世界七大洲,除南极洲之外,到处都有鲇鱼。有几种鲇鱼是海鱼。这类鱼大小差异极大,包括世界最大的淡水鱼之一的欧鲇,长
  • 台湾原生百合台湾原生百合是对台湾原生种的百合之统称,包括以下3个物种(区分成4个变种):L. callosum var. flaviflorumLilium formosanumL. speciosum var. gloriosoides China form
  • 大明会典《大明会典》是明朝的法律之一。始制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至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年)2月成书。历时195年始成。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太祖仿《唐六典》的体例而制定。明孝
  • 性别平等教育法《性别平等教育法》是2004年6月23日制定公布的中华民国法律。此法总则中说明,此法的立法目的:“促进性别地位之实质平等,消除性别歧视,维护人格尊严,厚植并建立性别平等之教育资
  • 斯洛文尼亚广播电视台斯洛文尼亚广播电视台(斯洛文尼亚语:Radiotelevizija Slovenija)是斯洛文尼亚的国家公共广播电视机构,总部位于卢比安纳,另外在科佩尔和马里博尔拥有地区广播中心。斯洛文尼亚广
  • 气味气味是人类嗅觉系统对散布于空气中的某些特定分子的感应。人们把使人愉快的气味称为香味,把使人不快的气味称为臭味。人类大概能识别1000种不同的气味。气味分子进入鼻孔后,会
  • 二硼化镁二硼化镁(MgB2)是一种离子化合物,晶体结构属六方晶系。它是一种插层型化合物,镁层和硼层交替排列。研究人员在2001年发现,一种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化合物硼化镁,在温度略接近绝对温度